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四章 舍勒:宗教語言與現象學表述進程

馬克斯·舍勒(Max Scheler, 1874—1928),是現象學運動的第二號人物。舍勒早年師從狄爾泰、施德姆普夫、齊美爾等人學習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課程。1897年舍勒在魯道夫·倭肯指導下獲得哲學博士學位。1907年,舍勒在慕尼黑大學任編外哲學講師,參與慕尼黑現象學小組的活動,并參與主編《哲學與現象學年鑒》。1919年,舍勒任科隆大學哲學和社會學教授,兼任科隆大學社會研究所所長。1928年,舍勒受聘為法蘭克福大學哲學講座教授,未及上任,病逝于科隆。在三位哲學現象學大師中(另兩位是胡塞爾和海德格爾),舍勒是論及宗教最多、最深的一位。舍勒才華橫溢,在現象學、宗教哲學、倫理學、知識社會學、哲學人類學等領域中都取得了引人矚目的成就。《當代哲學主流》一書作者施泰格繆勒認為:“由于舍勒的極其廣博的學識涉及非常不同的領域(從生物學、心理學開始,經過認識論、倫理學、社會學直到宗教哲學這一最崇高的領域和形而上學這一最抽象的領域),也由于他富有極其深刻的洞察力,在他所涉及之處,不是發現了新事物,就是把歷史上彼此分歧的研究方向聯合為一個宏偉的綜合體,所以舍勒就給后世留下了一部極其豐富的哲學全書。”[德]施太格繆勒:《當代哲學主流》,王炳文、燕宏遠譯,130頁,北京,商務印書館,1986。

不過,對于漢語學界而言,舍勒的重要性除了凸顯在倫理學思想方面而外倪梁康教授認為:“尤其是對于我們這個實踐哲學被大多數哲學家視為第一哲學的時代而言,尤其是對于我們這個在總體歷史上偏好實踐哲學的文化空間而言,舍勒是不可忽視的,是舉足輕重的。”參看倪梁康:“譯后記”,載[德]舍勒:《倫理學中的形式主義與質料的價值倫理學》,907頁,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還表現在宗教哲學方面,因為正是舍勒與奧托、海德格爾等少數幾個人最先嘗試將現象學方法運用到宗教哲學領域,并且取得了實質性的成果,所以,我們今天在借鑒西方宗教哲學的成果時,不能不關注舍勒的宗教現象學思想。就宗教哲學而言,舍勒繼承了施萊爾馬赫和奧托等人的宗教情感研究路線,并且有所推進。在神學方面舍勒號稱是“天主教的尼采”,其思想對當代天主教的學者具有深刻的影響。甚至于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的任教資格論文及其獨創性著作《行動人》等也都是直接或間接地在舍勒影響下完成的;參看江日新:《馬克斯·謝勒》,175頁,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但是舍勒并不認同正統的經院哲學傳統,而是采取了奧古斯丁以來直至帕斯卡爾的“心學”路線。甚至某種程度上可以說,舍勒的思想是“經過現象學更新的奧古斯丁主義”。參看倪梁康:《現象學及其效應》,328頁,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4。這里所謂的“現象學更新”正是表明了舍勒思想的創發力,而舍勒對于基督教心學路線的繼承以及對否定神學等思想資源的發掘,則體現出了他個人思想的特色和魅力。因此,細致剖析一下舍勒運用現象學方法發掘和更新了傳統基督教思想資源之后形成的宗教思想及其方法,應該說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我們接下來的剖析將圍繞著這樣五個主題來展開:(1)“絕對域”;(2)宗教行為;(3)“否定神學”與現象學表述進程;(4)“宗教與形而上學的整合體系”;(5)現象學的自負與現象學的謙卑。其中前兩個主題構成了舍勒宗教觀的關注焦點,而后三個主題則分別代表著舍勒的方法論立場和學科觀點。另外還要在這里加以說明的是,舍勒探討上述主題的主要論著有:《舍勒全集》第五卷的《論人之中的永恒》,第二卷《倫理學中的形式主義與質料的價值倫理學》中的“價值樣式之間的先天等級關系”“價值對于生命所具有的相對性”等小節,以及第十卷中的《絕對域與上帝理念的實在設定》一文。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丹东市| 奉贤区| 白河县| 历史| 罗甸县| 新邵县| 承德县| 韶关市| 龙游县| 长武县| 新兴县| 西畴县| 新郑市| 腾冲县| 山东| 从化市| 九台市| 延庆县| 安徽省| 南川市| 合山市| 峨边| 金堂县| 腾冲县| 读书| 黄梅县| 眉山市| 巫溪县| 福清市| 兴安盟| 门源| 腾冲县| 邹城市| 安徽省| 体育| 保亭| 永胜县| 治多县| 尼木县| 县级市| 江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