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部分 章節考研真題詳解

1為什么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是簡單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2013年真題]

答: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是簡單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這是因為:

(1)商品經濟中的其他矛盾,都是在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基礎上產生的,并且都是由它所決定的。私人勞動的社會性只有在商品交換中才能表現出來,而進行商品交換,就必須要求對生產商品的勞動量進行比較和計算。為此,必須把不同的具體勞動還原為無差別的抽象勞動。這樣,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就表現為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的矛盾。使用價值是由具體勞動生產出來的,價值是由抽象勞動創造的,這樣,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的矛盾又表現為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矛盾。因此,簡單商品生產的一切矛盾都是由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決定的。

(2)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決定著商品生產者的命運。商品能否賣出去,意味著生產者的私人勞動能否被社會承認,能否轉化為社會勞動,從而決定了小商品生產者的命運。商品交換過程中,生產者之間的激烈競爭必然導致兩極分化,少數人發財致富,在一定的條件下轉變成為資本家,大部分人貧困破產,淪為無產者。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就是在簡單商品生產基礎上產生的。

(3)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決定著商品經濟發展的過程。隨著簡單商品經濟發展為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簡單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即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就進一步發展為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

2論述價值創造和財富生產的關系。[2010年真題]

答:價值是凝結在一切商品中一定數量的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財富是使用價值與價值相統一的社會產品,包括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社會財富主要表現為商品。

價值創造和財富生產既有聯系又有區別,既不能把二者絕對的對立起來,也不能簡單地等同起來。

(1)由于價值的創造不是孤立地進行的,而總是與財富的創造過程結合在一起的,離開一定的財富創造過程,也就談不上價值創造。

(2)但是,不能將價值創造和財富生產簡單地等同起來:

從質的方面講,價值的創造只是同勞動有關,其實體是抽象勞動的凝結。而財富的創造則同包括勞動在內的各種生產要素有關,其實體是具有勞動能力的勞動者與其他生產要素相結合的產物。在財富的創造中,勞動、資本、土地、技術等都是不可或缺的。勞動是財富價值的唯一源泉,但不是財富的唯一源泉。

從量的方面講,價值量的增加與財富的增加并不都是對應的。

就生產同種商品的整個部門而言,勞動以外的要素變化所引起的勞動生產力的提高使得同一數量的勞動創造的財富同比提高,但其創造的價值總量并不發生變化,這必然引起單位使用價值(商品)的價值量的降低。

就單個商品生產者而言,其技術進步引起的勞動生產率提高,使得該商品生產者個別勞動時間低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在商品按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價值出售時,必然有該單個商品生產者生產的商品總價值與勞動生產力同時增加。

但這只不過是其他商品生產者不能實現的個別價值的轉移,并不是說該商品生產者由于技術進步,如采用先進機器設備,就使同一勞動創造了更多價值。從總體上考察,個別商品生產者勞動生產力的提高并不改變該商品生產者所在部門全部勞動在同一時間內創造的價值總量。因此,就個別商品生產者而言,使用價值(財富)可能和價值一同增長,但就同種商品的生產者全體而言,使用價值(財富)的增長并不必然表現為價值增長,盡管價值創造與財富創造是同一過程的兩個側面。不過,這里有一個前提是勞動者的勞動沒有發生變化,勞動在技術變化前后的復雜程度不變。

3試論述在簡單商品經濟中和資本主義經濟的各個階段價值規律作用形式的發展變化。[2009年真題]

答:價值規律的基本要求是: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以此為基礎進行等價交換。價值規律是商品經濟、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只要有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價值規律就必然存在并起作用。在不同經濟和不同歷史階段,價值規律作用形式不盡相同。

(1)簡單商品經濟中價值規律作用形式

在簡單商品經濟中,價值規律作用的表現形式為商品的市場價格受供求關系的影響圍繞其價值上下波動。市場價格的這種波動或與價值的偏離,并不是對價值規律的否定,而恰好是價值規律作用的表現形式。這是因為:價格的偏離始終以價值為基礎,即價格圍繞價值這個軸心上下波動,波動的幅度要受價值的制約。從較長時間來看,價格始終圍繞價值這個中心波動,價格總額與價值總額是相等的。因此,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并不是對價值規律的否定,相反,是價值規律發生作用的表現形式。

(2)在資本主義自由競爭階段價值規律作用形式的變化

生產價格形成后,價值規律發揮作用的表現形式發生了變化。生產價格形成前,商品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生產價格形成后,商品價格圍繞生產價格上下波動。生產價格與價值有一定程度的背離,但這種背離以及商品價格圍繞生產價格上下波動并不是對價值規律的否定。相反,它是以價值規律為基礎的,因為:從個別部門來看,資本家所獲得的平均利潤可能與工人創造的剩余價值有量的差異,但從全社會來看,資本家階級所占有的全部平均利潤之和等于全部工人所創造的剩余價值總額。從個別部門來看,價值與生產價格存在著差異,但從全社會來看,生產價格總額等于價值總量。生產價格的變動,最終取決于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變化。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減少,商品的價值量就會降低,生產價格也就會下降。

(3)在資本主義壟斷階段價值規律作用形式的變化

在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壟斷占據統治地位以后,出現了壟斷價格。這時,價值規律作用的表現形式就是價格圍繞壟斷價格上下波動。雖然壟斷高價和壟斷低價都偏離價值,但壟斷價格的形成并不違背價值規律,它只是進一步改變了價值規律作用的表現形式。從全社會看,整個社會的商品價值仍然是由生產他們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創造的。壟斷價格既不能增加也不能減少整個社會所生產的價值總量,它只是對商品的價值和剩余價值做了有利于壟斷資本的再分配。從整個社會看,商品的價格總額仍然等于商品的價值總額。

因此,價值規律是商品經濟的一般規律,只要存在商品經濟的地方,價值規律就客觀存在并發揮作用,只是在不同社會制度下,價值規律對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作用不是完全相同的。

4辨析題:勞動生產率提高會提高商品價值總量和商品數量。[2008年真題]

答:此種說法不完全正確。勞動生產率與單位商品的價值量成正比,但與單位時間生產商品的價值總量無關。

(1)勞動生產率是指勞動者在一定時間內生產某種使用價值的效率。一般用每個勞動者在單位時間內所生產的產品量(產品數量或價值量)來計算,或用單位產品所耗費的勞動量來計算。公式為:

勞動生產率=產品量/勞動時間

勞動生產率是綜合反映企業或部門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效率和勞動投入的效益的重要指標,是企業或部門生產技術水平、經營管理水平、勞動者技術熟練程度和勞動積極性的綜合表現。

(2)商品的價值量是指生產商品所耗費的勞動量,即凝結在商品中的一般人類勞動量。

(3)勞動生產率和商品價值量的關系表現為:提高勞動生產率,單位時間內生產的商品數量越多,則生產每一單位產品所需要的勞動時間便越少,從而單位時間內生產的商品的價值量便越小。反之,勞動生產率越低,單位時間內生產的商品越少,則生產每一單位商品所需要的勞動時間越多,單位商品的價值量便越大。因此,勞動生產率同商品的使用價值成正比,同商品的價值量成反比,但與單位時間生產的價值總量無關。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泸水县| 肥城市| 建始县| 奉贤区| 常山县| 岳阳县| 理塘县| 福建省| 荥经县| 平安县| 保德县| 兰西县| 四子王旗| 屏边| 宁海县| 虹口区| 沧州市| 定边县| 合作市| 平南县| 深州市| 阿克苏市| 剑河县| 苍山县| 金平| 宣城市| 溆浦县| 连城县| 亚东县| 泰和县| 疏附县| 南阳市| 乌鲁木齐县| 河西区| 汕头市| 大化| 明光市| 尚志市| 余干县| 江津市| 志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