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通貨膨脹:起因、影響和社會成本

一、概念題

1.通貨膨脹(inflation)

答:通貨膨脹是指在一段時期內,一個經濟中大多數商品和服務的價格水平持續顯著地上漲。它包含三層含義:通貨膨脹是經濟中一般價格水平的上漲,而不是個別商品或服務的價格上漲;通貨膨脹是價格的持續上漲,而非一次性上漲;通貨膨脹是價格的顯著上漲,而非某些微小的上升,例如每年上升0.5%,不能視為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的嚴重程度一般用通貨膨脹率來衡量。根據不同標準,可以把通貨膨脹劃分為不同類型。根據通貨膨脹的表現形式,可以分為公開型通貨膨脹和隱蔽型通貨膨脹;根據通貨膨脹的嚴重程度,可以分為爬行式通貨膨脹、奔跑式通貨膨脹和惡性通貨膨脹;根據通貨膨脹發生的原因,可以分為需求拉上型通貨膨脹、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混合型通貨膨脹和結構型通貨膨脹;根據通貨膨脹是否被預期,可以分為預期型通貨膨脹和未預期型通貨膨脹。

2.惡性通貨膨脹(hyperinflation)

答:惡性通貨膨脹又稱“超速通貨膨脹”,指物價總水平以極高的、完全失去控制的速率持續上升的現象。有學者認為,物價總水平每月以50%以上的速率持續上升,為惡性通貨膨脹。惡性通貨膨脹較為少見,它往往發生在戰爭期間或戰后初期。20世紀30年代的德國和20世紀40年代末的中國都曾出現這種物價上漲率數以億計的急劇通貨膨脹。

引起惡性通貨膨脹的直接原因為貨幣供給過度增長。當中央銀行以足夠快的速度發行貨幣時就會導致惡性通貨膨脹。引起惡性通貨膨脹的深層次原因往往是政府大量的財政赤字。當政府有很大的預算赤字而又無法通過征稅或發行債券來彌補赤字時,就會通過發行貨幣來彌補赤字。發行過多貨幣就會導致物價高速上漲,從而導致惡性通貨膨脹。

3.數量方程(quantity equation)

答:數量方程式又稱交易方程式,是用來表示交易量與貨幣之間的關系的方程。它有以下表示形式:MV=PT。

式中,M為流通中的貨幣數量,V為貨幣的流通速度,P為一般物價水平,T為社會總交易次數。交易方程式直觀地表示了流通中的貨幣數量與一般物價水平之間的關系。

如果用Y表示實際GDP,P是GDP平減指數,而PY是名義GDP,數量方程式變為:

貨幣×貨幣流通速度=價格×產出

MV=PY

4.貨幣的交易流通速度(transactions velocity of money)

答:貨幣的交易流通速度是衡量貨幣在經濟中流通的速度,即在一個給定的時期中一張鈔票轉手的次數。交易方程式:M×V=P×T,式中,M為流通中的貨幣數量,P為一般物價水平,T為社會總交易次數,這里的V即為貨幣的交易流通速度。

5.貨幣的收入流通速度(income velocity of money)

答:貨幣的收入流通速度指在一個給定時期中貨幣進入某個人收入中的次數。數量方程式:M×V=P×Y,式中,M為流通中的貨幣數量,P為一般物價水平,Y表示實際GDP,這里的V即為貨幣的收入流通速度。

6.實際貨幣余額(real money balances)

答:實際貨幣余額是根據貨幣可以購買的產品與服務量來表示的貨幣量,用M/P表示。貨幣需求是對實際貨幣余額的需求,實際貨幣余額是衡量貨幣的實際購買力。實際貨幣余額(M/P)是家庭財富的一部分,隨著物價水平P的下降,實際貨幣余額(M/P)增加,消費者會感到富有,并更多地進行支出(消費)。這被稱作是“實際貨幣余額效應”。

7.貨幣需求函數(money demand function)

答:(1)貨幣需求函數是為了分析貨幣需求量的決定因素及其變動規律而建立的一種函數關系。通常將決定和影響貨幣需求的各種因素作為自變量,而將貨幣需求本身作為因變量。

(2)比較典型的貨幣需求函數有:

傳統貨幣數量論的收入方程式:

其中為貨幣數量,為貨幣流通速度,為一般物價水平,為實際國民收入;

劍橋方程式:

其中為貨幣數量,為以貨幣形式持有的國民收入的比例,為一般物價水平,為實際國民收入;

凱恩斯的貨幣需求函數:

其中,由交易動機和預防性動機而產生的貨幣需求用表示,是收入的遞增函數,即;投機性貨幣需求則與利率有關,是利率的遞減函數,即;

弗里德曼的貨幣需求函數:

其中,表示名義貨幣量,表示價格水平,表示債券的預期收益率,表示股票的預期收益率,表示物價的預期變動率,表示人力財富與非人力財富的比率,表示貨幣收入,為其他隨機因素。

8.貨幣數量論(quantity theory of money)

答:貨幣數量論是關于貨幣數量與物價水平關系的一種理論。貨幣數量論用數量方程式作為分析工具。

數量方程式為:MV=PT,式中,M為流通中的貨幣數量,V為貨幣的流通速度,P為一般物價水平,T為社會總交易次數。如果用Y表示實際GDP,P表示GDP平減指數,而PY是名義GDP,那么數量方程式變成:MV=PY。

貨幣數量論假設貨幣流通速度不變,那么貨幣數量M的變動必然引起名義GDP的同比例變動。貨幣數量論進一步認為生產要素和生產函數共同決定實際GDP,這樣貨幣數量論意味著,物價水平和貨幣供給同比例變動,也即貨幣增長率決定通貨膨脹率。

9.貨幣鑄造稅(seigniorage)

答:貨幣鑄造稅是指政府由于其印制貨幣的壟斷權而獲得的收入。鑄幣稅是一種無形的稅收,它是政府通過壟斷貨幣發行權而獲得的貨幣面值大于幣材成本的差價部分。印制貨幣所需花費的成本極低,而所印出的鈔票本身具有購買力,政府可以用它來換取商品與服務。

在金屬貨幣時代,貨幣產生于實體經濟,貨幣與商品實行等價交換,因此基本上不存在貨幣的發行收入。但到了不足值貨幣特別是信用貨幣時代,貨幣發行從技術上脫離了實體經濟的束縛,成為一種能為發行者帶來發行收入的特權。西方政府曾以“鑄幣稅”的形式對私人銀行發行現鈔課稅,作為允許他們擁有貨幣發行特權的交換。當中央銀行建立后,中央銀行壟斷了貨幣發行權,鑄幣稅就全部歸政府所有,成為政府的一項收入。

10.名義利率與實際利率(nominal and real interest rates)

答:經濟學家把銀行支付的利率稱為名義利率,它是未剔除通貨膨脹因素的利率,而把剔除了通貨膨脹因素的利率稱為實際利率。平時能觀察到的都是名義利率,但對購買力產生實質影響的卻是實際利率。

如果i表示名義利率,r表示實際利率,而л表示通貨膨脹率,那么,這三個變量之間的關系可以寫為:r=i-л。因此,實際利率是名義利率與通貨膨脹率之間的差額。

11.費雪方程和費雪效應(Fisher equation and Fisher effect)

答:費雪方程式是反映名義利率和實際利率關系的方程。如果i表示名義利率,r表示實際利率,而л表示通貨膨脹率,那么,費雪方程式可以寫為:i=r+л。費雪方程式說明名義利率可以由于兩個原因而變動:實際利率變動或通貨膨脹率變動。

費雪效應是假定實際利率不受通貨膨脹影響,它隨著儲蓄與投資的平衡狀況而調整時,名義利率和通貨膨脹率一對一的變動。在現實中,由于一般只能觀察到預期通貨膨脹率,因此費雪效應一般指名義利率和預期通貨膨脹率一對一的變動。

12.事前實際利率和事后實際利率(ex ante and ex post real interest rates)

答:事前實際利率是進行貸款時債務人和債權人預期的實際利率,而事后實際利率是實際上實現的實際利率。雖然債務人和債權人不能確切地預期未來的通貨膨脹,但他們確實對通貨膨脹率有某種預期。假設л表示實際的未來通貨膨脹率,Eл表示未來通貨膨脹率的預期。事前的實際利率是i-Eл,而事后的實際利率是i-л。當實際通貨膨脹率л不同于預期的通貨膨脹率Eл時,這兩個實際利率不同。

13.鞋底成本(shoeleather cost)

答:鞋底成本,也稱“皮鞋成本”,是形象地衡量發生通貨膨脹時為了減少貨幣持有量而產生的成本。較高的通貨膨脹率引起較高的名義利率,而名義利率增加又減少了實際貨幣余額,人們為了降低實際貨幣余額減少所帶來的損失,必然更頻繁地跑到銀行去取款——例如,他們會一周兩次各取50美元,而不是一周一次取100美元。這種來自減少貨幣持有量的不方便就是通貨膨脹的鞋底成本,因為更經常地去銀行使皮鞋磨損得更快。

14.菜單成本(menu cost)

答:菜單成本是指企業為改變銷售商品的價格,需要給銷售人員和客戶提供新的價目表所花費的成本,它用來衡量高通貨膨脹使得企業頻繁變動物價的成本。它是新凱恩斯主義為反擊新古典主義的批判,并證明其所主張的價格黏性的重要理由。關于菜單成本能否引起價格的短期黏性,經濟學家們的觀點是不一致的。一部分經濟學家認為,菜單成本通常非常小,不可能對經濟產生巨大影響。另一部分經濟學家卻認為,菜單成本雖然很小,但由于總需求外部性的存在,會導致名義價格出現黏性,從而對整個經濟產生巨大影響,甚至引起周期性波動。

15.實際變量與名義變量(real and nominal variables)

答:古典經濟學把變量分為實際變量和名義變量,這被稱為“古典二分法”。實際變量是用實物單位衡量的變量,例如數量和相對價格;名義變量是用貨幣表示的變量,例如價格水平和通貨膨脹率,并且認為貨幣供給的變化不影響實際變量。在現實中,在長期貨幣供給不會對實際變量產生影響,而在短期,貨幣供給量會對實際變量產生影響。

16.古典二分法(classical dichotomy)

答:古典經濟學把變量分為實際變量和名義變量,這被稱為“古典二分法”。實際變量是用實物單位衡量的變量,例如數量和實際國民收入;名義變量是用貨幣表示的變量,例如物價水平和通貨膨脹率,并且認為貨幣供給的變化不影響實際變量。

在現實中,在長期,貨幣供給不會對實際變量產生影響;而在短期,貨幣供給量會對實際變量產生影響。古典二分法是古典宏觀經濟學的一個重要的觀點,它簡化了經濟理論,考察實際變量而不考慮名義變量。

17.貨幣中性(monetary neutrality)

答:貨幣中性是指貨幣對實際經濟變量不產生影響。古典經濟學把變量分為實際變量和名義變量,認為貨幣只會對名義變量產生影響,而不會對實際變量產生影響。

實際上,在長期,貨幣中性是成立的;但在短期,貨幣非中性,即貨幣對實際經濟變量會產生影響。不同學派對貨幣非中性的解釋不同,凱恩斯認為是由于短期價格剛性,而貨幣學派和理性預期學派則認為是由于人們預期的錯誤或政府的干預,使得短期貨幣非中性。

二、復習題

1.寫出數量方程并解釋。

答:數量方程式是一個恒等式,它表示了人們的交易數量以及他們持有的貨幣量之間的聯系。可以將它寫為:貨幣量×貨幣流通速度=價格×交易量,即。

數量方程式右邊說明的是在一個給定時間內,比如一年發生的交易總量(交易額)。表示在一年中用產品或服務交換貨幣的的次數,表示一次典型交易的價格,交易的價格和交易次數的乘積等于一年中用于交換的貨幣量。數量方程式的左邊表示的是用于進行交易的貨幣。是貨幣量,稱為貨幣的交易流通速度,它衡量貨幣在經濟中流通的速度。

由于交易次數的衡量比較困難,經濟學家常常用與數量方程式表述形式略有不同的方程式。在新的方程式中,經濟總產出代替了交易量。貨幣×貨幣流通速度=價格×產出,即。Y是實際GDP,P是GDP平減指數,所以表示了用貨幣衡量的產出價值——名義GDP,代表貨幣的流通速度。

2.貨幣流通速度不變的假設意味著什么?

答:有著固定流通速度的數量方程式可表示成:。如果貨幣流通速度不變,則貨幣量的變化會導致名義GDP()作相同比例變動。若進一步假定產出由生產要素和生產技術決定,因此保持不變,就可以得出貨幣量決定價格水平的結論。

3.誰支付通貨膨脹稅?

答:通貨膨脹稅是指發生通貨膨脹時,由于物價上漲,使得貨幣的實際價值下降,這相當于對貨幣持有者征收了一種稅。通貨膨脹稅由貨幣持有者支付。因為,如果發生通貨膨脹,那么意味著持有的貨幣比以前不值錢,即相同的貨幣量購買的實際商品和勞務減少了,這部分購買力就被通貨膨脹剝奪了。

4.如果通貨膨脹率從6%上升到8%,那么,根據費雪效應,實際利率和名義利率會發生什么變化?

答:費雪方程式為:,其中表示名義利率,表示實際利率,而表示通貨膨脹率。假定實際利率不受通貨膨脹影響,它隨著儲蓄與投資的平衡狀況而調整。所以,如果通貨膨脹率從6%上升到8%,則費雪效應意味著在實際利率不變的同時,名義利率上升了2%。

5.列出你可以想到的所有通貨膨脹成本,根據你認為的重要程度進行排序。

答:通貨膨脹根據是否預期到,分為預期通貨膨脹和未預期到的通貨膨脹。預期通貨膨脹可能存在的社會成本有:鞋底成本、菜單成本、相對價格變動成本、稅收扭曲成本、人們生活普遍不方便的成本;未預期到的通貨膨脹還會帶來任意再分配社會財富的成本和損害了靠固定養老金生活的人的利益。

作為學生,預期到的通貨膨脹帶來最多的還可能是鞋底成本。通貨膨脹成本按重要程度排列如下:

(1)鞋底成本:也稱為皮鞋成本。較高的通貨膨脹率引起較高的名義利率,而名義利率增加又減少了實際貨幣余額。如果人們都減少了所持有的貨幣余額,他們就必然更頻繁地跑到銀行去取款。這種來自減少貨幣持有量的不方便以及所花費的時間就是通貨膨脹的鞋底成本,因為更經常地去銀行使皮鞋磨損得更快。

(2)菜單成本:高通貨膨脹使企業更經常地改變自己的報價,而改變價格是有成本的。比如,它要求印刷并發送新目錄表。這些成本稱為菜單成本,因為通貨膨脹率越高,餐館越要經常地印刷新菜單。

(3)相對價格變動成本:面臨菜單成本的企業不會頻繁的改變價格,因此,通貨膨脹率越高,相對價格的變動越大。而自由市場經濟是依賴相對價格體系來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的,通貨膨脹會引起資源配置中的微觀經濟無效率。

(4)稅收扭曲成本:許多稅法的條款沒有考慮通貨膨脹的影響。因此,通貨膨脹會以法律制定者沒有想到的方式改變個人及公司所得稅負擔。

(5)變動的價格水平造成的人們生活普遍不方便的成本:在一個價格水平不斷變動的世界中,人們生活不方便。貨幣是衡量經濟交易的尺度,當存在通貨膨脹時,尺度的長度也一直在變動,從而貨幣作為衡量指標的作用就會減小。

(6)任意再分配社會財富的成本:未預期到的通貨膨脹任意地在個體之間進行財富再分配。比如,如果通貨膨脹高于預期,債務人受益而債權人受損。而且,依靠固定養老金生活的人的利益將會受到損害,因為他們的錢只能買到更少的商品了。

6.解釋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在引起和結束惡性通貨膨脹中的作用。

答:一般地,引起惡性通貨膨脹的原因是貨幣政策。因為,只有當貨幣供給快速增長才會導致物價水平急劇上升。但惡性通貨膨脹最初始的原因往往是政府財政赤字。當政府有很大的預算赤字而又無法通過征稅或發行債券來彌補赤字時,就會通過發行貨幣來彌補赤字。發行過多貨幣就會導致物價高速上漲,導致惡性通貨膨脹。因此,如果要結束惡性通貨膨脹,必須從根本的財政改革入手,比如縮減財政開支或適當地征稅。

7.定義術語“實際變量”和“名義變量”,并各舉一個例子。

答:實際變量指用實物單位衡量的變量,例如數量和相對價格;名義變量是用貨幣表示的變量,例如價格水平和通貨膨脹率。

實際變量是用在各個時期都不變的單位來衡量的,這種單位對通貨膨脹作過調整。名義變量是用貨幣衡量的,變量的價值沒有對通貨膨脹因素作調整。例如,一個實際變量可以是黑人的糖果;而名義變量就是當前糖果的貨幣價格。

三、問題與應用

1.在威克納姆國中,貨幣流通速度是不變的。實際GDP每年增長3%,貨幣存量每年增長8%,名義利率是9%。以下各個變量是多少?

a.名義GDP的增長率;

b.通貨膨脹率;

c.實際利率。

解:a.根據MV=PY,PY即為名義GDP,那么有:M變動%+V變動%=名義GDP變動%。

所以,名義GDP的增長率=8%+0%=8%。

b.把數量方程式寫成變量百分比的形式:M變動%+V變動%=P變動%+Y變動%,根據題意可以得到:,得,即通貨膨脹率=5%。

c.再由費雪方程:,9%=r+5%,可得實際利率:r=4%。

2.假定一國的貨幣需求函數為,式中,為一個常數。貨幣供給每年增加12%,實際收入每年增長4%。

a.平均通貨膨脹率是多少?

b.如果實際收入增長更快,通貨膨脹將會有什么不同?請解釋。

c.你如何解釋參數k?它與貨幣流通速度是什么關系?

d.假定貨幣需求函數不再是不變的,相反,該經濟的貨幣流通速度由于金融創新而穩定地上升。這將會如何影響通貨膨脹率?請解釋。

答:a.由貨幣需求函數可以得出下式:

M變動百分比-P的變動百分比=k的變動百分比+Y的變動百分比

其中是固定的,所以其變動為0。由題目可知貨幣供給每年增加12%,實際收入每年增長4%,代入上式可知平均通貨膨脹率為8%。

b.如果實際收入增長更快,會導致更低的平均通貨膨脹率。

c.,貨幣流通速度的上升導致的減小。

d.由(a)得知:

P的變動百分比=M變動百分比-k的變動百分比-Y的變動百分比

因為,貨幣流通速度的上升導致的減小,由上式可知平均通貨膨脹率增加。由于貨幣流通速度的變快,同樣數目的通貨交易得更加頻繁,花在每一單位交易的商品上的通貨數目增加了,由此導致了物價的上升。

3.某經濟的貨幣需求函數為。

a.推導貨幣流通速度的表達式。貨幣流通速度取決于什么?解釋為什么會有這種依賴關系。

b.如果名義利率為4%,計算貨幣流通速度。

c.如果產出Y為1000單位,貨幣供給M為1200美元,那么,價格水平P為多少?

d.假定新任中央銀行行長有著對通貨膨脹態度溫和的聲譽,一個關于新中央銀行行長的公告使預期通貨膨脹提高了5個百分點。根據費雪效應,新名義利率為多少?

e.計算新的貨幣流通速度。

f.如果在這個公告后該經濟的產出和現期貨幣供給都沒有變化,那么,價格水平會怎么變化?解釋為什么會這樣。

g.如果新中央銀行行長要把該公告發布后的價格水平維持在公告前的水平,那么,她應該把貨幣供給設定在什么水平?

答:a.根據:(M/P)d=kY,即M/P=kY,簡單整理各項后,這個方程變為M(1/k)=PY。上式也可以寫為MV=PY,式中,V=1/k,因此根據題意可以得出,V=5i0.5。根據公式可以看出,貨幣流通速度取決于名義利率i。當名義利率越大時,人們對每一美元的收入愿意持有的貨幣量越小(考慮到名義利率可以看成人們對持有貨幣而不是存入銀行的機會成本),而當人們只想持有少量貨幣時(k?。?,貨幣轉手就頻繁(V大),因此名義利率越大時,貨幣流通速度也越大。

b.如果名義利率為4%,即i=4,根據V=5i0.5,可得V=10。

c.由MV=PY,Y=1000,M=1200,V=10,可得P=12。

d.根據費雪效應,有i=r+Eπ。根據題意,有i0=4%,△Eπ=5%,r不變。因此,i1=4%+5%=9%。即新名義利率為9%。

e.新名義利率為9%,即i1=9,根據V=5i0.5,可得V1=15,即新的貨幣流通速度為15。

f.用百分比變動的形式表示的數量方程為:M的百分比變動+V的百分比變動=P的百分比變動+Y的百分比變動。根據上式和題意,產出Y的百分比變動和貨幣量M的百分比變動均為0,價格水平P的百分比變動就等于貨幣流通速度V的百分比變動,即(15-10)/10=50%。

g.根據,可得:

公告前價格水平為:

公告后價格水平為:

價格水平保持P=P′,則有

即貨幣供給調整為原來的,即800。

4.假定貨幣需求函數的形式為(M/P)d=L(i,Y)=Y/(5i)。

a.如果產出增長速度為,名義利率恒定,那么,實際貨幣余額需求將會以什么速度增長?

b.這一經濟的貨幣流通速度是多少?

c.如果通貨膨脹和名義利率恒定,那么,貨幣流通速度將會以什么速度增長(如果有的話)?

d.利率水平的一個永恒的(一次性)增加將如何影響貨幣流通速度?它將如何影響隨后的貨幣流通速度增長率?

e.如果中央銀行要實現長期目標通貨膨脹率π,那么,貨幣供給應該以什么速度增長?

答:a.如果貨幣需求函數的形式為

那么可得:

當名義利率不變的時候,實際貨幣余額需求的增長速度就等于產出的增長速度。

b.由貨幣數量方程式可求出貨幣流通速度。而其中的正是實際貨幣余額需求的倒數,即,所以

c.如果通貨膨脹率和名義利率恒定,那么貨幣流通速度也應該是恒定的,增長速度為0。

d.利率水平的永久增加將使貨幣流通速度永久增加,利率水平的一次性增加也將使貨幣流通速度一次性增加。但是,只要利率的長期增長速度為0,貨幣流通速度增長率也為0。

e.如果中央銀行要實現長期目標通貨膨脹率π,那么,貨幣供給也應該按π速度增長。

5.一篇報紙文章曾經報道,美國經濟正經歷低通貨膨脹率。它說,“低通貨膨脹有一個負面影響:4500萬名社會保障和其他津貼的領取者將看到他們的支票在下一年中僅僅增加2.8%?!?/p>

a.為什么政策制定者將社會保障和其他津貼的增加與通貨膨脹建立聯系?

b.津貼的小幅增加是否如該文所認為的那樣是低通貨膨脹的一個“負面效應”?為什么?

答:a.因為在美國,社會保障與津貼是經過通貨膨脹指數化的。如果有通貨膨脹,那么實際領取的社會保障與津貼的貨幣數量將隨著通貨膨脹上升而同比例上升,以保持實際貨幣數量不變。

b.因為社會保障與津貼是經過通貨膨脹指數化的,所以,無論通貨膨脹率是高還是低,都不能影響實際購買力。從實際購買力不變的層面講,這個政策沒有社會成本,因此并不算是低通貨膨脹的一個“負面效應”。

6.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和英國都有紙武器的計劃:它們各自印制對方國家的通貨,打算用飛機大量空投。為什么這可能是一種有效的武器呢?

答:空投紙幣是一種有效的武器,因為空投對方國家的紙幣,會使對方國家發生通貨膨脹。而通貨膨脹會給一國帶來很多不利影響,比如,它會增加鞋底成本和菜單成本;會使相對價格變動更頻繁;會削弱貨幣計價單位功能使人們生活不方便;未預期的通貨膨脹還會增加不確定性并導致任意再分配社會財富。如果惡性通貨膨脹十分極端,它會削弱公眾對于經濟和經濟政策的信心。此外,外國飛機空投貨幣還會使本國政府因為通貨膨脹使得鑄幣稅減少。

7.對于以下每個場景,解釋并對通貨膨脹的成本進行歸類。

a.由于通貨膨脹上升了,J.Crew服裝公司決定每月而不是每個季度發行一個新的產品目錄。

b.爺爺從一家保險公司購買了100000美元的年金,該公司承諾在爺爺的有生之年每年付給他10000美元。在購買了該年金后,爺爺意外地發現在接下來的幾年里高通貨膨脹使價格上升到了原來的三倍。

c.瑪麗亞生活在一個有著惡性通貨膨脹的經濟中。每到發工資的那一天,她就盡可能快地跑到商店,以便能在錢喪失價值之前花掉。

d.吉塔生活在一個通貨膨脹率為10%的經濟中。在過去一年里,她的價值百萬美元的股票和債券組合給她帶來了50000美元的回報。由于她的稅率為20%,她給政府繳納了10000美元的稅收。

e.你父親告訴你,當他在你這個年齡時,他每小時工作的報酬只有4美元。他的言下之意是你有一份每小時9美元的工作已經很幸運了。

答:a.由于J.Crew服裝公司發行新的產品目錄更加頻繁,這屬于通貨膨脹造成的菜單成本中的一種。

b.高通貨膨脹使得爺爺在保險公司所購買的年金的價格與實際物價水平的相對價格變動很大,這屬于通貨膨脹造成的第三種成本,即通貨膨脹使得相對價格變動并導致資源配置在微觀上的無效率。

c.惡性通貨膨脹使得瑪麗領取到的工資很快喪失價值,瑪麗只有花時間和精力在錢喪失價值之前把錢花掉,這屬于在惡性通貨膨脹下,與減少貨幣持有量相關的鞋底成本。

d.吉塔投資的價值百萬美元的股票和債券組合,收益50000美元,但是經濟中通貨膨脹率為10%,因此扣除通貨膨脹因素,她實際收入回報=50000-50000×10%=45000,然而稅法的條款沒有考慮通貨膨脹的影響,她又繳納了10000美元的稅收。通貨膨脹扭曲了稅收的征收,屬于通貨膨脹的第四種成本。

e.父親并沒有考慮到他這個年齡的年代的價格水平和當今的價格水平是不一樣的,這屬于通貨膨脹的第五種成本,即生活在一個價格水平變動的世界中的不方便:當存在通貨膨脹時,我們在比較不同時期的美元時應對通貨膨脹進行校正。

8.一些經濟史學家指出,在金本位時期,黃金的發現在長期通貨緊縮之后最可能出現。(1896年的發現是一個例子。)為什么這種觀察可能是正確的?

答:通貨緊縮是指在一定時期內,經濟中一般商品和勞務的價格水平的持續顯著的下降,也即貨幣價值的上升。在金本位制下,貨幣價值的上升就是黃金價值的上升,因為貨幣與黃金之間的兌換比例是固定的。因此,在通貨緊縮之后,一盎司黃金可以購買到更多的商品和服務,這就刺激人們去尋找新的金礦,從而在通貨緊縮之后會有更多的黃金被發現。

四、附錄的問題與應用

在卡甘模型中,如果預期貨幣供給按某種不變的比率增加(從而),那么,可以證明,(附錄中)方程(A9)意味著。

a.解釋這個結果。

b.在貨幣增長率保持不變的條件下,當貨幣供給改變時,物價水平會發生什么變動?

c.在現期貨幣供給保持不變的條件下,當貨幣增長率變動時,物價水平會發生什么變動?

d.如果中央銀行將要降低貨幣增長率,但想保持物價水平不變,它應該對做些什么?你能看出在執行這種政策時會產生什么實際問題嗎?

e.在貨幣需求不取決于預期通貨膨脹率(因此)的特殊情況下,你前面的答案會如何改變?

答:貨幣供給按照某種不變的比率增長,由題已知,卡甘模型暗示著,

a.將式子改寫為:。也就是說,實際貨幣余額取決于貨幣供給增長率。隨著貨幣增長速度的提高,實際貨幣余額下降。更快的貨幣增長意味著更快的通貨膨脹,從而降低了人們持有貨幣的意愿。

b.如果貨幣增長率保持不變,貨幣供給水平的變化會引起物價水平發生一對一的變動。

c.如果現期貨幣供給保持不變,當貨幣增長率變動時,會使價格水平發生同方向的變動。

d.如果中央銀行將要降低貨幣增長率,價格水平則會立即下降。此時若要保持物價水平不變,中央銀行可以增加現期的貨幣供給水平。執行這種政策時可能遇到的一個實際的問題是:私人部門可能不會相信當前貨幣供給的增加是降低未來貨幣增長率的一個信號。

e.若貨幣需求不取決于預期通貨膨脹率,則只有當貨幣供給自身發生變化時物價水平才會變動。就是說,貨幣增長速度對價格水平沒有影響。在(d)部分中,中央銀行只要簡單地保持當前貨幣供給不變就可以保持當前的物價水平穩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扶绥县| 麻城市| 汤阴县| 平遥县| 安溪县| 博兴县| 封丘县| 抚远县| 白山市| 昌黎县| 南部县| 威远县| 象州县| 泰安市| 探索| 尉氏县| 收藏| 绵阳市| 乌拉特后旗| 金寨县| 慈溪市| 蒙山县| 乡宁县| 万安县| 祁连县| 婺源县| 钦州市| 安龙县| 连山| 亳州市| 丹江口市| 鹤岗市| 淮北市| 桐柏县| 固始县| 贵州省| 延庆县| 法库县| 阜平县| 建湖县| 丹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