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權《國際貿易實務》(第2版)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
- 圣才電子書
- 2743字
- 2021-04-30 14:55:09
4.2 課后習題詳解
1共同海損和單獨海損有何區別和聯系?
答:(1)相同點
共同海損和單獨海損都屬于部分損失。
(2)不同點
共同海損與單獨海損的不同點包括:
①造成海損的原因不同。單獨海損是承保風險所直接導致的船、貨損失;共同海損是為了解除船貨共同風險而人為采取的合理措施造成的損失。
②海損的承擔者不同。單獨海損由受損方自行承擔;共同海損由受益各方按受益大小的比例共同分攤。
2施救費和救助費有何異同?
答:施救費用是指貨物遭遇承保范圍內的事故時,被保險人或其代理人、雇員和受讓人為避免或減少損失而采取各種搶救、保護措施所產生的合理費用。
救助費用是指載貨船舶中途遭遇海難,由保險人和被保險人以外的第三者采取救助措施,在救助成功后,由被救方付給救助方的報酬。
(1)二者的相同點
施救費用和救助費用都是為營救被保險貨物所支付的費用。
(2)二者的不同點
①行為實施主體不同
施救實施的主體是被保險人(或其雇傭人員或代理人)自己;救助實施的主體是被保險人和保險人以外的第三者。
②保險人保險賠償原則不同
被保險人實施施救以后,不管是否取得成效,保險人對其支出的施救費用均負責賠償;救助人對被救助人實施救助,被救助人按照“無效果、無報酬”原則決定是否支付報酬,保險人只有在作為被救助人的被保險人向救助人支付報酬的前提下才承擔對這筆救助費用的賠償。
③保險人保險賠償額度不同
保險人對施救費用的賠償以另一個保險金額為限,即在對被保險貨物本身損失賠償的那個保險金額之外,再給一個保險金額賠償施救費用;保險人對救助費用的賠償則是放在與對被保險貨物本身損失賠償的那個保險金額之內,即將對救助費用的賠償與對被保險貨物本身損失的賠償合在一起,以一個保險金額為限。
④是否與共同海損有聯系
施救費用是一般因被保險人為減少自己的貨物損失采取施救措施而產生的,與共同海損一般沒有聯系(但如果是出于對船貨共同利益考慮的話,那施救費用就可能屬于共同海損費用);救助費用在大多數情況下是由于作為救助人的其他過往船舶為船貨獲得共同安全而前來救助并取得成效而產生的,用此,施救費用大多可列入共同海損費用項目。
3CIC和ICC有哪些主要區別?
答:ICC與CIC主要有以下幾點區別:
(1)名稱不同:ICC是由英國倫敦保險業協會所制訂,包括ICC(A),ICC(B),ICC(C),戰爭險,罷工險,惡意損害險;CIC是中國人民保險公司修訂的海洋運輸保險條款,包括平安險,水漬險,一切險,一般附加險,特殊附加險等。
(2)CIC和ICC在形式上不同:CIC條款沿用了傳統的分類形式,即以平安險、水漬險和一切險表示基本險,附加險另說。風險承包范圍從小到大,逐一列明,除外責任單獨表示。ICC條款則以“A、B、C”系統命名方式將責任區分為基本險和附加險。承保風險采用排外式和列舉式兩種方法表示。
(3)CIC條款只有3種基本險可單獨投保,而ICC條款的戰爭險和罷工險也可單獨投保。
(4)責任范圍不同:CIC平安險和水漬險的責任范圍分別要大于ICC(C),ICC(B).而CIC得一切險責任范圍小于ICC(A)
(5)適用的法律不同:ICC適用英國法律,而CIC則適用于中國法律。
(6)除外責任不同,ICC的除外責任更詳盡,包括不適航,不適貨,不試用等承運人的基本責任。
4如何全面、正確理解“倉至倉”條款?
答:“倉至倉”(W/W)條款是指保險責任自被保險貨物運離保險單所載明的起運地倉庫或儲存處所開始,包括正常運輸中的海上、陸上、內河和駁船運輸在內,直至該項貨物運抵保險單所載明的目的地收貨人的最后倉庫或儲存處所或被保險人用作分配、分派或非正常運輸的其他儲存處所為止。
(1)假如貨物遲遲不抵達保險所載明的目的地收貨人的倉庫或儲存所,則以被保險貨物在最后卸載港全部卸離海輪后滿60天為止。
(2)海洋運輸冷藏貨物保險責任起訖基本遵循“倉至倉”條款,但貨物到達保險單所載明的目的港,如在30天內卸離海輪,并將貨物存人岸上冷藏倉庫后,保險責任繼續有效,但以貨物全部卸離海輪時起算滿10天為限。如在上述期限內貨物一經移出冷藏倉庫,保險責任即告終止。
(3)海運散裝桐油保險的責任起訖也按“倉至倉”條款進行,但若在目的港不及時卸載,則白海輪抵港時起算滿15天,保險責任即告終止。
5船在航行中遇到流冰,船身出現裂縫,海水自裂縫涌入。為了船貨的共同安全,船長下令啟動備用發動機加速排水。為供應備用發動機的燃料而燒掉了部分貨物。這部分貨物是否共同海損?
答:這部分貨物屬于共同海損。這是因為具備共同海損需要四個條件:
(1)危險是共同的,并且是真實存在或不可避免地發生的;
(2)是人為的、有意的、合理的措施造成的犧牲和費用;
(3)損失是屬于非常情況下的,費用是額外的;
(4)犧牲和費用是有效的,避免了全損的發生。
由于船在航行中海水涌入,為了船貨的共同安全,而產生的損失和支出的額外費用(燒掉的貨物)屬于共同海損。
6一貨輪從天津新港駛往新加坡,海運途中非因過失而失火。為了船貨的共同安全,船方一面灌水滅火,一面雇用拖輪將船搶回新港修理,修好后再重新駛往新加坡。在此過程中發生的損失和費用有:A.100箱貨物被火燒毀;B.600箱貨物因灌水滅火而受損;C.主機和部分甲板被燒壞;D.拖輪費;E.額外增加的燃料和工資。請判斷共同海損和單獨海損。
答:A、C屬于單獨海損;B、D、E屬于共同海損。共同海損指在海運途中,船、貨和其他財產遭遇了共同危險,為了共同的安全,有意采取合理的救難措施所直接造成的特殊犧牲和支付的特殊費用;而單獨海損是指僅涉及船舶或貨物所有人單方面的利益的損失。其中A、C是因火災而造成的直接損失,屬于單獨海損;B、D、E是因維護船、貨共同安全,進行灌水滅火而造成的損失和產生的費用,屬于共同海損。
7我方出口一批罐頭到新加坡,投保一切險。貨到新加坡時由于收貨人地址不詳無法交貨,只能將貨物隨船運回,待我方將地址補充完整后再運往新加坡。但在返程中因惡劣的氣候條件導致部分罐頭生銹,貨到后進口方只收下未生銹的部分。對于生銹的罐頭,保險公司是否應該賠償?
答:保險公司不予賠償。一切險的承保責任區間為“倉至倉”,保險只保了一程,這個事件超過了保險公司的賠償范圍,貨到新加坡沒有將貨物交給收貨人的原因在于收貨人地址不詳,而導致貨物不能如期交付的原因是我方自己的疏忽,而跟其他各方無關,其損失完全由出口方自己承擔。
8我方進口的一批貨物投保一切險。該貨物到達目的港天津新港后進入到1號碼頭倉庫,進口方從該倉庫提貨。進口方提走部分貨物并分發到全國各地,這時由于臺風襲擊,倉庫內余下的尚未提取的部分貨物受損。請問保險公司對該損失是否應做出賠償?
答:不應該賠償。原因在于在國際貿易貨物運輸保險中,保險人的責任范圍是“倉至倉”,即從出口商的倉庫到進口商的倉庫,一旦貨物進入進口商的倉庫,則保險人的責任就已完成,所以,保險人不需要賠償。
- 微型計算機原理與接口技術
- 邱宣懷《機械設計》(第4版)筆記和考研真題詳解
- 楊保軍《新聞理論教程》(第2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視頻講解]
- 東華大學外語學院211翻譯碩士英語[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自然語言處理導論
- 材料清潔生產與循環經濟
- 電子商務供應鏈管理(微課版)
- George Yule《語言研究》(第2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新編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第2版)
- 3D打印:從全面了解到親手制作(第2版)
- 犯罪學
- 報關實務(附微課·第4版)
- 社會工作者《社會工作綜合能力(初級)》(2015年修訂版)筆記和典型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名師張雪峰考研通關攻略
-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日語學院815綜合考試(日)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