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國際貨物運輸保險

4.1 復習筆記

1保險的基本原則

(1)最大誠信原則

最大誠信原則指投保人和保險人在簽訂保險合同以及在合同有效期內,必須保持最大限度的誠意,雙方應恪守信用,互不欺騙隱瞞。

保險人應向投保人說明保險合同的條款內容,并可以就保險標的或被保險人的有關情況提出詢問,投保人應如實告知。

被保險人在最大誠信原則下有兩項基本義務:

a.主要事實申報:投保人在投保時應將自己知道或在通常業務中應當知道的有關保險標的的主要事實如實告知保險人,以便保險人判斷是否同意承保或決定承保條件。

b.保證:被保險人在保險合同中保證要做或不做某種事情;保證某種情況的存在或不存在;或保證履行某一條件。

經保險雙方同意寫進保險單中的條款即為保證條款,稱為明示保證。此外,還有默示保證,即在保險單中雖未明文規定,但按法律或慣例,被保險人應該保證對某種事情的行為或不行為。

(2)可保利益原則

可保利益體現在貨物運輸中即貨物本身的價值,及與此相關聯的費用,如運費、保險費、關稅和預期利潤等。當保險標的安全到達時,被保險人就受益;當保險標的遭到損毀或滅失時,被保險人會受到損害或負有經濟責任。

國際貨運保險要求在保險標的發生損失時必須具有可保利益,而且該可保利益可以隨同保險單的轉讓而轉讓。

(3)補償原則

補償原則指保險人應對被保險人遭受的保險責任范圍內的損失予以賠償,但該賠償不得超過保險單上的保險金額或被保險人遭受的實際損失。保險賠償不應使被保險人獲得額外利益。

(4)近因原則

近因原則指保險人只對承保風險與保險標的損失之間有直接因果關系的損失負賠償責任。

2保障范圍

海運貨物運輸保險的承保范圍是由于運輸途中的各種風險而導致的損失和費用。

(1)風險

海上風險

海上風險又稱海難,是運輸過程中發生的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

a.自然災害指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自然力量所引起的災害,如惡劣氣候、雷電、海嘯、地震、洪水、火山爆發、浪擊落海等;

b.意外事故指由于偶然的、難以預料的原因造成的事故,如船舶擱淺、觸礁、沉沒、焚毀、互撞、遇流冰或其他固體物體(如與碼頭碰撞)、失火、爆炸等原因造成的事故。

外來風險

外來風險指由于海上風險以外的其他外來原因引起的風險,包括一般外來風險和特殊外來風險兩類。

a.一般外來風險指偷竊、雨淋、短量、玷污、滲漏、破碎、受潮、受熱、串味、銹損和鉤損等;

b.特殊外來風險指戰爭、罷工和交貨不到、拒收等。

(2)損失

海上損失

a.全部損失

全部損失簡稱全損,指整批或不可分割的一批被保險貨物在運輸途中全部遭受損失。它分為實際全損和推定全損。

實際全損指被保險貨物在運輸途中完全滅失,或受到嚴重破壞完全失去原有的形體、效用,或不能再歸被保險人所擁有;

推定全損指被保險貨物在運輸途中受損后,實際全損已不可避免,或為避免實際全損所需支付的費用與繼續將貨物運抵目的地的費用之和超過保險價值。

b.部分損失

部分損失分為共同海損和單獨海損兩類。

共同海損指在海運途中,船、貨和其他財產遭遇了共同危險,為了共同的安全,有意采取合理的救難措施所直接造成的特殊犧牲和支付的特殊費用。共同海損的四個必備條件:

第一,危險是共同的,并且是真實存在或不可避免地發生的;

第二,是人為的、有意的、合理的措施造成的犧牲和費用;

第三,損失是屬于非常情況下的,費用是額外的;

第四,犧牲和費用是有效的,避免了全損的發生。

單獨海損是指僅涉及船舶或貨物所有人單方面的利益的損失。

共同海損與單獨海損的不同點:

第一,造成海損的原因不同。單獨海損是承保風險所直接導致的船、貨損失;共同海損是為了解除船貨共同風險而人為采取的合理措施造成的損失。

第二,海損的承擔者不同。單獨海損由受損方自行承擔;共同海損由受益各方按受益大小的比例共同分攤。

外來風險損失

由于外來風險造成的損失,包括一般外來風險損失和特殊外來風險損失。前者指在運輸途中由于偷竊、短量、鉤損、碰損、雨淋、玷污等一般外來風險導致的損失;后者指由于軍事、政治、國家政策法令及行政措施等特殊外來風險造成的損失。

(3)費用

施救費用

施救費用指保險標的在遭遇保險責任范圍內的災害事故時,被保險人或其代理人、雇傭人、保險單的受讓人對保險標的所采取的各種搶救、防止或減少貨損的措施而支出的合理費用。保險人對此做出賠償。

救助費用

救助費用指保險標的遭遇保險責任范圍內的災害事故時,由保險人和被保險人以外的第三方采取了救助措施并獲成功,由被救方付給救助方的報酬。保險人對此也做出賠償。

3保險險別

(1)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的海運貨物保險條款

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的海運貨物保險條款規定了基本險、附加險和專門保險,如表4-1所示。

表4-1 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的海運貨物保險條款

(2)英國倫敦保險協會規定的貨物保險條款

該條款規定了A險、B險、C險、戰爭險、罷工險、惡意損害險等六種險別。其中A險的承保責任范圍最廣,C險最小。

4承保責任起訖

(1)“倉至倉”條款

我國海運貨物保險責任的起訖主要是遵循“倉至倉”條款,即保險責任自被保險貨物運離保險單所載明的起運地倉庫或儲存所開始,到該貨物抵達保險單所載明的目的地收貨人的最后倉庫或儲存所或被保險人用作分配、分派或非正常運輸的其他儲存所為止。

假如貨物遲遲不抵達保險所載明的目的地收貨人的倉庫或儲存所,則以被保險貨物在最后卸載港全部卸離海輪后滿60天為止。

海洋運輸冷藏貨物保險責任起訖基本遵循“倉至倉”條款,但貨物到達保險單所載明的目的港,如在30天內卸離海輪,并將貨物存人岸上冷藏倉庫后,保險責任繼續有效,但以貨物全部卸離海輪時起算滿10天為限。如在上述期限內貨物一經移出冷藏倉庫,保險責任即告終止。

海運散裝桐油保險的責任起訖也按“倉至倉”條款進行,但若在目的港不及時卸載,則白海輪抵港時起算滿15天,保險責任即告終止。

(2)“水上風險”

在中國保險條款中,戰爭險的承保責任以水上風險為限,即自貨物在起運港裝上海輪或駁船時開始,直到目的港卸離海輪或駁船時為止。

a.如不卸離,則從海輪到達目的港當日午夜起算滿15天為止。

b.如在中途港轉船,不論貨物在當地是否卸離,保險責任以海輪到達該港或卸貨地點的當日午夜起算滿15天為止,俟再裝上續運海輪時保險責任恢復有效。

5陸運、空運貨物與郵包運輸保險

(1)陸運貨物保險

陸上運輸貨物保險的責任起訖原則上遵循“倉至倉”條款。陸運戰爭險目前僅限于火車運輸,承保責任起訖與海運戰爭險相似,以貨物置于運輸工具時為限。

陸運貨損的索賠時效是:自被保險貨物在最后目的地車站全部卸離車輛后起算,最多不超過兩年。

(2)空運貨物保險

航空運輸貨物保險承保責任起訖原則上遵循“倉至倉”條款,與海運“倉至倉”條款的區別是:

a.如貨物運達保險單所載明目的地而未運抵保險單所載明收貨人倉庫或儲存所,則以被保險貨物在最后卸載地卸離飛機后滿30天,保險責任即告終止。

b.如在上述30天內被保險貨物需轉送到非保險單所載明的目的地時,則以該項貨物開始轉運時終止。

航空運輸戰爭險的責任期限,自被保險貨物裝上保險單所載明的啟運地的飛機開始,到卸離保險單所載明的目的地飛機時為止。

(3)郵包運輸保險

郵包運輸保險的責任起訖原則上是:自被保險郵包離開保險單所載明起運地寄件人處所運往郵局時開始生效,直至被保險郵包運達保險單所載明的目的地郵局發出通知書給收件人當日午夜為止,但在此期限內,郵包一經遞交至收件人處所時,保險責任即告終止。

郵包戰爭險承保責任起訖是:自被保險郵包經郵政機構收訖后自儲存處所開始運送時生效,至該項郵包運達保險單所載明的目的地郵政機構送交收件人為止。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防城港市| 彰武县| 和静县| 莲花县| 育儿| 北碚区| 松原市| 阳山县| 化德县| 苍南县| 临夏县| 虎林市| 洪江市| 焉耆| 安康市| 花垣县| 黔南| 武鸣县| 石泉县| 高陵县| 牟定县| 仁怀市| 长武县| 乌苏市| 白银市| 沁水县| 阿鲁科尔沁旗| 三台县| 庆阳市| 门头沟区| 鲜城| 泸水县| 通州区| 新巴尔虎右旗| 开远市| 枣阳市| 翁牛特旗| 司法| 喜德县| 肥东县| 安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