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八)句子及語法結構

1.句子成分

句子是由詞或短語構成的語言單位,一個句子主要由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和補語等組成。

(1)主語

主語是謂語陳述的對象,指明說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2)謂語

謂語是陳述、說明主語的,說明主語“是什么”或“怎么樣”。

例如:滿天烏云頓時(消散了)。

(3)賓語

賓語在動詞后面,表示動作、行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誰”或“什么”一類問題。

例如:什么叫(信息)?

(4)定語

定語是名詞前面的連帶成分,用來修飾名詞,表示人或事物性質、狀態、數量、所屬等。

例如:(三杯)美酒敬親人。

(5)狀語

狀語是動詞或形容詞前面的連帶成分,用來修飾、限制動詞或形容詞,表示動作的狀態、方式、時間、處所或程度等。例如:科學[終于以偉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戰勝了神權。

副詞、形容詞經常作狀語,表時間、處所的名詞經常作狀語,一般名詞不作狀語。動詞中除助動詞外,一般動詞很少作狀語,介詞短語常作狀語。一般狀語緊連在中在中心詞的后面,但表時間、處所、目的的名詞或介詞短語作狀語時,可以放在主語的前邊。

例如:[在杭州]我們游覽了西湖勝景。

(6)補語

補語是動詞或形容詞后面的連帶成分,一般用來補充說明動作、行為的情況、結果、程度、趨向、時間、處所、數量、性狀等。

例如:顏色是那么濃,濃得<好像要流下來似的>。

獨立成分

在句子中不與其他成分(主、謂、賓、定、狀、補)產生結構關系,但意義上又是全句所必需的,具有相對獨立性的一種成分,用來表示稱謂呼叫,對事物的推測、估計、注釋、補充、感嘆、模擬語氣等。

例如:十分明顯,不大大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四個現代化就是一句空話。

2.句子的分類

句子按照結構方式可以分成:

(1)單句,不可再分析出分句的句子。包括:

主謂句:由主謂短語構成的句子,如:今天‖星期五。她‖身份特殊。趙州橋‖[非常]雄偉。(橋的)設計‖[完全]合乎(科學)原理。

非主謂句:由其他短語或單個詞構成的句子,如:呀!好漂亮的彩虹呀!快一點吧!禁止吸煙!去吧。

特殊單句:句式特點比較特殊的句子。主要有以下幾類:

a.把字句:用“把”(或“將”)將動詞支配的對象提到動詞之前的一種句型。把字句在結構上有:“把+賓語”作狀語。語義上,把字句表示主動。主語是施動者,發出動作,處置某一對象。處置的對象是指定的或已知的事物。如:你簡直把我嚇死了。

b.被字句:用介詞“被”組成介賓短語作狀語,并且表達被動語義的句子。被字句的典型格式是:主語+被+賓語+動詞短語。語義上,被動句表被動。主語是受動者,接受動作。如:兇手被警察抓住了。

c.連動句:用連動短語充當謂語的主謂句,其主要特點是:連用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動詞或動詞短語共同陳述一個主語;動詞或動詞短語之間有先后、目的、方式或手段關系;兩個動詞或動詞短語之間沒有語音停頓,也沒有關聯詞語。如:他上街買書去了。

d.兼語句:用兼語短語充當謂語的主謂句。其主要特點有:它的謂語由一個動賓短語和一個主謂短語套接而成;動賓短語中的動詞通常是使令性動詞。如:叫、讓、派、使、請、教、勸、命令、禁止、任命、號召、選舉等。有時還用“有”。如:你讓他下午到我辦公室來一下。

【例】與下面例句語法結構相同的一項是(  )。

例:他的報告能使聽講的學生了解課本以外的新知識。

A.他曾經密切地注意電學方面各種技術的發展情況

B.上級派小王去上海

C.海上升起了一輪明月

D.他的名字并不為許多人所知道

【答案】B

【解析】例句是兼語句,第一個動詞“使”是使令類動詞,“聽講的學生”既是第一動詞“使”的賓語又是第二動詞“了解”的主語。A項錯誤,是偏正短語,“電學方面各種技術的發展情況”做“注意”的賓語的主謂句。C項錯誤,是存現句。D項錯誤,是被動句。

(2)復句,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分句組成的句子。包括:

并列復句,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分句分別陳述幾種事物、幾件事情或一件事情的幾個方面,分句之間是并列關系。主要關聯詞語是:既……又……,還,也,同樣,不是……而是……,是……不是……,同時,一方面……一方面……,有時……有時……,有的……有的……。如:

a.它既不需要誰來施肥,也不需要誰來灌溉。

b.從門到窗子是七步,從窗子到門也是七步。

承接復句,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分句,一個接著一個地敘述連續發生的動作,或者接連發生的幾件事情;分句之間有先后順序。常用關聯詞語有:就,便,才,又,于是,然后,接著,首先(起初)……然后……,從而。如:

a.他們倆手拉著手,穿過樹林,翻過山坡,回到草房。

b.起初他們問我個人的情況,然后又問到有關革命形勢的一些問題和鎮頭市敵駐軍的動靜。

遞進復句,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進了一層,分句之間是層進關系。常用的關聯詞是:不但(不僅、不只、不光)……而且(還、也、又)……,尚且……何況(更不用說、還)……,況且。如:

a.橋的設計完全合乎原理,施工技術更是巧妙絕倫。

b.他這樣膽小的人尚且不怕,我還怕嗎?

選擇復句,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分句,分別說出兩件或幾件事,并且表示從中選擇一件或幾件。分句之間構成選擇關系。常用的關聯詞是:與其……不如……,寧可……也不……,或者……或者……,不……就是……,要么……要么……,或許……或許……,可能……可能……,也許……也許…… 。如:

a.作為一個有骨氣的男兒,與其跪著生,不如站著死。

b.武松這一去,或者把老虎打死,或者被老虎吃掉,別無選擇。

轉折復句,后一分句的意思不是順著前一個分句的意思說下去,而是作了一個轉折,說出同前一分句相反、相對或部分相反的意思來。分句之間構成轉折關系。常用的關聯詞有:雖然(雖、盡管)……但是(但、可是、卻、而、還是)……,但是,但,然而,只是,不過,倒,竟然。如:

a.雖然我一見便知是閏土,但又不是我記憶上的閏土了。

b.我們幾個苦口婆心地給他講道理,他竟然一句也沒聽進去。

假設復句,前一個分句假設存在或出現了某種情況,后一個分句說出假設情況一旦實現產生的結果。兩個分句之間是一種假定的條件與結果的關系。常見的關聯詞語是:如果(假如、倘若、若、要是、要、若要、假若、如若)……就(那么、那、便、那就)……,即使(就是、就算、縱然、哪怕、即便、縱使)……也(還、還是)……,再……也……。如:

a.即使天塌下來,這件事也得繼續做完。

b.誰如果要鑒賞我國的園林,蘇州園林就不該錯過。

因果復句,前面分句說明原因,后面分句說出結果,可分為說明因果和推論因果。說明因果一個分句說明原因,另一分句說明由這個原因產生的結果,因和果是客觀事實。常用關聯詞有:因為(因)……所以(便)……,由于……因而……,因此,故此,故而,之所以……是因為……。推論因果一個分句提出一個依據或前提,后一分句由此推出結論,結論是主觀判定的,不一定是事實。常用關聯詞有:既然(既是)……就(那就、便、又何必)……。如:

a.我們主張積極的思想斗爭,因為它是達到黨內和革命團體內的團結使之利于戰斗的武器。

b.由于病魔纏身,兩次體檢未通過,他只好第二次踏進補習班的門檻。

條件復句,前一個分句提出一個條件,后一個分句說明這個條件一旦實現所要產生的結果,分為充分、必要、完全等三種類型。常見關聯詞語有:只要……就……,只有……才……,除非……才(不)……,無論(不管,不論)……都……。如:

a.只有具備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膽識,才能昂首闊步于成功的大道之上。

b.我們除非預先作了準備,這次行動絕無成功的可能。

解說復句,一個分句說明一種情況,其他分句對這種情況進行解釋、說明或總括。一般不常用關聯詞語。如:

a.紡線有幾種姿勢:可以坐著蒲團紡,可以坐著矮凳紡,也可以把紡車墊得高高地站著紡。

b.一種是教條主義,一種是經驗主義,兩種都是主觀主義。

目的復句,一個分句表示實現或避免某種目的,一個分句表示為此而采取的行為。常用關聯詞語有:為了,以便,以,用以,好,為的是,以免,免得,省得。如:

a.我在這里吃雪,正是為了我們祖國的人民不吃雪。

b.答題之前,我們應仔細思考,省得過后又來修改。

(3)多重復句,結構上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層次的復句叫多重復句

有兩個層次的叫二重復句,有三個層次的叫三重復句,其余依次類推。多重復句是由一重復句擴展而成的。分析多重復句的步驟:

總覽全局,確定分句數目;

理解全句語義,確立第一層次;

辨析關聯詞語,依據搭配關系逐層分析。

如:有些人背上雖然沒有包袱,‖(并列)有聯系群眾的長處,|(轉折)但是不善于思考,|‖(并列)不愿多動腦筋多想苦想,‖(因果)結果仍然做不成事業。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怀柔区| 衡东县| 阿瓦提县| 瓮安县| 洪湖市| 镇原县| 紫阳县| 康平县| 偏关县| 黑水县| 尚志市| 阿拉善左旗| 施甸县| 安乡县| 临夏县| 沈丘县| 乌拉特前旗| 祁连县| 阜城县| 巴南区| 二手房| 淄博市| 阿拉善盟| 江陵县| 清苑县| 施秉县| 阿拉善右旗| 电白县| 张家口市| 尚义县| 灌南县| 怀化市| 三原县| 上杭县| 崇仁县| 钟祥市| 西华县| 项城市| 大庆市| 隆化县| 泸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