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2019年成人高考??破瘘c升本科《大學語文》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作者名: 圣才電子書本章字數: 7204字更新時間: 2020-11-22 13:19:10
1.2 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一、選擇題
1.下列帶點的字解釋錯誤的是( ?。?span id="cf5fi29" class="ZhenTiTag">[2014年真題]
A.仲尼之嘆,蓋嘆魯也。蓋:猜想。
B.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見:被。
C.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爾:如此,這樣。
D.以此詬遠,此又與兒童之見無異。見:見識。
【答案】A
【解析】A項,原文是“昔日仲尼與于蠟賓,事畢,出游于觀上,喟然而嘆。仲尼之嘆,蓋嘆魯也。”譯為孔子參加過魯國的蠟祭,祭祀結束后,他出來在宗廟門外的樓臺上游覽,不覺感慨長嘆??鬃拥母袊@,大概是感嘆魯國的現狀。蓋是大概、也許的意思。
2.下列畫橫線的句子,翻譯錯誤的是( ?。?span id="kco0ko1" class="ZhenTiTag">[2013年真題]
A.乃走事昆山,見昆山猶之見分宜也。
見昆山猶之見分宜也:看到顧秉謙就如同見到了嚴嵩。
B.左右以君賤之,食以草具。
食以草具:就用草制的器具給他吃飯。
C.送子涉淇,至于頓丘。匪我愆期,子無良媒。
匪我愆期:不是我拖延婚期。
D.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
數罟不入洿池:細密的魚網不要撒進池塘。
【答案】B
【解析】“左右以君賤之,食以草具”出自《馮諼客孟嘗君》一文,“食以草具”的意思是“給他粗劣的飯菜”。“食”在此用作動詞,意為“給人吃”。
3.下列句子中,“其”字表達祈使語氣的是( ?。?。[2012年真題]
A.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
B.天下之不亡,其誰之功也?
C.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
D.雖曰憂之,其實仇之。
【答案】C
【解析】ABD三項,“其”是代詞,代指“這(件事)”或“那”。C項,“其”是語氣助詞,表祈使語氣,可譯為“希望”。
4.下列句子中,不是意動用法的是( ?。?。[2011年真題]
A.蓋馬伶恥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B.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
C.匈奴聞之,號曰“漢之飛將軍”。
D.過其友曰:“孟嘗君客我!”
【答案】B
【解析】意動用法是指某些詞用作動詞充當謂語時其動作屬于主觀上的感覺、看待或評價。一般可譯為“認為……”“以……為……”“對……感到……”等。B項,該句譯為:何況我與你在江中的小洲打漁砍柴,以魚蝦為伴,和麋鹿為友。沒有使用意動用法。
5.“計中國之在海內”中的“中國”是指( ?。?/p>
A.神州
B.中國
C.中原
D.九州
【答案】C
【解析】“計中國之在海內”出自莊子《秋水》,原意:計算一下中原在天下,不像稊米在大倉里嗎?指兩相比較顯得自己很渺小。
6.下列句子中“焉”字作兼詞用,相當于“于之”的是( )。
A.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
B.焉足以知是且非邪
C.斯天下之民至焉。
D.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答案】C
【解析】A項,該句話譯為:盲人遇到危險卻不去扶持,將要跌倒卻不去攙扶,何必要用那個輔佐的人呢?焉用作疑問代詞,何。B項,此句話譯為:怎么足以能辨別是或非呢?焉用作疑問代詞,怎么。D項,此句話譯為:于是河伯很是高興,沾沾自喜。焉是語氣助詞,并無實際意義。
7.下列各句中,“則”表示轉折關系,可以譯為“卻”的是( ?。?。
A.既來之,則安之
B.茍有能反是者,則又愛之太殷
C.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
D.兵強則士勇
【答案】B
【解析】A項,“既來之,則安之”指既然來了,就要在這里安下心來?!皠t”表順接關系。B項,“茍有能反是者,則又愛之太殷”意思是如果有與此相反的人,卻又愛它太情深。“則”表轉折關系。C項,“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意思是到了目的地就分開草而坐下,倒盡壺中酒,一醉方休?!皠t”表順接關系。D項,“兵強則士勇”指軍隊強大則士卒勇敢?!皠t”表因果關系。
8.下列句子中“以”字作介詞用,可解釋為“憑借”的是( )。
A.皆以力戰為名。
B.斧斤以時入山林。
C.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
D.五畝之宅,樹之以桑。
【答案】A
【解析】A項,句意是都憑借奮力戰斗而出名,“以”解釋為憑借。B項,句意是按照時節進入山林砍伐樹木,“以”是指依照、按照。C項,句意是把你種樹的心得,轉用到為官治民上,可以嗎?,“以”作動詞,解釋為用、把。D項,是賓語前置句,句意是五畝大的住宅場地,種上桑樹,“以”介詞,表示引入動作行為賴以實現的工具、手段、材料等。
9.“青海長云暗雪山”中的“暗”從語法角度看是( ?。?。
A.意動用法
B.使動用法
C.為動用法
D.一般用法
【答案】B
【解析】“青海長云暗雪山”出自王昌齡的《從軍行》(其四),這句詩的意思是青海湖上的綿延云彩使雪山暗淡?!鞍怠北臼切稳菰~,此處是使動用法,意為“使……變暗”。
10.下列四句中,有賓語前置這一語法現象的一句是( )。
A.姜氏何厭之有?
B.公語之故,且告之悔。
C.姜氏欲之,焉辟害?
D.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答案】A
【解析】文言文中,動詞或介詞的賓語,一般置于動詞或介詞之后,但在一定條件下,賓語會前置。比如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敖虾螀捴小敝小昂巍奔促e語前置,應為“有何厭”,意思是姜氏的欲望哪有滿足的時候呢?B項,“公語之故,且告之悔”的意思是公對他說了事情的緣故,并且告訴他自己的后悔之意?!爸毕鄬τ凇肮眮碚f,“之、故(悔)”都是公所說的,即是雙賓語。C項,“姜氏欲之,焉辟害?”意思是姜氏想要這樣,我怎能躲開這種禍害呢?“之”為代詞,代上文的封段于京。D項,“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币馑紴榍懊嬲f到的四個人都不是秦國人照樣為秦國做出了豐功偉績。“之”作動詞,意為“獲得,取得”。
11.“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的修辭手法是( ?。?/p>
A.比喻、對偶、用典
B.排比、比喻、夸張
C.對偶、擬人、用典
D.擬人、對比、對偶
【答案】A
【解析】“蝸角虛名,蠅頭微利”,如同蝸牛角、蒼蠅頭那樣的小,比喻微不足道的虛名小利。源自于蘇軾的《滿庭芳》:“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算來著甚干忙。”由此可知該成語使用了比喻和用典的修辭,而且兩句字數相同、結構相同、意義對稱,也屬于對偶句。
12.“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詩句中所用的修辭格是( ?。?。
A.比喻
B.夸張
C.比擬
D.排比
【答案】B
【解析】“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的意思是浩瀚的荒漠上冰雪已經積得很厚很厚,天空中慘淡的愁云也好像凝固住了一般。詩人以夸張的筆墨為我們勾勒出一幅曠遠遼闊的的荒漠雪景。
13.曹操《短歌行》詩篇“何以解憂,惟有杜康”中的“杜康”所用的修辭格是( ?。?/p>
A.借喻
B.借代
C.比擬
D.比喻
【答案】B
【解析】“何以解憂,惟有杜康”意思是只有酒才能解除我心頭的憂慮。杜康是中國傳說中的人物,相傳善于造酒。有說杜康是酒的發明者,因此后世將杜康尊為酒神,后作為美酒代稱。
14.蘇軾《前赤壁賦》中“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所運用的手法有( )。
A.比喻、對偶
B.對比、比喻
C.對偶、對比
D.擬人、對比
【答案】C
【解析】對偶是用字數相等、結構相同、意義對稱的一對短語或句子來表達兩個相對應或相近意思的修辭方式。對比,指兩種事物或一事物的兩個方面相互比較。比喻是一種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點的乙事物來描寫或說明甲事物的修辭手法。“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意思是哀嘆我們一生只是短暫的片刻,羨慕長江的沒有窮盡,句式上對偶,同時用生命的短暫和長江的無窮無盡進行對比,表達作者懷才不遇的感嘆。
15.《寡人之于國也》中的“五十步笑百步”用的是哪種修辭手法?( ?。?/p>
A.象征
B.比擬
C.比喻
D.夸張
【答案】C
【解析】“五十步笑百步”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這句話的意思是,作戰時后退了五十步的人譏笑后退了百步的人,常用來比喻和別人做了某種相同意義的事,卻因為程度不同而笑話他人。
二、非選擇題
(一)閱讀《馮諼客孟嘗君》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問題。[2014年真題]
左右以君賤之也,食①以草具。居有頃,倚柱彈其劍,歌曰:“長鋏歸來乎!食②無魚?!弊笥乙愿?,孟嘗君曰:“食之,比門下之客。”居有頃,復彈其鋏,歌曰:“長鋏歸來乎!出無車?!弊笥医孕χ?,以告。孟嘗君曰:“為之駕,比門下之車客?!庇谑浅似滠?,揭其劍,過其友,曰:“孟嘗君客我!”后有頃,復彈其鋏,歌曰:“長鋏歸來乎!無以為家?!弊笥医詯褐詾樨澏恢?。孟嘗君問:“馮公有親乎?”對曰:“有老母。”孟嘗君使人給其食用,無使乏。于是馮諼不復歌。
1.給兩個“食”字注音。
答:第一個“食”是動詞,念sì,意思是“給……吃”;第二個“食”是名詞,念shí,意思是食物,吃的東西。
(二)閱讀《垓下之圍》,回答下列問題。[2013年真題]
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項王則夜起,飲帳中。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于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數闋,美人和之。項王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
1.請說明文中四個“之”各自的含義。
答:①“漢軍及諸侯兵圍之”中的“之”:代詞,指代項王的軍隊。
②“是何楚人之多也!”中的“之”:代詞,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③“常騎之”中的“之”:代詞,指代駿馬騅。
④“美人和之”中的“之”:代詞,指代項王的歌。
(三)閱讀《鄭伯克段于鄢》,回答下列問題。
初,鄭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莊公及共叔段。莊公寤生,驚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惡之。愛共叔段,欲立之。亟請于武公,公弗許。
及莊公即位,為之請制。公曰:“制,巖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請京,使居之,謂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叁國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將不堪?!惫唬骸敖嫌?,焉辟害?”對曰:“姜氏何厭之有?不如早為之所,無使滋蔓,蔓難圖也。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公曰:“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p>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貳于己。公子呂曰:“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欲與大叔,臣請事之;若弗與,則請除之。無生民心。”公曰:“無庸,將自及。”大叔又收貳以為己邑,至于廩延。子封曰:“可矣,厚將得眾?!惫唬骸?span id="vn1v0pt" class="TextUnderLine">不義,不暱,厚將崩。”
大叔完聚,繕甲兵,具卒乘,將襲鄭。夫人將啟之。公聞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帥車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須段,段入于鄢,公伐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書曰:“鄭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稱鄭伯,譏失教也;謂之鄭志。不言出奔,難之也。
遂置姜氏于城潁,而誓之曰:“不及黃泉,無相見也?!奔榷谥?。潁考叔為潁谷封人,聞之,有獻于公,公賜之食,食舍肉。公問之,對曰:“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請以遺之?!惫唬骸盃栍心高z,繄我獨無!”潁考叔曰:“敢問何謂也?”公語之故,且告之悔。對曰:“君何患焉?若闕地及泉,隧而相見,其誰曰不然?”公從之。公入而賦:“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姜出而賦:“大隧之外,其樂也洩洩。”遂為母子如初。
君子曰:“潁考叔,純孝也,愛其母,施及莊公?!对姟吩唬骸⒆硬粎T,永錫爾類。’其是之謂乎!”
1.解釋文中加點字的含義。

答:寤生:逆生,難產。寤,同“啎”,逆,橫著。
亟:讀qì,副詞,屢次、每每。
焉:怎么,如何。這里做副詞,多用于反問,相當于“怎么”。
辟:讀bì,動詞,同“避”,避免,避開。
鄙:邊邑,邊遠的地方。
貳:兩屬,屬二主。
庸:同“用”。“無庸”,不用(這樣做)。一般出現于否定句。
及:本義,趕上。
完:動詞,修繕、修補。
聚:聚集百姓。
繕:修理,整治。
兵:兵器。
具:準備。
乘:車乘,指戰車。古代一車四馬為一乘。
諸:兼詞,用于句中相當于“之于”,用于句末,相當于“之乎”。
遺:讀wèi,贈送。
闕:讀jué,同“掘”,挖掘。
隧:名詞用作動詞,挖隧道。
其:句首加強反問語氣,可譯為“難道”。
施:影響,推廣。
2.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制,巖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
答:制是個險要的城邑,虢叔死在了那里,別的城邑聽從您的旨意。
(2)姜氏何厭之有?
答:姜氏有什么滿足的?
(3)不如早為之所。
答:不如早點給他安排個地方。
(4)多行不義必自斃。
答:多做不義的事,一定會自己跌倒的。
(5)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貳于己。
答:過了不久,太叔段使原來屬于鄭國的西邊和北邊的邊邑既屬于鄭,又歸為自己,成兩屬之地。
(6)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欲與大叔,臣請事之;若弗與,則請除之,無生民心。
答:國家不能有兩個國君,現在您打算怎么辦?您如果打算把鄭國交給太叔,那么我請求去服侍他;如果不給,那么就請除掉他,不要使百姓們產生疑慮。
(7)不義,不暱,厚將崩。
答:對君不義,對兄不親,即使土地擴大了,也會分崩離析。
(8)公賜之食,食舍肉。
答:莊公賞賜給他食物,他吃的時候把肉挑出來放在一旁。
(9)若闕地及泉,隧而相見,其誰曰不然?
答:如果挖地深到地下泉水處,然后鉆一條隧道下去(與母親)相見,誰又能說您(違背誓言)的不對呢?
(10)其是之謂乎。
答:大概說的就是潁考叔這類孝順的人說的吧!
(四)閱讀《張中丞傳后敘(節選)》,回答下列問題。
說者又謂遠與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遠所分始。以此詬遠,此又與兒童之見無異。人之將死,其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繩而絕之,其絕必有處。觀者見其然,從而尤之,其亦不達于理矣!小人之好議論,不樂成人之美,如是哉!如巡、遠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猶不得免,其他則又何說!
當二公之初守也,寧能知人之卒不救,棄城而逆遁?茍此不能守,雖避之他處何益?及其無救而且窮也,將其創殘餓羸之余,雖欲去,必不達。二公之賢,其講之精矣!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盡之卒,戰百萬日滋之師,蔽遮江淮,沮遏其勢,天下之不亡,其誰之功也!當是時,棄城而圖存者,不可一二數;擅強兵坐而觀者,相環也。不追議此,而責二公以死守,亦見其自比于逆亂,設淫辭而助之攻也。
1.解釋文中加點字的含義。

答:詬:辱罵、誹謗
尤:歸罪,怪罪。
逆:預先、預料,這里指事先轉移。
講:考慮、謀劃,研究、討論。
就:接近、靠近、趨向。
滋:培植,引申為滋長、增多。
淫辭:夸大事實的邪說?!耙?,過分、無節制。
2.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人之將死,其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
答:人將死的時候,他的五臟六腑必定有一個地方先患病。
(2)引繩而絕之,其絕必有處。
答:將繩子拉斷,肯定有一個地方先斷開。
(3)及其無救而且窮也,將其創殘餓羸之余,雖欲去,必不達。
答:等到沒有救兵而且走投無路的時候,率領著那些受傷殘廢、饑餓瘦弱的殘兵,即使想逃走,也一定無法到達要去的地方。
(4)當是時,棄城而圖存者,不可一二數;擅強兵坐而觀者,相環也。
答:在那個時候,丟掉城池而只想保全性命的人,不在少數;擁有強兵卻安坐觀望的人,一個接著一個。
(五)閱讀《宓子賤為單父宰(節選)》,回答下列問題。
宓子賤為單父宰,過于陽晝,曰:“子亦有以送仆乎?”陽晝曰:“吾少也賤,不知治民之術。有釣道二焉,請以送子?!弊淤v曰:“釣道奈何?”陽晝曰:“夫投綸錯餌,迎而吸之者,‘陽橋’也,其為魚也薄而不美;若存若亡,若食若不食者,魴也,其為魚也博而厚味。”宓子賤曰:“善?!庇谑俏粗羻胃?,冠蓋迎之者交接于道。子賤曰:“車驅之!車驅之!夫陽晝之所謂陽橋者至矣。”于是至單父,請其耆老,尊賢者而與之共治單父。
1.下面語句中的“之”都屬代詞,請分別指出它們所代的事物。
(1)迎而吸之者。
答:釣餌。
(2)冠蓋迎之者交接于道。
答:宓子賤。
(3)尊賢者而與之共治單父。
答:賢者。
2.“有釣道二焉”中“道”字的意思是什么?
答:“道”指釣魚的道理,釣魚的經驗。
3.“吾少也賤”中“賤”字的意思是什么?
答:“賤”本指地位低下,卑賤,這里借指年輕無知。
(六)閱讀《國殤》,回答下列問題。
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敵若云,矢交墜兮士爭先。凌余陣兮躐余行,左驂殪兮右刃傷。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天時墜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誠既勇爭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
1.解釋文中加點字的含義。

答:凌:侵犯。
躐:踐踏。
忽:若有若無,形容風塵迷漫。渺茫,不分明。
懲:悔恨,悔改。
2.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旌蔽日兮敵若云,矢交墜兮士爭先。
答:雜多的旌旗幾乎遮蔽了太陽,敵人多得如同云一般,箭矢交互墜落,戰士勇往直前。
(2)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
答:佩帶著長劍啊,夾持著秦弓,即使身首分離也壯心不改。
(3)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
答:身體消亡了,精神英靈卻永存,你們的魂魄仍然是鬼中的英雄。(既:已經。死:消亡。毅:剛毅,毅勇。)
(七)閱讀《陌上?!?,回答下列問題。
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羅敷喜蠶桑,采桑城南隅。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須。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
使君從南來,五馬立踟躕。使君遣吏往,問是誰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薄傲_敷年幾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頗有余。”“使君謝羅敷:寧可共載不?”羅敷前致辭:“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
“東方千余騎,夫婿居上頭。何用識夫婿?白馬從驪駒,青絲系馬尾,黃金絡馬頭;腰中鹿盧劍,可直千萬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專城居。為人潔白晰,鬑鬑頗有須。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趨。坐中數千人,皆言夫婿殊?!?/p>
1.解釋文中加點字的含義。

答:好:讀hǎo,形容詞,泛指一切美好的事物,這里形容容貌美麗。
著:戴。
頗:很。
謝:問。
寧可:可不可以、愿意。
從:跟從、隨從。
2.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
答:耕者、鋤者歸來后互相抱怨耽誤了勞作,只是因為貪看羅敷。
(2)使君一何愚。
答:使君多么愚蠢。(一何:感嘆語氣詞,意為“何其,多么”。)
(3)坐中數千人,皆言夫婿殊。
答:在座的幾千人,都說我夫君出眾。(殊:出色。)
- 2015年在職攻讀法律碩士聯考專業綜合考試考點大串講
- 2019年成人高考??破瘘c升本科《高等數學(二)》題庫【歷年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應用心理碩士《心理學專業綜合》名校考研真題及詳解(含北大、北師等)
-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考博英語歷年真題及詳解
- 文化綜合(歷史、地理、政治)考試題庫(專科類專用)
- 2016年法律碩士聯考基本詞條釋義
- 2019年成人高考??破瘘c升本科《生態學基礎》題庫【歷年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高考語文十年真題:考點精講與分類詳解
- 全國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入學聯考考試指南(第十八版)
- 2020年同等學力申碩《生物學學科綜合水平考試》題庫【歷年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19年成人高考高中起點升???、本科《語文》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14年在職攻讀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聯考專業綜合考試教程
- 2015年藝術碩士全國聯考高分突破 藝術學基礎知識
- 2019年成人高考??破瘘c升本科《教育理論》題庫【歷年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19年成人高考高中起點升???、本科《數學》(文科)題庫【歷年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