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山東省教師招聘考試《幼兒園教育基礎知識》專用教材(備考指南+考點精講+典型題詳解)
- 圣才學習網主編
- 8字
- 2021-01-06 19:42:43
第5章 幼兒園課程
5.1 考點精講
一、幼兒園課程概述
1.課程的概念
(1)課程的定義
課程是指在學校的教師指導下出現的學習者學習活動的總體。
(2)課程的要素
①課程目標:是教育目標在教育過程中的具體化,指明了學習者通過課程的學習應該達到的成就。它是課程的其他要素抉擇的依據和標準,并對整個教育教學過程起著導向作用。
②課程內容:是依據目標以及相應的年齡階段的學習者身心發展的規律與特點而選定的學生能夠學、并應該學、適宜學的知識范疇,其中包括概念、方法、態度和技能的學習等。
③課程組織:是依據目標的要求,對構成教育的基本要素或課程實施的各種因素,加以編排、組合、平衡的方式。它包括教育教學計劃、學習材料及活動設計、環境創設與布置、教育組織形式、時間與空間的安排等。
④課程評價:是以目標為標準,在課程實施過程中或某階段終結時,對課程各要素的適宜性以及效果進行測量和評估,為教育行政部門鑒定課程方案提供決策的依據,也為課程實踐者完善課程、提高課程的適宜性提供調整的信息。
2.幼兒園課程
(1)幼兒園課程的概念
幼兒園課程是實現幼兒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幫助幼兒獲得有益的學習經驗,以促進其身心全面和諧發展的各種活動的總和。
(2)幼兒園課程的特點
①幼兒園課程融合于一日生活之中
幼兒園教育的一個重要原則是保教合一,這是由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的。幼兒的保育中包含著教育,教育中蘊涵著保育。即幼兒在園所進行的各種活動都包含課程的目標和內容,幼兒園課程融合在一日生活的各種活動與環節之中,包括集體活動、小組活動、自選活動、轉換過渡與收拾整理、進餐、盥洗、午睡以及入(離)園等等。
②游戲是幼兒園課程的基本形式
幼兒園教育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幼兒園通過游戲對幼兒進行全面發展的教育。而中、小學教育教學的基本形式是上課,課堂教學是對學生實施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的主渠道,這是幼兒園課程不同于中、小學的又一特點。
③以幼兒的直接經驗為基礎
幼兒園課程以幼兒的直接經驗為基礎,讓幼兒以獲得直接經驗為主。幼兒主要通過感官來認識環境中的事物的,即用眼睛看到物體的外形,耳朵聽到聲音,舌頭嘗到味道,鼻子嗅到氣味,皮膚感到溫度和質地等,且他們的思維方式主要是具體形象思維。
因此,幼兒只有通過感官確切地接觸到事物,并操作它們,才會比較容易地真正達到理解。幼兒園課程應積極發揮幼兒感官的作用,讓他們正確地運用視覺、聽覺、味覺、嗅覺和觸覺進行學習。
二、幼兒園課程目標
1.課程目標與教育目標
(1)當采用課程的廣義概念時,課程目標與教育目標實質上是一回事,都是教育目的的具體化,只是把它們放到了教育學科的不同的范疇加以討論。
(2)從目標的角度來比較,課程目標與教育目標在具體化過程中都可以分解成相應的不同層次的目標,彼此之間存在著一致性。從內容的角度進行比較,課程目標比教育目標劃分得更細致。
(3)教育目標一般從教師教育的角度表述,課程目標從兩個角度去表述:一是從教師的教育出發,表述期望通過教育活動幫助幼兒獲得的學習成果。二是以幼兒的學習為出發點,指出幼兒在學習以后應該知道的和能夠做到的表現,稱之為學習目標。
(4)無論是課程目標還是教育目標,其實質是一樣的,都是對教育所期望的成果的一種表述。我國幼兒園教育目標就是幼兒園課程目標。
2.幼兒園課程目標的作用
(1)制定教育教學計劃的依據
教師在制定教育教學計劃時,一般都是依據目標的要求,結合幼兒的實際能力來確定計劃中的教育要點,再具體地設計不同層次的教育教學活動。
(2)引導教育教學過程的方向
課程目標對教育教學過程的導向作用具有兩個意義:
①具體的活動過程要符合全面發展的整體目標,重視活動過程中各種因素對幼兒其他方面能力的影響;
②活動過程所選用的內容及組織形式、方法、手段、途徑,應與目標保持一致,才能較好地達到教育效果。即內容、形式、方法等相互之間的協調配合要靠目標的指引和調節。
(3)評價教育教學效果的標準
幼兒園教育的評價就是檢驗目標是否達成,課程目標是建立幼兒教育評價體系的標準。
三、幼兒園課程內容
1.幼兒園課程內容與課程目標的關系
(1)課程目標規定了內容的范圍與要求
幼兒園課程目標旨在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地發展,它包括幼兒身體的、認知的、語言的、情感的、以及社會性等方面的發展。因此,只能遵照目標所包含的幾方面發展要求,來確定內容的范圍,選擇對幼兒發展具有永恒價值的內容。課程目標不僅規定內容的范圍,而且還規定著內容的深度。
(2)課程內容是目標的體現與依托
幼兒園課程內容依據課程目標選擇和確定,要體現目標的方向和要求。幼兒園課程目標重視的是幼兒的全面和諧地發展,重視幼兒身體、能力、情感態度的培養,因此,我們所選擇的內容必須體現目標的這些實質要求。內容是為目標服務的,如果忽略了這一點,在內容的選擇上就會偏離目標的方向和要求,出現重知識,輕能力;重智力,輕全面發展等現象。
2.選擇與確定幼兒園課程內容的原則
(1)滿足幼兒全面發展的整體需要,有效地發揮各領域的教育作用
幼兒園課程內容的選定從總體的范圍來說,應滿足幼兒身心各方面的發展需要,包括身體、認知、語言、社會性、情感、創造諸方面,并使這幾方面得到平衡地發展。同時,在選擇和確定內容時,要綜合考慮各領域對幼兒某方面發展的特殊教育作用及其對諸方面發展的一般作用。
(2)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是幼兒必要的和有效的學習內容
幼兒所處的童年時期,有其特殊的學習需要和學習對象,幼兒學習的內容,應當符合幼兒期的年齡特點和幼兒期的生活,不要把適合在小學學習的東西拉到幼兒期來。幼兒園教給幼兒的知識,要盡可能是他們能夠加以應用的,這才是對他們有意義的知識。如果他們能夠應用所學到的知識來解釋某些生活現象或解決某個簡單問題,他們就會感到有興趣,就能增強自信心,并養成積極的學習態度。
(3)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經驗與興趣,內容具有時代性、豐富性
幼兒園課程的內容只要密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就可以達到內容的時代性與豐富性,而且有助于幼兒的學習、理解和應用。在提供幼兒學習的內容時,應盡可能地使幼兒看得見、摸得著,要讓他們能夠親身感受與體驗。如果讓幼兒學習生活中接觸不到的事物,會使他們感到難于理解。如果勉強教給他們,不僅浪費其精力和時間,而且會減低他們學習的興趣。
(4)適合幼兒的能力與發展需要,對幼兒的進一步學習具有挑戰性
課程內容的選擇與安排應既能滿足幼兒當前發展的需要,又能促進幼兒能力的提高,為后面的學習奠定基礎,對幼兒過難或過易的內容都不利幼兒的學習與發展。對幼兒具有挑戰性的學習內容,才能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才具有促進幼兒發展的價值。在選擇內容時要注意,既要聯系幼兒已有的經驗,又不是簡單地重復其經驗,應該是讓幼兒在已有的經驗基礎上,通過努力去學會新的經驗。
四、幼兒園課程的實施
1.幼兒園課程的教育教學計劃
(1)教育教學計劃的類型
①年齡班計劃
年齡班計劃,這是一個整體性的規劃,計劃出全年的課程范圍和進度,如定出全年的教學主題、教育要點、每個主題所需要的時間以及對教師的要求等。
②學期計劃
學期計劃,它是把全年計劃按學期進行劃分。如“綜合教育課程”的全年計劃,第一學期有8個主題,第二學期有9個主題。
③月(周)計劃
月(周)計劃,月計劃是比較有彈性的,可以根據主題活動所需的時間確定,有時可能會兩三周。有時可能會四五周,在月計劃中包含了對具體教育活動的安排。
④具體教育教學活動計劃
具體教育教學活動計劃,這層計劃包括一日活動的安排和活動設計(教案)。
(2)教師擬定教育教學計劃
擬定計劃的過程是把具有指向性的計劃框架轉化為可操作的教育教學活動。
(3)制定計劃的過程
①制定具體的教育教學活動計劃有三個環節,即確定目標、設計活動、觀察或評價,三者之間彼此相互聯系,構成一個完整的計劃過程;
②教師制定具體活動計劃時,并不一定非得套用確定目標→設計活動→觀察或評價這個單一思路。教師在確立了正確的幼兒教育觀念的基礎上,憑借自己對幼兒教育目的和課程目標的精熟與把握,可以從圖中的任何一個環節開始計劃的制定;
③計劃過程是一個螺旋式的循環系統,應處于不斷發展上升的過程之中,而目標是計劃和設計活動的中心。
(4)教案的設計
教案是一個教學活動的具體計劃,這闡明在預定的教學時間內要做什么,怎么做,達到什么目標,等等。
①教學目標:闡明期望幼兒通過這一活動能學習到的知識、或態度、或技能;
②教學方法:描述需要采用的教學方法,以求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③教學步驟:計劃好怎樣開始,怎樣進行,怎樣結束;
④教學內容和教具的選擇:怎樣配合教學目標,選擇適當的內容和教具以有效地達到目標。
2.選擇教育教學的組織形式、方法、手段和途徑
(1)教育教學的組織形式
①集體活動
a.集體活動一般是在教師直接指導下進行的活動;
b.它的特點是全班幼兒在同一時間內做相同的事情,活動過程以教師的引導和組織為主;
c.在什么時間、什么場合采用集體活動的形式,應當根據目標、內容以及幼兒學習該內容的特點、水平、經驗等來定,不是所有的教育活動都適合用集體形式,也不是所有的教育活動都不可用集體形式,關鍵在于能否讓幼兒有效地進行學習和有利于幼兒主動參與。
②小組活動
a.幼兒園的小組活動可以是教師有計劃安排的活動,可以是教師組織引導的活動,也可以是幼兒自發的活動;
b.小組活動的特點是更容易讓幼兒主動積極地操作材料,和同伴、教師談論或交流,并可以按自己的速度和方式去做所要求做的事;
c.在小組活動中,以幼兒的主動學習為主,教師的責任更多是觀察了解幼兒,并給予適當和必要的引導及幫助。如果只是采用了小組或分組的形式,而活動過程仍然是統一要求、統一步驟、統一方法的話,除了參加活動的人數減少了之外,并不能做到照顧差異、因人施教。
③個別活動
個別活動可以是由一個教師面對一兩個幼兒進行指導,也可以是幼兒的自發、自由活動。教師的指導一般在幼兒自選活動時間進行,教師作為同伴參與到幼兒的活動中去,與個別幼兒互動,或是針對個別幼兒的特殊情況,進行專門輔導。
(2)教育教學的方法、手段與途徑
①幼兒園教育教學的方法:觀察;實驗;游戲操作;參觀;談話、討論;講解、講述。
②幼兒園教育教學的手段:實物;圖書;掛圖、圖片、照片;幻燈片、錄像帶;自制教具。
③幼兒園教育教學的途徑:專門組織的教育教學活動;日常活動與生活;學習環境;家園合作。
④適當地選擇教育教學的形式、方法、手段及途徑。
五、幼兒園課程的評價
1.課程評價概述
(1)評價的目的
目的在于獲得改進園所教育和各個方面工作的依據,提高保教質量,促進園所發展。
①了解幼兒的實際發展狀況,使教師能夠針對幼兒的需要、特點及個體差異,決定教育活動的目標、內容及活動形式、指導方式等;
②了解課程的目標、內容、實施過程,以及幼兒整體的發展狀況,從而評價課程是否符合教育目的和適合幼兒。
(2)評價的作用
①鑒定作用
評價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檢查或鑒定教育目標是否達成,或者判斷達到目標的程度。
②診斷作用
通過評價,可以及時發現現行課程與預定目標之間的差距和問題,對明確努力方向,提高教育效果,改善今后的教育教學,有很大意義。
③改進作用
評價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促進教育教學的改進。在評價過程中會發現不足和問題,可以及時地通過信息反饋,引起注意,促進保教工作的改進,提高教育質量。尤其在教育過程中及時地評價,可以使課程更適合幼兒的需要,更符合教育目標的要求。
④導向作用
評價所依據的標準是按《幼兒園工作規程》和《幼兒園課程標準》的指導思想確立的,具有鮮明的方向性。評什么和怎樣評對教育的實踐產生直接的導向作用。
2.課程評價的內容
(1)課程評價的范圍
①對照教育目標,檢查和評估課程教育教學計劃在目標、內容、實施方法等方面是否合適;
②在課程實施中及時記錄幼兒在教育過程中的行為反應,并以此定期對照教育教學計劃中的預定目標,檢查和評估該目標本身以及所實施的教育內容、方法、手段等是否合適;
③在課程實施過程中,定期對照《規程》及各項要求,檢查評估教師的行為、態度,教師與幼兒的關系和互動方式是否有利于課程教育目標的實現;
④對照課程教育目標,測查評估幼兒身心諸方面發展的整體性與均衡性,包括身體、認知、語言、情感與社會性等幾個方面。
(2)教育活動的評價
①對幼兒的評價
不只是評價他們掌握與課程有關具體知識的情況,更重要的是評價他們在學習活動過程中的態度、方法、行為方式等。
②對教育活動的評價
重點是:是否為幼兒提供了與目標相一致的學習經驗,所提供的經驗是否與幼兒的生活經驗及已有的經驗相聯系,使幼兒可有效地進行學習;是否既適合大多數幼兒的發展與需要,又體現了對個體差異的尊重和照顧;是否適合幼兒的興趣和學習特點,有助于他們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是否有利于幼兒的心理健康,使他們感到安全、自信、快樂;是否重視學習方法和思維方法的指導等方面。
③對教師的評價
主要著眼于評價教師從設計、準備直到實施每一個階段所進行的各項教育教學工作,包括工作的技巧和態度。
3.課程評價的原則
(1)評價應有利于改進與發展課程
幼兒園對教育教學計劃執行情況以及教育效果進行測量與評估,要側重于診斷與改進課程與教學的作用,不適合把評價只作為對教師工作或幼兒發展的鑒定手段。
(2)評價中發揮教師的主體性
教師是課程的執行者和教學活動的設計與執行者,評價是檢核教師所采取的教育措施是否有效地實現了預定的目標。但教師并不是被動地接受“檢查”,而是把評價作為不斷改進教學,提高教育能力,有效地促進幼兒發展的一種需要和手段。
(3)評價要有利于幼兒的發展
教師在對幼兒的學習與發展進行評價時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①評價目標要符合幼兒身心整體發展原則,避免偏重某方面而忽略身心其他方面的發展;
②評價內容及方法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應是幼兒可以理解的事物及能夠接受的方法,盡量在日常活動中進行,使幼兒感到舒適自然,毫無壓力;
③評價是要找出幼兒的優點,發現和發揮幼兒的潛能。以提供適宜的教育方案,而不是在幼兒中搞“排行榜”;
④評價要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最好以幼兒自己的早期表現與現在的情況作比較,不要輕率地對幼兒進行相互比較;
⑤評價時要給予幼兒足夠的參與機會,要接納幼兒的看法,發展幼兒的自我評價能力,讓幼兒看到自己的優點和進步,增強自信心;
⑥評價要搜集不同方面的資料,包括對幼兒連續的定期觀察和記錄、家長提供的資料、幼兒的學習作品等,客觀地加以整理和分析,不存偏見;
⑦評價的結果要清楚、有系統,并正面地告訴家長,使他們了解幼兒的發展進度,增強對幼兒成長的認識,以利家園合作。
(4)評價應客觀與真實
評價還應做到客觀和真實,這是對課程評價應持的一種科學態度,也是達到課程評價目的的保證。客觀就是不抱成見,沒有偏見,以評價的標準公正平等地對待人和事,把從各方面所搜集到的資料和數據,客觀如實地加以描述,并以正確的教育觀做出分析和判斷。
- 2020年湖南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基金從業資格考試《證券投資基金基礎知識》過關必做1000題(含歷年真題)(2016)
- 2019年河北省教師招聘考試《中學教育綜合知識》專用教材(備考指南+考點精講+典型題詳解)
- 2020年廣西壯族自治區社區工作者公開招聘考試《社區基礎知識》專項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20年江西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綜合基礎知識》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20年陜西省社區工作者公開招聘考試《綜合基礎知識》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社區)任職考試專用教材: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歷年真題及華圖名師詳解(2017升級版)
- 經濟師《建筑經濟專業知識與實務(中級)》歷年真題與模擬試題詳解(2016修訂版)
- 2020年湖北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綜合應用能力》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國家教師資格考試專用教材:綜合素質歷年真題+考前必做試卷(幼兒園)(2016移動互聯版)
- 2020年四川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職業能力測驗》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必備試卷:綜合應用能力新大綱全真沖刺試卷
- 2019年全國職稱英語等級考試(綜合類B級)高分應試教程【命題分析+技巧指南+專項練習+綜合模擬】
- 2020年安徽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綜合應用能力》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20年重慶市社區工作者公開招聘考試《行政職業能力》專項題庫【歷年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