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學習的遷移

考點1 學習遷移概述

1.遷移

(1)遷移的概念

遷移是學習的一種普遍現象,平時所說的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聞一知十等都是典型的遷移形式。

(2)學習遷移的概念

學習遷移也稱訓練遷移,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或習得的經驗對完成其他活動的影響。

2.遷移的種類

(1)正遷移與負遷移

根據遷移的性質不同,即遷移產生的影響效果不同而把遷移劃分為:

正遷移: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負遷移:指兩種學習之間的相互干擾、阻礙。

(2)水平遷移與垂直遷移

根據遷移內容的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可以將遷移劃分為:

水平遷移:也稱橫向遷移,是指處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經驗之間的相互影響。

垂直遷移:又稱縱向遷移,指處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經驗之間的相互影響。

(3)一般遷移與具體遷移

根據遷移內容的不同,又可以把遷移劃分為:

一般遷移:也稱普遍遷移、非特殊遷移,是將一種學習中習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態度等遷移到另一種學習中去。

具體遷移:也稱為特殊遷移,指一種學習中習得的具體的、特殊的經驗直接遷移到另一種學習中去,或經過某種要素的重新組合,以遷移到新情境中。

(4)同化性遷移、順應性遷移與重組性遷移

根據遷移過程中所需的內在心理機制的不同,可把遷移分為:

同化性遷移:是指不改變原有的認知結構,直接將原有的認知經驗應用到本質特征相同的一類事物中去。

順應性遷移:指將原有認知經驗應用于新情境中時,需調整原有的經驗或對新舊經驗加以概括,形成一種能包容新舊經驗的更高一級的認知結構,以適應外界的變化。

重組性遷移:指重新組合原有認知系統中某些構成要素或成分,調整各成分間的關系或建立新的聯系,從而應用于新情境。

3.遷移的作用

(1)對于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進作用

學習的最終目的并不是將知識經驗儲存于頭腦中,而是要應用于各種不同的實際情境中,解決現實中的各種問題。在學校情境中,大部分的問題解決是通過遷移來實現的,遷移是學生進行問題解決的一種具體體現。通過遷移不僅可以用已有的知識經驗來解決當前的問題,而且更為重要的是還可以對已有知識經驗進行新的改造、建構,使其得以完善,為解決新的問題創造一定條件。要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就必須從遷移能力的培養人手,否則問題解決也就成為空談。

(2)是習得的經驗得以概括化、系統化的有效途徑,是能力與品德形成的關鍵環節

只有通過廣泛的遷移,原有的經驗才得以改造,才能夠概括化、系統化,原有的經驗結構才更為完善、充實,從而建立起能穩定地調節個體活動的心理結構,即能力與品德的心理結構。因此,遷移是習得的知識、技能與行為規范向能力與品德轉化的關鍵環節。

(3)遷移規律對于學習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關的培訓人員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應用有效的遷移原則,學習者可以減輕學習負擔,在有限的時間內學得更快、更好,并在適當的情境中主動、準確地應用原有的經驗。教育工作者以及有關的培訓人員應用遷移規律進行教學和培訓系統的設計,在課程設置,教材的選擇、編排,教學方法的確定,教學活動的安排;教學成效的考核等方面利用遷移規律,可加快教學和培訓的進程。

考點2 學習遷移的基本理論

1.早期的遷移理論

(1)形式訓練說

形式訓練說認為,心理官能只有通過訓練才得以發展,遷移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訓練而發展的結果。

形式訓練說的基本主張是遷移要經歷一個形式訓練的過程才能產生和發展,即認為心理官能只有通過訓練才能得以發展,遷移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訓練而發展的結果。官能即注意、知覺、記憶、思維、想象等一般的心理能力。對官能的訓練就如同對肌肉的訓練一樣,得到訓練的官能又可以自動地遷移到其他活動中去,即如果一種官能在某種學習情境中得到了改造,就可以在與該官能有關的所有學習情境中自動地起作用,從而表現出遷移的效應。

(2)共同要素說

該理論認為,只有當兩種情境中有相同要素時才能產生遷移。相同要素也即相同的刺激與反應的聯結,刺激相似而且反應也相似時,兩情境的遷移才能發生,相同聯結越多,遷移越大。

(3)經驗類化理論

該理論認為,先前的學習之所以能遷移到后來的學習中,是因為在先前的學習中獲得了一般原理,這種一般原理可以部分或全部應用于前后兩種學習中。

(4)關系轉換理論

該理論認為,習得的經驗能否遷移,并不取決于是否存在某些共同的要素,也不取決于對原理的孤立的掌握,而是取決于能否理解各個要素之間形成的整體關系,能否理解原理與實際事物之間的關系。個體越能發現事物間的關系,則越能加以概括、推廣,遷移越普遍。

2.現代的遷移理論

(1)奧蘇伯爾的認知結構遷移理論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奧蘇伯爾曾在有意義言語學習研究中,提出了以有意義學習理論為基礎的認知結構遷移理論。其基本觀點是:認為任何有意義的學習都是在原有學習的基礎之上進行的,不受學習者原有認知結構影響的有意義學習是不存在的,即有意義的學習中一定有遷移。

奧蘇伯爾還認為,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是實現學習遷移的“最關鍵因素”。原有認知結構的清晰性、穩定性、概括性、包容性、連貫性和可辨別性等特性都始終影響著新的學習的獲得與保持。其中,認知結構的組織特征如認知結構的可利用性、可辨別性和穩定性則是影響學生學習遷移的主要因素。

(2)對遷移更為深入的探討

奧蘇伯爾的認知結構遷移理論代表了從認知觀點來解釋遷移的一種主流傾向,繼奧蘇伯爾之后,研究者對遷移進行了更為深入的探討,具體表現在以下兩種觀點中:

強調認知結構在遷移中的作用,但對認知結構的解釋各不相同

a.遷移的產生式理論以安德森等人為代表,他們著重研究了認知技能的遷移問題,其主要觀點是:認為如果兩種情境中有產生式的交叉或重疊,則可以產生遷移。產生式是認知的基本成分,由一個或多個條件與動作的配對構成。

b.遷移的結構匹配理論以加特納、吉克等人為代表,其主要觀點是:認知前后兩種情境中的結構特征、內在關系與聯系等本質特性是決定遷移的關鍵成分,而表面的特征則無關緊要。若前后兩種情境的結構特征相匹配或相同,則產生遷移。

強調外界環境與主體的相互作用對遷移的影響

遷移的情境性理論以格林諾等人為代表,其主要觀點是:認為遷移是在社會活動中、在個體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產生的,最初學習以及遷移時的物理環境、社會活動情境等都是產生遷移所不可缺少的成分。也就是說,遷移的產生是由外界物理環境、社會環境與主體因素共同決定的。該理論強調通過社會交互作用與合作學習,可以促進遷移的產生。

考點3 遷移與教學

1.影響遷移的主要因素

(1)相似性

相似性的大小主要是由兩任務中含有的共同成分決定的,較多的共同成分將產生較大的相似性,并導致遷移的產生。共同成分既可以是學習材料(如刺激)、學習中的環境線索、學習結果(如反應)、學習過程、學習目標等方面的,也可以是態度、情感等方面的。遷移的產生既受到客觀相似性的影響,也受到主觀相似性的影響。

(2)原有認知結構

原有的學習對后繼學習的影響是比較常見的一種遷移方式,原有認知結構的特征直接決定了遷移的可能性及遷移的程度。奧蘇伯爾的認知結構遷移理論對此進行了明確的闡述。原有認知結構對遷移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學習者是否擁有相應的背景知識,這是遷移產生的基本前提條件。已有的背景知識越豐富,越有利于新的學習,即遷移越容易。

原有的認知結構的概括水平對遷移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般而言,經驗的概括水平越高,遷移的可能性越大,效果越好;經驗的概括水平越低,遷移的范圍越小,效果也越差。當然,強調概括經驗在遷移中的作用,并非意味著只掌握抽象的概念、原理就可以廣泛的遷移,如果脫離具體事例而孤立地學習抽象的概念、原理,這在一定程度上無助于有效的遷移。

學習者是否具有相應的認知技能或策略以及對認知活動進行調節、控制的元認知策略,也影響著遷移的產生

擁有認知策略和元認知策略,可以使學習者沿著正確、合理的程序分析問題,使其注意力集中到要遷移的問題上,促使個體知道何時、何處、如何遷移某種經驗,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學習過程的相似性。掌握必要的認知策略和元認知策略,是提高遷移發生可能性的有效途徑。

(3)學習的心向與定勢

心向與定勢常常是指的同一種現象,即先于一定的活動而又指向該活動的一種動力準備狀態。定勢的形成往往是由于先前的反復經驗,它將支配個體以同樣的方式去對待后繼的同類問題,正因如此,定勢在遷移過程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定勢對遷移的影響表現為兩種:促進和阻礙。定勢既可以成為積極的正遷移的心理背景,也可以成為負遷移的心理背景,或者成為阻礙遷移產生的潛在的心理背景。

除前面提到的影響遷移的一些基本因素外,諸如年齡、智力、學習者的態度、教學指導、外界的提示與幫助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遷移的產生。

2.促進遷移的教學

(1)精選教材

要想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大量的有用的經驗,教學內容就必須精選。教師應選擇那些具有廣泛遷移價值的科學成果作為教材的基本內容。而每一門學科中的基本知識(如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技能和行為規范具有廣泛的適應性,其遷移價值較大。布魯納認為所掌握的內容越基本、越概括,則對新情況、新問題的適應性就越廣,也就越能產生廣泛的遷移。

(2)合理編排教學內容

精選的教材只有通過合理的編排才能充分發揮其遷移的效能,否則遷移效果小,甚至阻礙遷移的產生。從遷移的角度來看,合理編排的標準就是使教材達到結構化、一體化、網絡化。結構化是指教材內容的各構成要素具有科學的、合理的邏輯聯系,能體現事物的各種內在關系,如上下、并列、交叉等關系。一體化指教材的各構成要素能整合為具有內在聯系的有機整體。網絡化是一體化的引申,指教材各要素之間上下左右、縱橫交叉聯系要溝通,要突出各種基本經驗的聯結點、聯結線,這既有助于了解原有學習中存在的斷裂帶及斷裂點,也有助于預測以后學習的發展帶、發展點,為遷移的產生提供直接的支撐。

(3)合理安排教學程序

合理編排的教學內容是通過合理的教學程序得以體現、實施的,教學程序是使有效的教材發揮功效的最直接的環節。無論是宏觀的整體的教學規劃還是微觀的每一節課的教學活動,都應體現遷移規律。先教什么、學什么,后教什么、學什么,處理好這種教學與學習的先后次序是非常必要的。

(4)教授學習策略,提高遷移意識性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這意味著僅教給學生組織良好的信息還是不夠的,還必須使學生了解在什么條件下遷移所學的內容、遷移的有效性如何等等。掌握必要的學習策略及其元認知策略是達到這一目標的有效手段。許多研究證明,學習策略及元認知策略具有廣泛的遷移性,同時它們又能夠提高學習者的遷移的意識性。

推薦閱讀
  1. 基金從業資格考試《基金法律法規、職業道德與業務規范》過關必做1000題(含歷年真題)(2016)
  2. 2020年廣東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3. 2020年海南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題庫【歷年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4. 2019年下半年全國統考教師資格考試《語文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初級中學)題庫【歷年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5. 2019年河南省農村信用社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復習全書【核心講義+歷年真題詳解】
  6. 2020年安徽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綜合應用能力》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7. 2020年江西省社區工作者公開招聘考試《社區基礎知識》專項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8. 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標準化應試輔導教材:會計基礎
  9. 2016年5月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四級)歷年真題詳解
  10. 經濟師《工商管理專業知識與實務(中級)》教材精編(2016)
  11. 2020年內蒙古自治區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綜合應用能力》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12. 2019年廣東省農村信用社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復習全書【核心講義+歷年真題詳解】
  13. 全國統考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幼兒園)》歷年真題詳解及標準預測試卷(2016)
  14. 2020年山西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職業能力測試》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15. 2020年內蒙古自治區公安招警考試《公安專業科目》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主站蜘蛛池模板: 恩平市| 乌恰县| 盱眙县| 青州市| 伊春市| 安多县| 沂源县| 库尔勒市| 邛崃市| 长丰县| 读书| 苍梧县| 延吉市| 崇信县| 正阳县| 昌图县| 安西县| 石景山区| 古蔺县| 新津县| 富平县| 闸北区| 广丰县| 姚安县| 西平县| 遵义市| 民和| 西乌珠穆沁旗| 文安县| 中方县| 巴南区| 陇川县| 保山市| 武威市| 淮北市| 鄂托克旗| 瑞金市| 高安市| 平潭县| 天台县| 安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