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四章 羅馬法學政治觀

4.1 復習筆記

一、羅馬法學政治觀產生的背景和特點

1羅馬法學政治觀產生的背景

(1)隨著羅馬版圖的不斷擴大,為了鞏固這樣一個龐大的國家,需要建立一套相當完備統一的法律制度。

(2)平民反對貴族的斗爭促使其制定了比較系統的保障羅馬公民權利的市民法,徹底廢除了債務奴隸制,并使平民無論在政治、經濟和法律地位上,都取得了與貴族平等的權利。

(3)隨著商業的發展和被征服地區的擴大,羅馬公民與異邦人矛盾擴大,為鞏固其羅馬統治,羅馬在公民法之外,又制定了萬民法。

2羅馬法學政治觀的特點

(1)法律體現最高的道德正義,因此法律高于一般的道德,或者說法律是最高道德的準繩。羅馬法學政治思想家極少講道德的力量,在他們的言論和行動中,作為指導思想的不是道德規范,而是法律。

(2)強調法律根源于人類的理性,法律是人類社會生活的唯一準則,法律具有普遍的世界意義,任何人都必須服從法律。

(3)國家和法產生于人類的約定,國家和法的力量和權威來自此種約定。國家之所以至高無上是因為它壟斷著立法權,它是法律的制定者,但法律既約束著個人,也約束著國家。

(4)國家是一個法人,國家必須在法律規定的權限內并遵守法律規定的程序行使自己的權力。公民也是一個法人,他們必須依法享有自己的權利和義務。

(5)承認人類都是有理性的,同時也就承認人民在法律面前應當一律平等。

(6)他一方面認為國家是十分有力量的,主張任何人必須毫無例外地服從國家和法;另一方面,又認為國家和法無法包容一切,它必須尊重公民個人的某些自由權利,他開始承認公民個人的自由活動領域。

3對羅馬法學政治觀的評價

羅馬法學政治觀中已經出現了的近代西方思想家所極力倡導的許多重要觀念,特別是法制觀念以及自由、平等、自然法和契約論思想,雖然還沒有獲得充分的全面的論述,但均已有了明確的表達,但西方古代奴隸制度及思想家們的階級偏見,也限制了這些思想的發展。

二、羅馬法學政治觀的思想先驅——伊壁鳩魯和斯多葛派

1伊壁鳩魯——契約論觀點的最初表達者

(1)伊壁鳩魯生平

伊壁鳩魯(Epikouros,公元前341—270),希臘城邦政治衰落時期的著名的唯物主義者和思想家,伊壁鳩魯學派的創始人。他出生于雅典的伽格特村的一個鄉村教師的家庭,幼年隨父親到了薩摩斯島,青年時期學習和接受了德謨克里特的原子論和無神論觀點,伊壁鳩魯著作豐富,但至今僅留下部分殘篇。

(2)伊壁鳩魯的主要政治思想

原子偏離運動說——具有民主主義傾向的社會政治觀的哲學基礎

a.承認事物運動發展過程中的偶然性,是伊壁鳩魯派在哲學史上的重大貢獻。這種原子“偏斜運動理論”乃是“自我意識”的最初形式。這一理論打破了“命運的束縛”,為現實中的個人命運的自主性提供了理論依據,同時也就為他的民主主義的社會政治觀奠定了哲學基礎。

b.論述了自由與責任的關系,指出人有選擇生活方式的自由,人才對自己的選擇負有責任。他是最早提出有自由才有責任,無自由便無責任的思想家。

社會生活和諧理論——西方最早的個人主義幸福論與功利主義道德觀

a.伊壁鳩魯認為,既然人不應當畏懼死亡,人就應當注重現實生活,在活著的時候,應當努力追求自己的幸福與快樂。

b.為了幸福和快樂,人們在社會中應當謹慎地、光明正大地、正直地生活,凡不是謹慎地、光明正大地和正直地生活的人,不可能在社會中獲得幸福和快樂。

共同的約定——國家和法的起源理論

a.國家與法的建立,其目的是為了確保人們的安全,克服相互之間的對立與恐懼,避免相互之問的傷害,國家與法合法存在的基礎是“公正”,公正是由契約產生的。

b.建立在契約基礎上的公正,反映人們相互交往中的共同利益,法律只有維護人們的這種共同利益,才能被視為公正。

c.國家和法律的產生都基于人類的相互約定,法律就必須人人遵守,法律本身體現公正,逃避公正便使自己處于不公正的地位。

2斯多葛派——個人自由觀念與自然法思想的早期表達者

(1)斯多葛派生平

斯多葛派是希臘時期一個有極大影響的思想派別。它的創始人是出生于塞浦路斯島的芝諾,芝諾是古希臘與羅馬政治法律思想的承前啟后者,是連結古希臘羅馬思想史的一個重要的中間環節。斯多葛派既吸取了犬儒學派、蘇格拉底、柏拉圖的某些思想因素,又進一步發展了這些因素,在國家觀念、法學觀念、平等觀念、自由觀念等方面,都打破了古希臘城邦政治學說的局限,他們是個人自由觀念與自然法思想的早期表達者。

(2)斯多葛派的主要政治思想

感覺是知識的基礎。客觀世界是在理性法則支配下運動的真實存在,宇宙的理性即自然法,它擁有命令人正確行動和禁止人錯誤行為的力量。

最好的政治制度是一種混合政體,即由平民、國王和貴族混合組成的政體,這種政體應當由有道德的賢者擔任統治者。

社會是一個互助互愛的團體,存在著以理性為基礎的平等。個人有內心的自由,個人對外在的依賴和欲求越少,內心的寧靜和自由越多。

斯多葛派提出世界上有兩種奴隸,一種是現實生活中隸屬于主人的奴隸,一種則是精神上喪失理性自主的奴隸。

斯多葛派對義務作了解釋。他們提出凡符合自然的為人的本性所要求去做的事就是義務。

三、西塞羅——羅馬法學政治思想的主要代表

1西塞羅生平與著作

西塞羅(MarcusTulliusCicer0,公元前106—43),歷史上著名的演說家之一,他博學多識,思維敏捷,才華橫溢,能言善辯。西塞羅不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活動家、演說家,而且是一位富有卓越才華的拉丁作家和政治法律思想家,他現今存留的著作中,除57篇演說辭和900封書信外,還有政治、法律、哲學著作《論國家》、《論法律》、《善與惡的定義》、《神性論》及《杜斯庫蘭的談話》等。

2西塞羅的法學政治思想

(1)神是最高的主宰。伊壁鳩魯的原子論不能解釋神圣的永恒的幸福。

西塞羅完全繼承了斯多葛派的唯心主義思想,反對伊壁鳩魯的唯物主義世界觀,認為世界上不存在原子這種東西,認為天地萬物由微粒形成純屬虛構。

在認識論方面,西塞羅接受了懷疑派的主張,認為世界上不存在確定的知識,對一切意見均可以說“是”或“否”。

(2)自然法是最高的理性,是自然的權力,是理智的人的精神,是衡置正義與非正義的標準。

西塞羅提出世界上存在著兩種法,一種是自然法,一種是人定的成文法,前者是后者的淵源,后者應當以前者為依據。

自然法是一種自然的權力,是理智的人們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義與非正義的標準。

自然法衡量正義,而正義則以自然和理性為基礎,正義是自然法的根本要求。

(3)國家產生于人類的契約。正義與非正義的標準不能由國家的法令和統治者的判決來確定。

國家是人類約定的產物,它是“人民的事業”,是人民的共同結合體,這種結合是建立在有關法律和權利的共同協定的基礎之上的。

政府制定的法律,必須以自然法為基礎,政府的立法決不能與自然法的要求相違背。

正義與非正義、正確與錯誤的界限只能由自然法來判定,不能由人們的立法或決議來判定,君主的意志,法官的判決乃至人民的投票,都不是正義與否的真正標準。

(4)人是理性的動物,人與人之間存在著理性的平等,人們應當平等地共享法律的正義,犯罪行為應當毫無例外地受到法律的追究,他提出了法律無例外的原則。

(5)共和制是理想的政體,官吏應依法行使自己的權力,對官吏的權力必須加以限制。

西塞羅認為羅馬的共和制是理想的政治體制。他強調在共和國里統治與服從兩者都十分重要,一方面要提醒執政官懂得自己的行政權限,另一方面也要教育公民按照自己的義務范圍去服從執政官。

他還提出執政官之外還有監察官、法官和護民官,但所有的官吏都應有年齡限制,不得終身任職,甚至不能連選連任。

四、盧克萊修的契約論與羅馬法學家的法制思想

1盧克萊修的契約論

(1)盧克萊修生平

盧克萊修(Titus Lucretius Carus,公元前99—55),古羅馬杰出的無神論者和契約論者,伊壁鳩魯思想的忠實繼承者,他的《物性論》六卷是一部流傳至今的用詩歌形式寫成的宣揚伊壁鳩魯思想的著作。

(2)盧克萊修的主要政治思想包括

在世界觀方面,他堅持并全面地闡述了伊壁鳩魯的原子理論,認為宇宙間只存在著原子和虛空,萬物都由原子構成,原子是不可分和永生不滅的,原子在無限的虛空中運動,虛空乃是原子運動的條件。

盧克萊修用唯物主義的觀點,第一次詳細地描繪了原始的自然狀態,并用契約論觀點解釋了政治國家的起源。

世界不是按計劃造成的,世界是由原子的偶然集結而形成的。

(3)對盧克萊修及其政治思想的評價

盧克萊修是西方古代第一個用唯物主義觀點詳細描述了人類社會和國家起源的思想家,盡管他的描述有的地方并不完全符合人類歷史發展的真實進程,其中不乏想象猜測的成分,但基本上是正確的。

盧克萊修闡述的契約論,與近代資產階級思想家們更加完整的契約論相比,仍顯得簡單而且粗糙,但他是較早徹底拋棄國家和權力來自上天的安排的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無疑對后來的許多思想家都給予了啟發和影響。

2羅馬法學家的法制思想

(1)著名的羅馬法學家

蓋尤斯

蓋尤斯(Gaius,約130—180),他的個人的歷史已不為人所知,他的主要著作是161年寫的《法學總論》四篇,其中第一篇論人與法律的關系,第二、三篇論財產權和繼承權,第四篇講訴訟法的各種程序。此外,蓋尤斯還寫過對《十二表法》的評論及論羅馬的行政官法令等著作。

烏爾比安

烏爾比安(Ulpian,約170—228),他以清晰優美的風格寫下了大量法學著作,主要是《薩賓派民法評注》(51卷)和《民法與告示》(81卷),為查士丁尼的不朽之作《法學匯編》的全部內容,提供了近三分之一的材料。

帕皮尼安

帕皮尼安(Papinian,140—212),生前曾擔任過羅馬皇帝的大臣,他的主要的著作是《問題集》(37卷)和《解答集》(19卷),用優美精確的拉丁文寫成,是古代法學學院中的基礎教材。

(2)羅馬法學家的思想原則和主張

法是有關人和神的事物的學問,是有關正義和非正義的學問

羅馬法學家都是自然法論者,他們接受了斯多葛派的思想,認為自然法是人們必須遵守的自然規律,是人們行為的最高道德標準,是成文法的依據,它是理性與正義的體現。

法是統治者的意志

羅馬法學家們一方面推崇自然法,認為成文法必須以自然法為依據;另一方面,他們出于現實的政治需要,又推崇統治者的意志。

法律的分類:公法與私法,人法與物法

a.公法是與國家組織有關的法律,私法是與個人利益有關的法律。

b.人法是有關人的權利能力、行為能力、個人在法律上的地位、各種權利的取得和喪失以及家庭、婚姻等方面的法律。物法是關于各種財物的所有權的取得、轉移、繼承及債權、債務等方面的法律。

身份權、人格與法律面前的平等

a.人格即個人的法人資格,人格是由身份權構成的,一個完整的人格需要有三種身份權:自由權、市民權、親屬權。

b.強調法律面前的平等,認為平等是法律公正的表現,但平等的前提是具有法人資格的人,這種平等只是羅馬奴隸主和羅馬自由民之間的平等。

(3)對羅馬法學家的評價

羅馬法學家對羅馬法作過詳盡的分類和闡述,他們文筆清晰,概念精確,措詞嚴格,他們所確定的許多法學概念、范疇、原則,對后來特別是近代資本主義各國的法律和政治思想,均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沁阳市| 深水埗区| 蕉岭县| 海原县| 恩施市| 萝北县| 自治县| 松阳县| 观塘区| 高密市| 拉萨市| 新巴尔虎右旗| 育儿| 洪雅县| 镶黄旗| 梅河口市| 自贡市| 龙海市| 淮南市| 高邮市| 青阳县| 茌平县| 澄迈县| 明星| 榆社县| 衢州市| 乐清市| 大田县| 万安县| 通山县| 阜宁县| 于田县| 龙海市| 武威市| 和静县| 贵州省| 南城县| 新绛县| 万盛区| 虹口区| 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