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2.3 名校考研真題詳解

一、名詞解釋

1.國內生產總值(GDP)[中國政法大學2003研;北京交大2005研;華中科大2005研;財政部財科所2006研;上海交大2006研;四川大學2006研;對外經貿大學2007研;廈門大學2008研;北京大學經濟學院2011研]

答:國內生產總值是指經濟社會(即一國或一地區)在一定時期內運用生產要素所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物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GDP是一國范圍內生產的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因此是一個地域概念,而與此相聯系的國民生產總值(GNP)則是一個國民概念,乃指某國國民所擁有的全部生產要素所生產的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

GDP一般通過支出法和收入法兩種方法進行核算。用支出法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等于消費、投資、政府購買和凈出口之和;用收入法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等于工資、利息、租金、利潤、間接稅、企業轉移支付和折舊之和。

目前我國計算GDP是用第一產業增加值、第二產業增加值和第三產業增加值三者之和求得。在1991年11月之前,美國均是用GNP作為對經濟總產出的基本測量指標。后來改用GDP,原因是大多國家都用GDP。同時,由于國外凈收入數據不足,GDP較易衡量,而且GDP相對于GNP來說是國內就業潛力的更好衡量指標(本國使用外資時解決的是本國就業問題)。當然,對美國來說,GDP和GNP的差異較小,二者使用差別并不大。

2.GNP(國民生產總值)[東北大學2004研;華中科大2004研;南開大學2005研;深圳大學2005研;湖南大學2006研;財政部財科所2007研;江西財大2007研;北京科技大學2011研;北理工2012研]

答:GNP(國民生產總值)是指某國國民所擁有的全部生產要素在一定時期內所生產的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它是本國國民生產的最終產品市場價值的總和,是一個國民概念,即無論勞動力和其他生產要素處于國內還是國外,只要是本國國民生產的產品和勞務的價值都記入國民生產總值。國民生產總值核算的三種方法有生產法、支出法和收入法。要注意與國內生產總值的區別。國民生產總值是一個國民概念,而國內生產總值(GDP)指的是一國或地區一定時期(通常為一年)運用生產要素所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它是一國范圍內生產的最終產品的價值,是一個地域概念。

3.綠色GDP[山東師范大學2006研;北師大2007研]

答:綠色GDP也稱綠色國內生產凈值,是指在名義GDP中扣除了各種自然資源消耗之后,經過環境調整的國內生產凈值。

以GDP作為核算國民經濟活動的核心指標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它不能反映經濟增長方式付出的代價等。正因為GDP指標有這些局限性,在關于GDP的爭論中,引入綠色GDP的新概念。世界銀行1997年開始利用綠色GDP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來衡量一國(地區)的真實財富。盡管綠色GDP目前在核算上還存在不少技術難題,但這一設想的方向是正確的,也符合科學發展觀。

4.潛在產出[北航2004、2006研;四川大學2007研;中央財大2009研]

答:潛在的GDP指一國在一定時期內可供利用的經濟資源在充分利用的條件下所能生產的最大產量,也就是該國在充分就業狀態下所能生產的國內生產總值。這里的GDP就反映了在該時期內的最大產出能力。潛在GDP不是一個實際產出量。一般認為,只有在充分就業時,才有可能實現潛在產出。而實際產出和潛在產出的差額,稱為產出缺口。潛在產出由一國所擁有的生產要素狀況決定,但并不是固定不變的,增加潛在產出的途徑是增加勞動、資本等生產要素投入,實現技術進步。

潛在的GDP的估算方法較多,但歸結起來主要兩大類:一類是從現實產出的時間序列性質出發,借助一些計量分析工具對現實產出直接進行處理從而給出潛在產出的估算,如消除趨勢法、增長率推算法;另一類是生產函數法。前一類方法估算過程簡便,考慮的因素較少,但主要缺點是沒有體現潛在產出的供給面特征。而生產函數法則較為全面地考慮了生產要素利用率和技術進步的影響,但估算過程較為復雜。

5.個人可支配收入[中山大學2001研;武漢大學2002研;東北大學2004研]

答:個人可支配收入是一個國家所有個人(包括私人非盈利性機構)在一定時期(通常為一年)內實際得到的可用于個人消費或儲蓄的那一部分收入。個人收入不能全歸個人支配,因為還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因此,稅后的個人收入才是個人可支配收入,即人們可隨意用來消費和儲蓄的收入。個人可支配收入等于個人收入扣除向政府繳納的所得稅、遺產稅和贈予稅、不動產稅、人頭稅、汽車使用稅以及交給政府的非商業性費用等以后的余額。個人可支配收入被認為是消費開支的最重要的決定性因素,常被用來衡量一國的生活水平。

6.GDP平減指數(GDP Deflator)[廈門大學2006研;武漢大學2008研;人行研究生部2009研]

答:GDP平減指數(GDP deflator)指按當年價格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和按不變價格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用公式表示為:

GDP平減指數用來衡量在基年和所有考察的年度之間發生的價格變化,這個指數與消費價格指數不同,因為它的權數隨不同商品所占的份額的改變而改變。因為GDP平減指數是以涉及經濟中所生產的全部產品的計算為基礎的,所以它是一個用來衡量通貨膨脹狀況的具有廣泛基礎的價格指數。

GDP平減指數的優點是范圍廣泛,能比較準確地反映一般物價水平的變動趨向;缺點是資料較難搜集,需要對未在市場上發生交易的商品和勞務進行換算,并且可能受到價格結構因素的影響。

二、簡答題

1.請指出以下各項交易是否能計入我國的GDP;如果能,請說明其分別是GDP中的消費、投資、政府購買及凈出口中的哪一部分;如果不能,請說明原因:

(1)國內消費者購買一臺二手的海信電視機;

(2)國內投資者購買2000股海信電器股票;

(3)海信電器庫存電視機增加一萬臺;

(4)也門政府購買1000臺新的海信電視機;

(5)政府向海信公司的下崗工人提供失業救濟金。[南開大學2010研]

答:(1)國內消費者購買一臺二手的海信電視機不計入我國的GDP。理由如下:GDP是計算期內生產的最終產品價值。消費者購買的這臺二手海信電視機在生產已計入當年或以前的GDP,不能再計入本期GDP。

(2)國內投資者購買2000股海信電器股票不能計入我國的GDP。理由如下:購買股票只是一種證券交易活動,是一種產權轉移活動,并不是實際的生產經營活動。購買股票對個人而言是一種投資,但不是經濟學意義上的投資活動,因為經濟學意義上的投資是增加或減少資本資產的支出,即購買廠房、設備和存貨的行為。

(3)海信電器庫存電視機增加一萬臺需要計入我國的GDP,屬于投資的增加。理由如下:GDP是一定時期內(往往為一年)所生產而不是所售賣掉的最終產品價值。庫存的電視機可看作是海信公司自己買下來的存貨投資,應計入GDP。

(4)也門政府購買1000臺新的海信電視機需要計入我國的GDP,是GDP中凈出口的一部分。理由如下:凈出口指進出口的差額,其中出口應加進本國總購買量之中,因為出口表示收入從外國流入,是用于購買本國產品的支出。

(5)政府向海信公司的下崗工人提供失業救濟金屬于政府轉移支付,不能計入我國的GDP。理由如下:政府轉移支付只是簡單地把收入從一些人或一些組織轉移到另一些人或另一些組織,并沒有相應的物品或勞務的交換發生,因此不計入GDP。

2.在國民經濟核算賬戶中,一個經濟體一年所生產的總產量恒等于售出的總銷售量,而現實中,總供給與總需求不平衡才是常態,這中間有什么矛盾嗎?簡述其中的道理。[中央財大2004研]

答:這中間沒有矛盾。分析如下:

在國民經濟核算賬戶中,一個經濟體一年所生產的總產量和售出的總銷售量,是實際發生的總產量和總銷售量,也就是事后發生,根據國民收入核算的規則,事后的總產出和總供給必然相等。而總供給和總需求是指事前計劃的總供給和總需求,計劃中的總供給和總需求不一定相等。

對國民收入核算可以有支出法、生產法和收入法。生產法反映了一段時期內一國生產總量,支出法指經濟社會在一定時期內消費、投資、政府購買和凈出口四方面的總和,實際上反映的是經濟體的總銷售量。由于任何生產的產品或服務都要銷售出去(存貨投資在廣義的總銷售量中),用支出法和生產法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必然相等。因此,一個經濟體一年所生產的總產量和總銷售量必然相等。

而總供給和總需求反映的是事前社會意愿的供給和需求。當總供給等于總需求時,企業意愿生產的產品和服務恰好提供給居民,此時社會經濟達到均衡狀態。當總供給和總需求不相等時,意愿總供給不等于意愿總需求,就會出現非意愿的投資或者需求不能滿足的情況,從而導致物價和國民產出的變化,社會經濟處于非均衡狀態。

綜上所述,國民經濟核算的會計原則導致一年總產量和總銷售量必然相等,但計劃的總供給和總需求不一定相等,這兩者之間沒有矛盾。

3.GDP核算的基本原則是什么?它的缺陷有哪些?GDP與綠色GDP之間是什么樣的關系?[武漢大學2009、2011研]

答:(1)GDP核算的基本原則

GDP(國內生產總值)是指經濟社會(即一國或一地區)在一定時期內運用生產要素所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物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GDP之所以備受關注,是因為它是最重要的宏觀經濟統計指標之一。GDP核算必須是當年的生產增加量,對時間和地域都有限制。從生產角度看,GDP不僅能夠反映一個國家的生產規模,而且能夠反映這個國家的產業結構。從使用角度看,GDP不僅能夠反映一個國家的需求規模,而且能夠反映這個國家的需求結構,也就是最終消費、資本形成和凈出口及其具體構成項目在總需求中所占的份額。從地域角度看,GDP不僅能夠反映各個地區的經濟總量,而且能夠反映各個地區的產業結構和需求結構。

(2)GDP核算的缺陷

GDP不能反映經濟發展對資源環境所造成的負面影響。比如,采伐樹木,GDP就會增加,但過量采伐后會造成森林資源的減少,GDP卻不考慮相應的代價。顯然,GDP在反映經濟增長的同時,并沒有反映它所帶來的資源耗減和環境損失的代價。

GDP不能準確地反映一個國家的財富變化。目前,經濟學家們對一個國家的國民財富盡管有不同的解釋,但都把固定資本存量作為它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國家財富能否有效地增長,不僅取決于GDP中固定資本形成總額的大小,還取決于其質量。如果固定資本的質量不好,沒有到使用期限就不得不報廢,那么固定資本總額再多都不能有效地提高一國的國民財富。

GDP不能反映某些重要的非市場經濟活動。有些非市場經濟活動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比如家庭婦女做飯、照顧老人、養育兒童等等,由于這些活動不發生支付行為,按照國際標準,GDP不反映這些活動。但是,如果這些工作由雇傭的保姆來承擔,雇主就要向保姆支付報酬,按照國際標準,相應的活動就必須反映在GDP中。可見,由于GDP不能反映某些非市場經濟活動,使得它在某種程度上損失了客觀性和可比性。在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家務勞動的市場化程度比較高。

GDP并不能全面地反映人們的福利狀況。人均GDP的增加代表一個國家人均收入水平的增加,從而當一個國家的人均GDP增加時,這個國家的福利狀況將得到改善。但是,由于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一小部分人得到了更多的收入,但是大多數人的收入水平卻并沒有增加,或增加得較少,因此他們的福利狀況并沒有得到改善,或沒有得到明顯的改善。從人均GDP中就看不出這種由于收入分配的差異狀況而產生的福利的差異狀況。

所以,我們不可能要求GDP能夠滿足所有各方面的要求,世界上也沒有一個統計指標能夠做到這一點。但是,我們有必要知道GDP能夠做什么,不能夠做什么,以便于在它的適用范圍內,正確地使用它。

(3)GDP與綠色GDP之間的關系

綠色GDP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考慮了自然資源(主要包括土地、森林、礦產、水和海洋)與環境因素(包括生態環境、自然環境、人文環境等)影響之后經濟活動的最終成果,即將經濟活動中所付出的資源耗減成本和環境降級成本從GDP中予以扣除。改革現行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對環境資源進行核算,從現行GDP中扣除環境資源成本和對環境資源的保護服務費用,其計算結果可稱之為“綠色GDP”。綠色GDP這個指標,實質上代表了國民經濟增長的凈正效應。

“綠色GDP”的提出,是為了彌補傳統GDP的缺陷,在關注經濟增長的同時,也關注環境的保護。中國政府正在制定標準,用綠色GDP來考核官員。

綠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表明國民經濟增長的正面效應越高,負面效應越低,反之亦然。

三、計算題

1.假設某政府花錢10000修路,其中給工人支付工資5000,給水泥廠支付5000,水泥廠用5000來購買設備,而工人用2000來買大米,用2000來買電腦,另外1000存入銀行。電腦店用收入獲得的2000中的1000還之前電腦廠家貨款的欠款,又從銀行借了1000,加上剩下的1000總共2000從電腦廠進了2000元的電腦(就是說作為存貨)。給出下表中的GDP、個人消費支出、個人耐用品消費支出、個人非耐用品消費支出、個人服務支出、國民投資、國民投資中的存貨投資和固定資產投資支出以及政府采購支出,并給出計算過程。[上海財大2011研]

解:(1)用支出法計算三部門的,這里個人消費,企業投資。注意,還款不是固定資產投資支出,也不是存貨投資支出,政府購買支出,所以GDP=4000+7000+10000=21000。

(2)個人消費支出一共是4000,其中2000用于個人耐用品消費支出,2000用于個人非耐用品消費支出,服務支出為0。

(3)國民投資=固定資產投資+存貨投資,其中固定資產投資為5000,而存貨投資為2000,因此國民投資一共為7000。

(4)政府購買支出就是10000。

2.某一經濟社會生產六種產品,它們在1998年和2001年的產量、價格如下:

求:(1)1998年和2001年的名義GNP。

(2)以1998年為基期,2001年的實際GNP。

(3)計算2001年的GNP折算指數,2001年價格比1998年價格上漲了多少?2001年相對1998年的通貨膨脹率是多少?[上海理工大學2003研]

解:(1)1998年的名義GNP為:

1.50×25+7.5×50+6×40+5×30+2×60=922.5(美元)

2001年的名義GNP為:

1.68×30+8.35×60+7.2×50+5.5×35+2.5×70=1278.9(美元)

(2)以1998年為基期,2001年的實際GNP為:

1.50×30+7.5×60+6×50+5×35+2×70=1110(美元)

(3)以1998年為基期,2001年的GNP折算指數為:

可見,物價水平上漲了15%,即2001年相對1998年的通貨膨脹率為15%。

3.某經濟實體國民收入統計資料顯示(單位:億美元)凈出口=150、凈投資=1250、消費=1600、資本折舊=500、政府稅收=1000、企業間接稅=750、政府支出=2000、社會保障基金=1500、個人消費=5000,公司未分配利潤=1000、公司所得稅為500、個人所得稅為800。

計算:GDP、NDP、NI、PI、DPI。[武漢大學2009研]

解:(1)GDP=消費+投資(凈投資+折舊)+政府購買+凈出口=1600+(1250+500)+2000+150=5500。

(2)NDP=GDP-資本折舊=5500-500=5000。

(3)NI=NDP-間接稅=5000-750=4250。

(4)PI=NI-公司未分配利潤-公司所得稅-社會保險基金=4250-1000-500-1500=1250。

(5)DPI=PI-個人所得稅=1250-800=450。

四、論述題

簡述國內生產總值的三種核算方法。[財政部財科所2004研]

答:國內生產總值核算的三種方法是:生產法、支出法和收入法。

(1)最終產品價值可以等于整個生產過程中價值增加之和,因此GDP可以通過核算一定時期中的價值增加來求得,這種方法便稱為生產法。生產法最突出的特點是計算價值增加的總和。“增加價值”即為該企業銷售價值與買進的中間產品價值的差價,通過計算增加價值可以防止重復計算。

(2)支出法指經濟社會(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在一定時期內消費、投資、政府購買以及凈出口四方面支出的總和。公式如下:

其中:消費包括購買耐用消費品(如家電、家具等)、非耐用消費品(如食物、衣服等)和勞務(如理發、旅游等),但不包括個人建筑住宅的支付。

經濟學中的投資是指增加或更換資本資產(廠房、設備、住宅和存貨)的支出。資本產品和中間產品雖然都用于生產別的產品,但不一樣的是前者在生產別的產品的過程中是部分被消耗,而后者則是完全轉化。資本產品的損耗一方面包括實際的物質損耗,另一方面還包括精神損耗(指由于技術進步或者是出現了更高效的新設備而導致原設備貶值)。存貨投資指存貨價值的增加(或減少),可為正值也可為負值,即期末存貨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期初存貨。公式中的為總投資,而凈投資=-重置投資。重置投資指的是當年以前資本產品的折舊消耗。

為政府購買物品和勞務的支出,轉移支付(發放救濟金等)不計入

為凈出口,可正可負。

(3)收入法指用要素收入亦即企業生產成本核算國內生產總價值的一種方法。嚴格說來,最終產品市場價值除了生產要素收入構成的成本,還有間接稅、折舊、公司未分配利潤等內容。公式如下:

GDP=工資+利息+租金+利潤+間接稅和企業轉移支付+折舊

其中:工資、利息、租金是最典型的要素收入。工資中還需要包括所得稅和社會保險稅;利息是指提供資金給企業使用而產生的利息,所以需要剔除政府公債利息和消費信貸利息;租金除了租賃收入外,專利和版權的收入也應歸入其中。

利潤是稅前利潤,包括公司所得稅、紅利、未分配利潤等。

企業轉移支付包括對非盈利性組織的社會慈善捐款和消費者呆賬,間接稅包括貨物稅或銷售稅、周轉稅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兰店市| 白朗县| 玛曲县| 贺州市| 临安市| 肇源县| 武山县| 凤山县| 上虞市| 定结县| 东平县| 科技| 丹棱县| 通州区| 开江县| 晋城| 安福县| 温宿县| 二连浩特市| 平顺县| 苍山县| 大关县| 舒兰市| 浦城县| 蕲春县| 紫金县| 云南省| 军事| 赤峰市| 永济市| 哈密市| 若尔盖县| 喜德县| 梓潼县| 板桥市| 绥宁县| 弋阳县| 阜平县| 米泉市| 泸州市| 巴彦淖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