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什么樣的蘑菇可以吃作者名: 《指尖上的探索》編委會本章字數: 631字更新時間: 2019-12-13 19:34:26
A16.蘑菇的菌托是什么?
“菌托”有根據它的外形取名的意味。“托”就是托舉的意思,也可以理解為托盤。接下來,讓我們一起根據菌托的屬性來驗證一下,人們給它起的名字到底合不合適吧!在生長發育早期,蘑菇的子實體外面,往往會蒙著一層或厚或薄的膜,這層膜有一個專門的名字,叫作“總苞”,也叫“外菌幕”。在蘑菇的子實體漸漸成熟的過程中,薄薄的外菌幕往往會逐漸消失,等子實體徹底成熟了,就再也看不到外菌幕的影子了。但是,如果那些菌類的外菌幕長得比較厚,即使子實體成熟了,外菌幕也不會消失,而是會遺留在菌柄的底部,形成一個像小袋子的東西,這就是菌托了。菌托的上緣有不同的形狀,有的比較整齊,有的則呈現波狀或是開裂狀。由于菌托環繞著子實體而生,因而它的形狀大多呈現杯狀、環狀,有的菌托很不明顯,看起來就像是由幾圈細小的顆粒組成的。
總之,對于不同種類的蘑菇來說,它們不但菌蓋和菌柄不同,菌托也不盡相同。正是因為如此,菌托才成了區別不同種類蘑菇的重要特征之一。但是一定要注意,我們不能用蘑菇有沒有菌托來判斷它是否可以食用。

1、在發育早期,蘑菇的子實體外面蒙著的那層膜叫什么?
A.外菌幕
B.菌蓋表皮
C.菌褶
2、在蘑菇的子實體漸漸成熟的過程中,較薄的外菌幕往往會怎樣?
A.越長越厚
B.突然消失
C.逐漸消失
3、蘑菇的菌托是什么形成的?
A.菌柄
B.外菌幕
C.內菌幕
4、下列關于蘑菇的菌托的說法正確的是哪一項?
A.不同種類的蘑菇菌托也不盡相同
B.菌托上緣的形狀都是波狀的
C.菌托都是杯狀的,沒有其他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