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高專財務會計專業精編教材:納稅實務
- 伊虹
- 4008字
- 2020-11-28 23:15:56
第一節 增值稅概述
一、增值稅概念
增值稅是以貨物、勞務、服務、無形資產和不動產在流轉過程中產生的增值額作為征稅對象而征收的一種流轉稅。
(一)增值額
作為增值稅征稅對象的增值額,是指生產經營活動中新創造的那一部分價值。
從現實生產中對于增值額的理解可以從兩個角度進行:第一,就一個生產經營單位而言,增值額是該單位銷售貨物或提供勞務的收入額扣除為生產這些貨物需要購進商品和勞務所支付金額后的余額。第二,就某項商品的生產全過程而言,一個商品從生產到流通各個經營環節的增值額之和,相當于該商品進入最終消費的銷售總值,即實現消費時的最終銷售價格,見表2-1。
表2-1 某產品各生產環節及最終的增值額 單位:元

注:假設原材料生產環節沒有購買任何生產資料。
根據上表,該產品在各個環節的增值額等于該環節的銷售額扣除該環節生產所需商品和勞務的購進金額,而該產品在A、B、C、D四個環節的增值額之和等于該產品的最終實現消費時的銷售價格。
(二)法定增值額
法定增值額是指以法律形式確定的增值額。從各國增值稅的實踐經驗來看,增值額不一定是理論上的增值額。法定增值額的確定主要是取決于一國的經濟政策,有些國家出于鼓勵擴大投資的考慮,規定外購的固定資產可以在購入時一次性扣除,此時的法定增值額小于理論增值額;有些國家出于財政收入的考慮,規定外購的固定資產不允許扣除,此時的法定增值額則大于理論增值額。除此之外,法定增值額的確定還可以保證增值稅稅額計算的統一性和一致性。
小思考
為什么要有法定增值額的規定?
(三)增值稅的計算方法
根據增值稅的概念,商品或勞務在每一個流轉環節的增值稅稅額是以該環節的增值額乘以稅率計算得到的,而每一個環節征收的增值稅稅額之和,就是該商品或勞務最終的增值稅稅額。即:
∑(各流通環節的增值額×稅率)=商品或勞務最終銷售價格×稅率
這種理論上增值稅的計算方法,被稱為直接法或扣額法。而實際計算增值稅時通常不是直接以增值額為計稅依據,而是在計算銷售額乘以稅率的基礎上,再扣除外購項目已經繳納的稅額,得出該環節應納增值稅,這種方法被稱為間接法或扣稅法。我國采用扣稅法計算增值稅,這是因為增值額的計算十分復雜,難以操作,也不利于稅收征管。
二、增值稅的特點
增值稅之所以能夠在世界眾多國家被廣泛推行,是因為其具有稅不重征、普遍征收等特點。根據增值稅在我國的實施情況,可以歸納出增值稅具有以下特點。
(一)稅不重征
增值稅只對增值額征稅,也就是對貨物、勞務和服務銷售收入中新創造而未征過稅的那部分新增價值征稅。流轉額中的非增值因素已經在計稅時被扣除,因此,對于同一商品而言,無論流轉環節多少,只要增值額相同,稅負就相同,能有效地排除傳統流轉稅重復征稅和稅負不平的弊端,解決了由于生產流通環節多少的不同而造成稅負不同的矛盾,不會影響商品的生產結構、組織結構和產品結構。
(二)普遍連續征收
增值稅在征收上具有普遍連續性的特點。首先從征稅范圍看,增值稅對于從事商品生產經營、勞務及服務提供的所有單位和個人,在商品、勞務及服務的各個流通環節普遍征收。另外,就一種商品從生產到消費過程來看,對各生產流通環節道道征收增值稅,它是一種多環節連續性課征的稅種。
(三)稅負轉嫁
由于采用稅款抵扣制,納稅人發生購進業務時隨同購進價款向銷售方支付進項稅額,發生銷售業務時隨同銷售價款向購買方收取銷項稅額,再將銷項稅額扣除進項稅額的差額作為應納稅額上繳給國家,在流轉過程中納稅人本身并不承擔增值稅稅款。由于稅款抵扣環環相連,隨著各環節交易活動的進行,增值稅稅負逐環節向前推移,作為納稅人的經營者并不是增值稅的真正負擔者,只有最終消費者才是全部稅款的承擔者。
(四)憑票管理,憑票抵扣
為了保證稅款抵扣制度的實施,稅務部門主要通過增值稅發票對納稅人進行管理。稅法規定,發生交易行為時銷售方應向購買方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發票上注明價款、稅款及價稅合計數,銷售方憑發票上的價稅合計金額收取貨款,購買方憑發票上注明的稅款在計算當期應納稅額時進行抵扣,且發票抵扣聯只有通過稅務部門的認證才能進行抵扣。
(五)價外計稅,價稅分離
在商品交易過程中銷售方向購買方收取的款項包括價款和稅額,所以有“含稅銷售額”和“不含稅銷售額”之稱,含稅與不含稅,是指含不含向購買方收取的增值稅稅額。增值稅是以不含稅銷售額為計稅依據,稅收負擔明確,與以含稅價格為計稅依據的其他流轉稅完全不同。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分別標明價款和稅款,但在商品零售環節中,價款和稅款未分開標明,這主要是考慮人們的消費心理,但這并未改變增值稅價外稅的性質。
(六)對不同經營規模的納稅人,采取不同的計稅方法
現行增值稅按照銷售額大小和會計核算健全與否將納稅人劃分為兩類進行管理。一般納稅人采用購進扣稅法計稅,小規模納稅人采用征收率實行簡易征收方法。這樣,既有利于增值稅的推行,又有利于簡化征收,強化征管。
即學即用
增值稅的下列()特點,使其在世界眾多國家被廣泛推行。(多選題)
A.稅不重征
B.普遍征收
C.稅負轉嫁
D.計算簡單
答案:AB
題解:稅負轉嫁不是使其在世界眾多國家被廣泛推行的特點,計算簡單不是增值稅的特點。
三、增值稅的類型
增值稅的計稅依據是增值額,在實踐中各國所采用的法定增值額往往并不等于理論增值額,其差別主要是對固定資產已納稅額的處理方式不同。根據對固定資產已納稅額扣除的不同規定,增值稅分為消費型增值稅、收入型增值稅和生產型增值稅三種類型。
(一)消費型增值稅
消費型增值稅,是指在計算增值稅時,允許將納稅人購入固定資產的已納稅款一次性全部扣除,即納稅人用于生產的全部外購生產資料都不在征稅之列。從整個國民經濟來看,作為增值稅征稅對象的增值額實際上僅為消費資料,所以稱為消費型增值稅。
實行消費型增值稅,有利于鼓勵投資,加速設備更新和技術升級,提高產品競爭力,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由于消費型增值稅徹底消除了重復課稅的問題,目前被世界各國廣泛采用,我國于2009年1月1日,由生產型增值稅全面轉型為消費型增值稅。
(二)收入型增值稅
收入型增值稅,是指在計算增值稅時,對于納稅人外購固定資產的已納稅款,只允許扣除當期折舊部分所分攤的稅款。從整個國民經濟來看,其計稅依據相當于國民收入的部分,所以稱為收入型增值稅。
收入型增值稅的法定增值額與理論增值額一致,是標準的增值稅。但是,由于固定資產價值轉移是分期進行的,這造成稅額計算上的困難,同時固定資產價值轉移過程中納稅人無法獲得任何憑證,不利于采用發票扣稅法,這也是收入型增值稅無法廣泛應用的主要原因。
(三)生產型增值稅
生產型增值稅,是指在計算增值稅時,不允許扣除外購固定資產已納稅款。從整個國民經濟來看,作為增值稅征稅對象的增值額既包括消費資料,也包括生產資料,相當于同期固定資產和消費品的生產總值之和,計算口徑與國民生產總值相符,故稱為生產型增值稅。
生產型增值稅的計稅依據包含了外購固定資產的價款,存在對固定資產重復征稅的問題,不利于鼓勵擴大投資,影響納稅人設備更新和技術升級的積極性。但由于生產型增值稅的法定增值額大于理論增值額,這種類型的增值稅稅收收入最高。
四、增值稅的作用
(一)保證財政收入的穩定
實行增值稅,不論商品經過多少生產流通環節,只要商品的售價相同,增值額就相同,來自于該種商品的稅收收入就相同。因此,增值稅不受企業生產組織形式、生產結構和流轉環節變化的影響,財政收入比較穩定。
(二)優化資源配置
實行增值稅,商品在以前生產流通環節所繳納的稅款能夠得到抵扣,使同一售價的商品,不受流轉環節多少的影響,始終保持同等稅收含量,從而有利于生產的專業化分工,優化資源配置,符合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是一種中性稅收。
(三)促進對外貿易的發展
在國際貿易中,各國政府為了提高本國出口商品的競爭力,大多實行退稅政策,使之以不含稅價格進入國際市場。由于增值稅避免了重復征稅,貨物的出口價格就是其全部增值額,可以準確計算出口貨物應退稅款,消除了退稅不足或退稅過多的弊端,既有利于對外出口,也有利于保證財政收入。對進口貨物征收增值稅,有利于貫徹國際同等納稅的原則。實行增值稅后,消除了國內貨物重疊征稅的因素,使進口貨物和國內同類貨物承擔相同的稅負,體現了國際同等納稅的原則。
(四)強化稅收制約機制
與增值稅實行稅款抵扣相適應,各國都實行憑發票扣稅的征收制度,通過發票把買賣雙方連為一體,并形成一個有機的扣稅鏈條。銷售方銷售業務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既是銷售方計算銷項稅額的憑證,也是購買方據以扣稅的憑證,稅款通過發票從一個經營環節傳遞到下一個經營環節,最后傳遞到消費者身上。在這一納稅鏈條中,如有哪一環節少繳了稅款,必然導致下一個環節多繳納稅款。增值稅專用發票使買賣雙方在納稅上形成了一種利益制約關系,可以避免納稅人偷漏稅和錯計稅款,有助于稅務機關進行檢查和監督。
五、我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的歷程
營業稅改征增值稅之前,銷售貨物和提供工業性勞務征收增值稅,銷售服務、轉讓無形資產及銷售不動產征收營業稅。為了消除貨物和服務分別征收增值稅和營業稅所產生的重復征稅問題,促進經濟結構調整,支持現代服務業發展,我國自2012年1月1日起,開始了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的試點工作。首先在上海對于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開展“營改增”的試點工作,2012年8月1日起,“營改增”試點地區范圍擴大為北京、天津、江蘇、安徽、廈門等10個省市;2013年8月1日起開始在全國范圍的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進行“營改增”試點;2014年1月1日,鐵路運輸業和郵政業加入到“營改增”行列中;2014年6月1日,“營改增”進一步擴圍到電信業。自2016年5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生活服務業等全部營業稅納稅人,納入試點范圍,由繳納營業稅改為繳納增值稅。
小思考
“營改增”的含義是什么?為什么要“營改增”?我國“營改增”經歷的幾個典型階段的特點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