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寫作提綱》手稿提供的信息

1.與最初的創作思路一脈相承

丁玲在創作《母親》之初,就有明確的思路:“書里包括的時代,將從宣統末年寫起,經過辛亥革命,一九二七年大革命,以至最近普遍農村的土地騷動。地點是湖南的一個小城市,以及幾個小村鎮。人物大半將以幾家豪紳地主做中心,也帶便的寫到其他的人?!?img alt="丁玲:《給〈大陸新聞〉編者的信》,《丁玲文集》(5), 387~388頁,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1984。"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B00D2/15367253104216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47082523-UByEmN3i4JUROIefjnmNUIBcnVRT2oXJ-0-f9477484f8d172670b73f369b552361c">如今看到的《母親》第三部《寫作提綱》,依然沿用了這個思路。

2.充分展示《母親》第一部中主要人物的思想和活動脈絡

已出版的《母親》第一部中的主要人物,圍繞著武陵城鄉于姓和江姓兩大家族,在第三部“寫作提綱”中均能找到?;蛘哒f第三部《寫作提綱》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均是第一部中人物形象的進一步發展。如“于三老爺”,在第一部中還是一個開明紳士,積極參與反滿維新,創辦學社,出版報紙,開辦女學……,為尋求真理,出走上海等。當然作者通過一些細節,也寫了他的“假洋鬼子”的另一面,如雖然他已剪掉辮子,但家里隨時預備一頂帶假發辮的禮帽,以備官場之需;通過丫環的哭訴,暴露出他們欺壓窮人的本性。因此,到第三部《寫作提綱》里,“于三老爺”變壞,“惡化”,“為財而犧牲女兒,侄女,兄弟失和”,“冷視曼貞”等,就順理成章了。

江文彬在《母親》第一部中沒有正面亮相,但卻為他的出場做了厚厚的鋪墊。通過他的太太杜淑貞邀請學校中眾姐妹到他家做客,曼貞起初不愿去,引出江家的字號和財產:“你不曉得她是江泰昌的老板娘嗎?在武陵算得數一數二的人家了。她鋪子大還不算什么,田地可真不少,少算點一年也該有七八千租,……我們雖說也靠田上吃飯??煽偸亲x書人,百事都還講點恕道,也講點禮貌。她們那些,真是不堪聞問。只不曉得搬來武陵了怎么樣?,F在我們那邊縣里的幾家堂戶,戲文真多,作孽得很。”丁玲:《母親》,《丁玲全集》,第1卷,196頁。因為“母親”的好友夏真仁等同學很想“去看看武陵財主家”,于是大家一起赴約,看到這個大工商地主家庭的奢靡生活。他的家“在一條熱鬧的大街上,大門倒不覺得怎樣輝煌,可是一走過了第二道屏門,轉入大廳時,便是那耀眼的彩繪的雕梁,腳下是鋪著美麗圖案的花磚,廳中一式紫檀木的桌椅,那正中八尺高的紫檀木的屏風,全是用翠玉珊瑚砌成人物花草風景。杜淑貞穿著得很不凡的從廳后轉了出來……”丁玲:《母親》,《丁玲全集》,第1卷,197頁。還描寫了她家幾重院子,花廳,西洋奏樂的座鐘,以及喝茶的細瓷蓋碗,還有穿著打扮似別人家小姐的丫環,等等。

書中還寫到杜淑貞的養女:“才兩歲,是從育嬰堂抱回來的,不過好看得很,比好些孩子都有趣,杜淑貞愛到像自己的女兒一樣,打扮得像個小公主。”丁玲:《母親》,《丁玲全集》,第1卷,198頁。這兩句可不是“閑來之筆”,從“養女”知道杜淑貞不能生育,但因她“本是一個大商的女兒”,又能干,所以做穩了太太的位置。在《母親》第三部“寫作提綱”里才有了江文彬買小老婆,以及“江文彬之小老婆嫁了旅長”等情節。

筆者以為,《母親》第三部“寫作提綱”中的杜鑒秋就是延續第一部的杜淑貞。在《母親》第一部中介紹杜淑貞是“曼貞的遠房妯娌”丁玲:《母親》,《丁玲全集》,第1卷,195頁。,是“武陵的首富”丁玲:《母親》,《丁玲全集》,第1卷,197頁。,是“江泰昌的老板娘”丁玲:《母親》,《丁玲全集》,第1卷,196頁。, “很能干呢,當家已有兩年”丁玲:《母親》,《丁玲全集》,第1卷,196頁。,有一些“闊太太架子”丁玲:《母親》,《丁玲全集》,第1卷,196頁。。她本來與曼貞和許多女伴都上了女子師范學校,但覺得太苦,“在第二學期來了半個月之后便也退了學”丁玲:《母親》,《丁玲全集》,第1卷,195頁。。“她雖說自己不能讀書,卻愿意有幾個讀書的朋友”丁玲:《母親》,《丁玲全集》,第1卷,199頁。。便一個一個近乎央求似的,邀請曼貞等去她家作客。不僅熱情款待,還提議結拜姐妹:“都要志同道合,大家一條心,將來有幫手,要做什么事也容易些。我現在雖說不能上學,可是心還不死,愿意同你們一塊兒,人不中用,就在別的方面出點力也行的,你們以為怎么樣?”這時的杜淑貞還有些雄心壯志。后來她們果然結拜了九姐妹?!赌赣H》第一部借夏真仁(即向警予)與曼貞討論結拜人選時,說出這九個人是:曼貞、夏真仁、蔣玉、于敏芝、吳文英、夏真仁嫂子、唐蘊、楊毅、杜淑貞。在《丁母回憶錄》中提到的九個人是白友(即向警予)、曼貞、琳、敏、蘭、蓮、婉、倫、華。這些人都是常德女子師范學校的同學。

筆者以為,“杜淑貞”這個形象便是綜合幾位女友的特點,其中“琳”的影子多一些?!赌赣H》第一部描寫“杜淑貞”出身大商人家庭,又是大豪紳家的兒媳,既管理著大家族的出租放債,又愿意結交讀書人做朋友,為公益事業出力,“算盤打得非常熟”丁玲:《母親》,《丁玲全集》,第1卷,198~199頁。。至于“琳”,《丁母回憶錄》里這樣說到她:精明能干,會管理,尤勝會計工作;富有,夫家在本地以及省城、漢口等地有買賣生意;本人在女子師范學校求學,與曼貞是同窗好友,熱心公益事業,協助曼貞成立婦女儉德會,開辦女子工讀學校;大革命失敗后,加上身體原因,有些心灰意冷,外出學道。而《母親》第三部《寫作提綱》中的“杜鑒秋”則“矛盾、動搖”,“消極求道”。

丁玲說過,“《母親》是真人真事,但寫成文學作品還需要提煉,要寫出特點來,才能生動”丁玲:《答〈開卷〉記者問》,《丁玲全集》,第8卷,11頁。。在提到另一部作品《太陽照在桑干河上》時說“書里面那些人物是不是真人呢?說老實話,都不是真人。自然,也各有各的模特兒”丁玲:《談自己的創作》,《丁玲全集》,第8卷,83頁。。應該說,杜鑒秋的模特兒就是“琳”,就是母親實際生活中的女友蔣毅仁?!抖∧富貞涗洝分袠O力夸贊“琳”:“個個說琳具有辦事之天才,能廢物利用,佩服之至”丁玲:《附錄:丁母回憶錄及詩》,《丁玲全集》,第1卷,317頁。;稱贊她“典換首飾”捐款為工讀學校買紡紗機器,感謝她為女兒出外求學慷慨解囊。她們的友誼在辦學中逐步加深:“我與琳覺彼此交情有增,伊佩我言行一致,不自私,我覺他見解不錯,做事非常熱心?!?img alt="丁玲:《附錄:丁母回憶錄及詩》,《丁玲全集》,第1卷,305頁。"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B00D2/15367253104216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47082523-UByEmN3i4JUROIefjnmNUIBcnVRT2oXJ-0-f9477484f8d172670b73f369b552361c">“琳之為人,對于我可算第一個知己”丁玲:《附錄:丁母回憶錄及詩》,《丁玲全集》,第1卷,313頁。, “我和他可以說管鮑之交”丁玲:《附錄:丁母回憶錄及詩》,《丁玲全集》,第1卷,340頁。。丁母也寫了“琳”為大家庭瑣事纏身的煩悶,經常奔走于省城和漢口等地,特別是她“自覺身體上有了病,生趣全無,就東奔西走出去訪道,想研個究竟,常和些修道人來往”丁玲:《附錄:丁母回憶錄及詩》,《丁玲全集》,第1卷,352頁。。1935年丁母在南京陪伴軟禁中的女兒,“琳來函給我說伊已組織十來人在某名山打坐百日,惟缺少經費,盼望你接濟我百余元”丁玲:《附錄:丁母回憶錄及詩》,《丁玲全集》,第1卷,360頁。。母親嘆道:“唉!可憐,可憐!他怎知我母女近況,以為有什么好事,……然而無論如何應設法的,寄去百余元。”丁玲:《附錄:丁母回憶錄及詩》,《丁玲全集》,第1卷,360頁。這些都是《母親》的素材。丁玲初登文壇,一舉成名后,曾于1929年春夏邀蔣毅仁和母親一同到上海、杭州等地游玩。這個人物形象自然成為了“杜鑒秋”的模特兒。

“母親”在第三部里仍是重點人物?!赌赣H》第三部《寫作提綱》寫她“革命雖失敗,并不灰心”,還寫她“援救三小姐”,“義斥江文彬釋放仆人”。在得知女婿遇害,女兒遭難后,雖然“人情炎涼,親戚幸災樂禍”,靠賣用具“艱苦度日”,但仍“鎮靜的生活著,含著希望”。尤其在聽了“關于小菡之謠言”后,“母親之態度”旁邊添加的文字“母親怕聽謠言,怕證實謠言。不敢想像謠言,母親寫信問,毀信,信上附筆問候了,又涂去,重寫,母親相信謠言,母親假裝不信,母親自慰,自欺,但她明白,她用理性處理了這些疑問”。這些均源自真實的生活。

筆者以為,《母親》第一部里的“杜淑貞”和《母親》第三部《寫作提綱》里的“杜鑒秋”,都是為了襯托“母親”這個形象。她們同樣是大家閨秀,蔣家大地主家的媳婦,同樣具有初步的民主自由思想,掙脫舊禮教的束縛,勇敢邁進女子師范學堂。但經過大革命洗禮,“母親”愈加堅強,“對革命心向往之”,“杜鑒秋”們卻感到“生趣全無”,轉而“消極求道”。

經過人生的大起大落,“母親”的形象在第三部中繼續發展,她“只有對革命心向往之”。

3.《提綱》中增加了作者被綁架后的經歷

丁玲1932年6月11日給《大陸新聞》編者的信說:“開始想寫這部書,是在去年從湖南又回到上海來的時候。雖說在家里只住了三天,卻聽了許多家鄉親戚間的動人故事,全是一些農村經濟崩潰,地主、官紳階級走向日暮途窮的一些駭人的奇聞。這里面也雜得有貧農抗租的斗爭和其它的斗爭消息?!?img alt="丁玲:《附錄:丁母回憶錄及詩》,《丁玲全集》,第1卷。"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B00D2/15367253104216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47082523-UByEmN3i4JUROIefjnmNUIBcnVRT2oXJ-0-f9477484f8d172670b73f369b552361c">也就是說,開始構思是在1931年5月前后,至動筆寫的時間是1932年6月。構思發生的故事最遲至“小菡送子歸來”。從《母親》第三部《寫作提綱》第二章“小菡惡耗”之后發生的事都是新增加的內容。這其中有“母親”面對飛來橫禍的各種心理活動,也有友人對“母親”的慰藉。值得關注的是“沈從文過常不見,出書求名”。

丁玲對于沈從文產生的“一點芥蒂”,由此開始。主要是有人告訴她兩件事,一件是,上海“左聯”為營救丁玲,請王會悟“給沈從文寫信,托其南下共商營救事宜,被復信拒絕,情態十分冷淡,根據胡適向上海市長吳鐵城探問,否認丁的被捕,并表示與丁已經沒有共同言語,不打算參與其事”樓適夷1988年3月28日致陳明信,據原信。。另一件是1934年沈從文回湘西,“路過常德,住在第二師范學校,有師生建議他應該去看一看我母親,但他不去;第二師范的同學們就自行去我家看望我母親,并在我母親面前說了一些不平的話”丁玲:《魍魎世界·春暖待花開》,《丁玲全集》,第10卷,76頁。。告訴她這兩件事的一位是王會悟,一位就是丁玲的母親。一個是摯友,一個是親人,都是丁玲最信任的,因而對這兩件事深信不疑,雖然從理性上,丁玲知道沈從文“向來膽小,怕受牽連,自是不必責怪的。我理解他并且原諒他”丁玲:《魍魎世界·春暖待花開》,《丁玲全集》,第10卷,77頁。,但在南京苜蓿園與沈從文再次見面時,“總有一絲不自然”丁玲:《魍魎世界·春暖待花開》,《丁玲全集》,第10卷,77頁。。當時沈從文看到丁玲的身體沒有復元,說可以去找國民政府教育部長王世杰幫忙,被丁玲謝絕。到陜北后,她與朋友們講起南京的經歷時說,“有許多事使我感到所謂友情的虛偽與可怕”朱正明:《丁玲在陜北》,見《女戰士丁玲》, 42頁,上海,每日譯報出版社,1938。。所以她準備把這個情節寫到《母親》第三部中。

另外,作者遭遇了被綁架和南京三年的軟禁經歷,在《母親》第三部中“整寫白色恐怖之利害人情冷暖”會更加深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陆市| 涞水县| 东丽区| 女性| 托克逊县| 安仁县| 扶余县| 涪陵区| 兴城市| 石棉县| 晋城| 濮阳市| 宕昌县| 罗城| 建德市| 聂荣县| 神木县| 凉山| 都安| 石狮市| 政和县| 梅州市| 定安县| 博白县| 广宁县| 岑巩县| 贡觉县| 巫山县| 大冶市| 民县| 宝丰县| 龙岩市| 肇源县| 岳阳县| 潮安县| 怀化市| 扬中市| 秦皇岛市| 棋牌| 景泰县| 苍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