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輔導班會方案叢書:心理班會課是這樣設計的:24堂成長課的奇跡(小學高段篇)
- 孫晶
- 1719字
- 2020-11-28 17:46:06
四、活動素材庫
1.設計背景
五年級學生漸次進入青春期的早期階段,心理變化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自我意識的迅速發展,孩子們會越來越在意別人的看法,希望尋找到自己與眾不同的地方。在探索自我的過程中,常常會出現不穩定和兩極化的表現,比如有的學生會炫耀自己的某項技能;有的同學會夸大自己的奇妙經歷;有的同學看到別的同學優秀的地方既羨慕又自卑等等,妄自尊大或妄自菲薄的表現是常見現象,需要輔導和引導。
本堂班會課正是針對上述問題設計,首先通過熱身活動讓學生認識到自己是“獨一無二”的,在肯定個體獨特性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發現自己的閃光點,樹立自信心,大膽地表現自我,并通過童話劇引發學生思考,學會勇敢展示和適度表達。
2.理論支持
(1)自我表現
自我表現(Self Presentation)的基本含義是指人們在人際互動過程中的選擇性反應,泛指那些用來影響別人對自己印象的行為。自從Goffman于1959年提出這一概念以來,“自我表現”一度成為社會心理學最熱門的研究主題之一。
研究者以自我表現行為為線索來理解兒童發展狀態。Banerjee(2002)發現,從6歲開始,兒童已經可以根據觀眾的特點進行不同的自我描述;8歲的兒童知道在受到表揚之后,謙遜的反應更加恰當。甚至孤獨癥兒童在一定條件下也能在人際互動中做出自我提高的反應(Begeer et al.,2008)。
隨著兒童內心的豐富和自我意識的發展,會表現出不同的自我表露傾向,如向誰說、說什么等,自我表露特點一方面表達了其內在需求,也反映其成長狀態(鄒瓊,2007)。自我表露不僅能夠發展關系,更為重要的是具有認識自我、發展自我的功能。自我表現的一個重要功能是為了獲得他人的認可,在發展的不同階段,兒童重視的重要他人是不同的,而他們承載了不同的價值取向,使得兒童想要表現的形象隨之變化。
(2)自我展示
自我展示是指個體將個人信息形象以及同一性傳達給他人的過程,是為了保持他人對自己的印象而進行自我包裝和修飾的過程。當前,針對網絡環境下自我展示的研究相對更為豐富。研究表明,人們在網絡環境中展示“期望的可能自我”,也就是個體愿意展示,而且相信自己擁有受社會贊許的那個自我。在這里,青少年傾向于“炫耀”自己而非客觀地“描述”自己。這也反映了該年齡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如果能夠加以引導,對學生樹立自信,自我完善會大有幫助。
(3)自我表現的常見類型
① 表現良好的形象。
這是自信的自我表現,是對積極的良好印象的努力。比如,我會畫畫,我的語文學得好,我能做出漂亮的模型等等。
② 貶低別人使自己表現更好。
這是消極的自我表現,有一定的攻擊性,不能達到目的,雖然也是希望自己形成人們所期望的印象。
③ 避免表現消極的印象。
這是保護性的自我表現,使自己不至于在他人心目中形成壞印象。目的不是試圖形成好印象,而只是盡量避免形成壞印象,包括避免被注意、謹慎的自我描述、不愛參加集體活動、沉默、被動等,在小學生中很常見,需要及時引導。
3.可替代活動
(1)星光大道(可以替代活動1)
【輔導要點】
通過小組造型穿越星光大道活動,鼓勵學生敢于大膽地展示自我,充分感受展示自我的樂趣,導入課程主題。
【活動內容】
① 請大家想象一下,在我們面前就有這樣一條“星光大道”,我們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精彩,你想怎樣穿過這條星光大道呢?
② 以小組為單位,設計穿過星光大道的方法,動作不能與前面任何一組的動作相同。
③ 自由發言:說說自己的活動感受。
④ 教師總結。
勇敢地展示出自己就會風采動人,只要大膽地展示自己就能找到自己的舞臺。
(2)智勇大闖關(可以替代活動2)
【輔導要點】
全班同學一起參與特殊的技能比拼活動,激發學生探求自身能力特長的主動性,大膽表現自我,增強自信。
【活動內容】
① 全班同學起立,教師說出有關能力和特長的角度,如果具備就請坐;如果不具備就繼續站著。如:會演奏一種樂器;擅長某種運動項目;唱歌很好;會跳舞;會畫畫;會表演或主持;會攝影;會制作網頁等等。
② 站立的同學在10名左右時,請每一位同學自己介紹擅長的角度。
③ 思考并分享:哪些類型的特長和能力容易被別人了解,哪些不容易被了解;就自己擅長的角度而言,如何表現是適當的?④ 組長代表小組發言,教師總結。
根據學生的發言總結,引導學生認識每個人都有閃光的角度,要勇敢表現,還要注意適度表現。
4.活動記錄單
我的舞臺

童話小劇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