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華園里的退伍老兵
- 史宗愷
- 3880字
- 2020-11-28 14:53:58
以身許國,矢志不渝;入伍兩年,無悔青春

個/人/簡/介
汪洋孟杰,男,漢族,中國共青團團員,1992年9月出生,湖南衡陽人。原精密儀器與機械學系2010級機械工程與自動化專業學生。2012年12月入伍,服役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93721部隊警衛連,歷任警衛員、連值日員、軍械器材員兼文書,獲兩年“優秀士兵”稱號,一次“和平使命2014”個人嘉獎,2014年12月退伍。2015年9月參加清華國防生西點軍校交流項目,2016年7月畢業。現就職于中國航空動力機械研究所。
清華的學生去部隊,就是為了去看看、去鍛煉,因此還是選擇去最艱苦的地方。來都來了,選擇輕松的崗位,那你何必去呢?
——汪洋孟杰
2012年12月的一個清晨,天蒙蒙亮,清華的學子們正準備去圖書館復習期末考試。然而,精密儀器系精05班的汪洋孟杰比他們起得還早。他穿著一身干凈的軍裝,收拾好陪伴他兩年的宿舍,打好背包離開了校園。是的,他要去參軍了。
在校門前,他最后回頭看了一眼這熟悉的校園,心中既不舍,又忐忑。從他做出參軍的決定到現在的一個多月,不僅他的父母一直反對,連辦理停課的老師都表示了不解,“你好不容易考來了清華,為什么不珍惜?報國也不一定要去部隊”。
“我是真的想當兵”
“我是真的想當兵?!敝灰峭粞竺辖苷J準了的事情,他就一定會去做。他一遍一遍和父母溝通,表明自己的決心,效果不明顯,他就開始打“拉鋸戰”,不給爸媽打電話。這樣簡單粗暴的做法還真的起了效果,爸媽看到兒子主意已定,也就耗不住了,終于松了口。
在半年前,他絕對不會想到自己會參軍,而現在,他已經坐在了前往部隊的列車上。當時,也是在一列火車上,百無聊賴的他點開了手機里的小說軟件,首頁彈出了一個有關特種兵的小說,他竟讀得酣暢淋漓,一發不可收拾,參軍的想法那時就播種在了他的心里。在學校,騎車一向目不斜視的他,偶然瞥見了海淀區征兵的巨大宣傳牌,“帥氣又美麗”,他說,宣傳牌里女兵的照片強烈地震撼了他的內心。沒過多久,10月中旬的時候,隔壁寢室一位同學忽然跑來激動地告訴他,自己要去參軍了!心中的渴望如洪水猛獸,他當天就做了決定,并打電話告訴了自己的父親。
人生中會有很多偶然,放手去做那才是青春?!坝行〇|西必須是你自己經歷過”,他說,“有人說部隊不好,那為什么這么多人愿意去?想要了解部隊,我就要自己去看一看。”前往部隊的火車上,大家興奮地交流自己參軍的想法,汪洋孟杰也參與其中,但沒想到,部隊的磨煉已經在等待他的到來。
清華學子,在哪里都是表率
汪洋孟杰從上火車開始就一直在刻意隱瞞自己是清華學生的身份,因為他不希望別人因為他的身份而特殊對待他,但其實在他到達之前,新兵連的班長們就已經傳開了。班里第一次開會,班長就當著所有人的面問:“你們這里誰是清華來的?”人怕出名豬怕壯,出名只有當好漢,他一直在心里告訴自己,要做出表率來,不能給清華學生丟臉。
新兵連是每一位士兵必須跨越的第一道坎。在這為期3個月的歷練后,這些年輕人就會從一個普通人變成真正的軍人,因此新兵連總是格外嚴酷。在零下二十多度的室外站軍姿,身體不繃緊就會被凍僵;踢正步抬腿用細線對齊,一端就是半小時;俯臥撐撐在地板上,直到有汗珠滴下才能停;被子要疊成“豆腐塊”,床單弄得有棱有角……
但是汪洋孟杰覺得新兵連最痛苦的地方是內心的磨煉。三個月里,每天都在做同樣的事情,卻幾乎沒有休息的時間。體能訓練練完了,那就站軍姿、爬戰術,好不容易回到宿舍了,又得疊被子、鋪床單、掃廁所,這些全都做完了,還要背三大條例??此瓢床烤桶啵瑢崉t又緊張、又枯燥,有些年紀較小的士兵,因為受不了新兵連的打磨而吵架,但汪洋孟杰總是默默地做好所有事,被子方方正正,軍姿站得筆直,跑步名列前茅,踐行著清華“行勝于言”的校風。
汪洋孟杰所在的部隊屬于空軍,很多戰友來參軍,都以為自己是來開飛機的,來了以后卻發現是維修工,甚至只能當警衛,警衛無疑就成了下連隊時誰都不愿意去的崗位,因為它對身體要求更嚴格,訓練更艱苦,工作也更枯燥。
新兵連3個月的磨煉過后,由于期間優秀的表現,汪洋孟杰有了自主選擇崗位的機會,而他果斷選擇了警衛連?!扒迦A的學生去部隊,就是為了去看看,來都來了,選擇輕松的崗位,那你何必去呢?”就這樣,他選擇了一個航空兵場站的警衛連,據說這里任務最重、管理最嚴,很多戰友因為被分配到這里而不太高興,但看到汪洋孟杰也在,就說:“人家清華的都去了,咱們還有什么怨言?”
為祖國站崗
汪洋孟杰所在的航空兵場站在山西朔州的深山里,這里氣溫很低,自然環境極其惡劣,即使夏天6月份,晚上也要穿3件衣服才能御寒,更不用說冬天了。恰好,汪洋孟杰所在的班,一年四季的崗哨都是深夜流動崗,零下三十多度的氣溫,會在手上留下猶如刀子劃過的裂口,又細又深,哨兵除了多加衣服以外毫無辦法,還有人會穿兩三雙襪子來給腳保暖。每班崗哨兩個小時,最后半個小時是最難堅持的。幸虧汪洋孟杰他們班是流動崗哨,實在冷得受不了了,他就跑一跑、跳一跳,再打會兒拳,和黑夜的嚴寒抗爭。
部隊力求公平,即使是從清華來的學生,也要和其他戰友一起輪流站崗。晚上12點到2點、2點到4點,4點到6點,崗哨時間不一樣,睡覺時間就不一樣。而他們班編制不足,原本五班倒、六班倒的崗哨,只能由4個人來站,最多的時候一天要站12個小時。擔任哨兵的那一年里,汪洋孟杰幾乎從來沒睡過什么好覺,能夠完整地睡一夜,竟成為了一種奢望和幸福。
警衛連的工作對身體素質的要求比新兵連更高,大量的時間花在了站崗、訓練和勞動上。盡管半夜一直在站崗,白天的訓練和勞動卻從來也沒少。一萬米跑過,一萬兩千米跑過,背著30公斤負重爬山也沒問題。下連隊之后的4月份,汪洋孟杰跟著連隊去植樹,每天的工作是挖樹坑。沒想到,就像軍被要疊成“豆腐塊”一樣,部隊對于挖樹坑也有標準,樹坑必須挖成0.8米長、0.8米寬、1.2米深的長方體,遇到石塊,就要把石塊鑿出來。連續干了20多天,每周只休息半天,汪洋孟杰出現了腰肌勞損,彎腰就會痛,疲憊感也隨之而來。但他一直忍著,沒有請求休息,這對意志力是一個強大的考驗。
更大的挑戰還在后面,部隊的生活按部就班,沒有變化,士兵們又沒有機會接觸外面的世界,下連隊一個月,枯燥的感覺就漸漸爬滿了每個人的心頭,日漸加重。每天半夜,汪洋孟杰和戰友一邊站崗一邊聊天,從國家大事聊到家長里短,將陳芝麻爛谷子翻了個遍,最后大家都聽膩了,就開始靜默無言向前走,聆聽深山里黑夜的風吹草動。
對于這種孤獨和焦慮,汪洋孟杰也有一套自己的解決方式。他是一個善于思考的人,為了打發時間,他在自己腦子里設立一些大的哲學命題,例如“人生有什么意義”“我來部隊是做什么的”,越是這樣思考,他就越確定自己來部隊的意義,信念也更加堅定。他還是王力宏的粉絲,站崗的時候,為了對抗黑夜的壓抑,他把腦袋里存的所有王力宏的歌,一首一首大聲地唱出來,歌聲就在機場里飄啊飄,不知道飄往哪里去了。
兩年春秋轉眼過去,又到了一個11月,是汪洋孟杰離開部隊的時候了。當你習慣一個地方的生活節奏和生活方式時,離開總是令人心里難受,更何況這還是在每個人心中留下了深深烙印的部隊。出發前一天,汪洋孟杰和戰友們全都睡不著覺。部隊不讓喝酒,但他們有說不完的話,他們約定,走的時候誰也不要哭。
汪洋孟杰離開清華那天是一個清晨,離開部隊的時候也是。凌晨5點多,天還沒有亮,也沒有什么熱鬧的歡送會,老兵們靜悄悄地坐在車里,汽車靜悄悄地起步駛過了部隊的大門。就在這時,不知從哪里傳來了一聲低微的啜泣,汪洋孟杰和其他戰友們再也忍不住了,盡管他極力克制,還是有眼淚吧嗒吧嗒落了下去,他就這樣離開了自己奉獻兩年青春的地方。
薪火相傳,清華人的軍營夢
2014年11月25日,汪洋孟杰回到了既熟悉又陌生的清華園。去武裝部報道以后,他一溜煙兒就騎車來到了東大操場。在“無體育,不清華”的標語前,清華大學山野協會的同學們正在進行體能訓練。參軍以前的汪洋孟杰就很喜歡戶外運動,因此在山野協會承擔了一些工作,但這些工作由于參軍而中斷。他回來看到熟悉的協會旗子和陌生的隊員們,恍如隔世。還好,部隊的歷練讓他保持了優秀的體能素質,因此他會在周末帶領山野的隊員們外出拉練,也會參加協會的日常訓練。他畢業時,山野的同伴在他的留言板上評價他:“瘦瘦高高,英俊瀟灑,體力超群,猛吃不胖?!?/p>
11月底回到清華,意味著汪洋孟杰耽誤了兩年半的課程,而雪上加霜的是,他所在院系的培養計劃發生了很大的改變,這意味著他要補更多的課。第一個學期,他的成績沒有什么起色。但部隊教給他的,除了早睡早起的好習慣和干凈清爽的發型,還有沉著冷靜的心態,他能靜下心來,堅持去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第二個學期,他的學分成績比以前高出了六七分!他認為這樣巨大的飛躍都是源于自己在枯燥的崗位上的磨煉。除此之外,他覺得自己“膽子也變大了”,以前不敢去做、不想去做的事情,從部隊回來以后,他都會抱著試一試的心態。2015年9月,他申請了清華在西點軍校的交流項目,赴美國與西點軍校學員一對一交流,深入了解美國的軍校生活。
“部隊所強調的是服從,是紀律,很多看似嚴苛無理的規定慢慢地磨平了人的高傲,消除了人的毛躁。而長期的訓練更像是一種突破,去突破一個人給自己設定的極限,去讓你發現一個更強大的自己?!北究谱詈髢赡甑臅r光,汪洋孟杰一直在平靜的勇敢中度過。偶爾有學弟來向他打聽參軍的事情,他會事無巨細地講述自己的故事,如果對方真正愿意去部隊,他會非常開心地鼓勵他們。經過他的鼓勵,最終有兩位同學將內心的想法付諸行動,將清華學子的軍營夢傳遞了下去。
“軍魂永駐,信念如磐,以身許國,矢志不渝”,汪洋孟杰在離開部隊時,把這句話送給自己,也表達了所有軍人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