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清華園里的退伍老兵作者名: 史宗愷本章字數: 3450字更新時間: 2020-11-28 14:53:58
過去,我是揚威的藍水兵;現在,我是鑄劍的軍工人

個/人/簡/介
房圣友,男,漢族,中國共青團團員,1992年7月出生,山東濰坊人?,F任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助理工程師;2010年進入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學習;2012年參軍入伍,在海軍某部服義務兵役兩年;2014年服役期滿,返校完成學業。服役期間,連續兩年被評為“優秀士兵”。
軍旅生活的磨礪,使我在做出人生選擇時,能夠更多地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把自己的未來和家國的需要聯系在一起。
——房圣友
2012年10月初,正在讀大三的我為了實現自己多年以來的軍旅夢想,同時也帶著到軍營接受磨礪、提高自身素質的想法,毅然報名參軍。每個男孩都有一個穿軍裝的夢想,我也一樣,我認為依法服兵役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我是一個比較內向的人,在學校的時候很少參與課外活動,每天就是簡單的宿舍、教室、食堂三點一線的生活,就希望可以有所改變,到部隊鍛煉一下。在高三的時候,我受一本軍史書的影響,被海軍這種百人一艦、百人一槍的作風,這種戰時對戰友無條件的信任,以及同生共死、榮辱與共的精神所感動。憑借著對大海的熱愛,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海軍。在學校的支持和幫助下,經過層層選拔,最終如愿以償地成為了一名光榮的海軍戰士。從此,我便憧憬和想象著與海為伴的日子。
12月12日晚,我踏上前往上海的列車,經過15個小時的顛簸,終于到達了位于上海寶山的水兵訓練基地,正式拉開了我軍旅生涯的大幕。
對每一個剛入伍的新戰士來說,新兵連都是一個讓人又愛又恨的地方,苦也是它,樂也是它。曾因為內務差而被扔被子;曾因為沒有完成班長交代的任務而一起受罰;也曾因為訓練艱苦而偷偷掉眼淚。按照慣例,訓練基地將在新兵連結束時以閱兵的方式檢驗新戰士的訓練成果。為了捍衛集體的榮譽,早在新兵連結束前一個月我們就開始了閱兵分列式的集訓。為了踩好樂點,我們可以從早上8點一直練習齊步走直到晚上9點,其間只有吃飯時間可以休息;為了保持隊形,我們經常要原地踏步十幾分鐘。當然,最痛苦的還是正步練習,作為閱兵式的重要組成部分,正步練習自然是重中之重,一天的訓練結束后,整條腿都是麻的,只能拖著沉重的雙腿入睡。第二天一早,雙腿的麻木稍有緩解,然而隨之而來的訓練再次讓雙腳麻木不堪,晚上繼續拖著沉重的雙腿入睡……但天道酬勤,有付出就會有回報,新兵連的刻苦訓練換來的是閱兵式第一名的好成績。新兵連很快結束了,3個月里的辛酸與苦澀也都隨著戰友間的分別而成為彼此永恒的回憶。
新兵連雖然結束了,但作為一名解放軍戰士的生涯才剛剛開始,緊接著,就進入了為期6個月的專業學習。作為一名海軍戰士,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水面艦艇兵,除了要接受新兵連的磨煉完成由民到兵的轉變,還要在專業訓練期間實現由普通戰士向合格水兵的轉變。專業訓練,顧名思義就是進行艦艇專業的理論學習,使新戰士初步成為一名合格的水兵。每天的主要任務是背著書包去教室上課,恍惚間讓我有一種又回到學校的感覺。這讓曾夢想追求火熱軍旅生活的我一度十分的不適。專業訓練期間,海軍首次組織全軍范圍內的共同科目(滅火、堵漏、戰救、繩結、防化、撇纜)大比武,這6個月里,我們來往在宿舍、教室、食堂、操場之間,頂著上海數十年來最炎熱的太陽,進行著枯燥的共同科目訓練。即使是在午休或是周末,班長一旦心血來潮,我們也要拿上器材,跑去訓練。為了這次比武,部隊上下一心,刻苦磨煉。個個都摩拳擦掌,準備在比賽上一展雄風。遺憾的是,后來的共科大比武因為是初次組織,計劃不周,最終是草草了事,沒能實現大家為集體爭奪榮譽的愿望。但總歸百煉成鋼,刻苦的訓練換來的是我們的共同科目技能巨大的提高,為將來上艦儲備了能力。
3個月新兵連,6個月專業訓練,經過9個月培訓之后我被分配到海南某巡邏大隊,終于如愿成為了一名水兵。在我上艦后的1年多時間里,我艦先后完成了兩次南沙值班任務、一次西沙值班、博鰲海上安保等多項重大任務,總航程1萬多海里,海上總值班時間180多天,連續航行最長時間達100多天。這樣的任務對一個有著30多年艦齡的老船來說,著實是一項艱難的挑戰,但在全艦官兵的共同努力下,克服重重困難,順利完成了上級賦予的各項任務,得到了上級的高度贊揚。在海上漂泊,必須要過的一關是暈船,記得我第一次出海航行風浪并不是很大,我卻因初次出航的原因在短短8個小時的航程里大吐了5次。這次出航,使我真正對海軍戰士的艱苦生活有了切身的體會。乘艦揚波在廣袤無垠、蔚藍如墨的大海上,在接受完暈船的洗禮之后,也極其有幸見識到了大海的壯美。夕陽西下,落日的余暉將海天映照得一片金黃,海面上水波微興,映照出粼粼的日光,方才察覺出海天的分別;皓月當空,如水的月光傾灑在廣闊的海面上,萬籟皆寂,側耳靜聽,有時能清楚地聽到海豚的換氣聲和嘩嘩的劃水聲。還有那歸航時所見的隨艦低飛的海鷗和那星星點點的漁船,向我們展示著南海的美麗與富饒。這樣一塊瑰寶,豈能落入他人之手?
南海寬廣的胸懷蘊含了無盡的寶藏,但它的富饒也引來了眼紅的“惡狼”,平靜無波的海面下涌動著無盡的暗流。2014年5月,自主研制的981鉆井平臺在西沙海域進行石油勘探。對我領海垂涎已久的越南心存不滿,在西沙海域糾集大批軍民艦船對我勘探平臺進行干擾。為維護國家主權,捍衛我南海權益,中國組織大批海軍力量與越南在西沙形成對峙局面。當時,我艦正擔負南沙海域的戰備值班任務。南海問題牽一發而動全身,而我們當時身處西沙南方的南沙海域,距離祖國萬里之遙卻與越南近在咫尺。西沙的緊張局勢讓我艦遭受了越軍的嚴重威脅。然而,我艦作為當時我軍在南沙僅有的機動作戰力量,一旦西沙發生戰事,我艦必將承擔保衛我南沙群島的主要職責。當西沙已劍拔弩張之時,我艦全體官兵也枕戈待旦、炮彈上膛,隨時做好保衛南沙的準備。同時,為了防備越南蛙人的襲擾,我艦在艦船四周加裝了探照燈,安排人員24小時值班警戒。晚上,持槍行走在甲板上,海風習習,星宇浩瀚,探照燈映照下的海面水波不興,萬籟俱寂之時海風拂過艦船奏響錚錚鐵語。此時,孤艦凌海,孤心囑艦,人與艦、艦與海融為一體。這美麗的南沙,是中國的南沙,也是我的南沙。心既屬此,何惜此身。
在茫茫南海上,我艦縱形單影只,也誓將捍衛祖國的領土。三一四海戰余音猶在,英雄們奪回的島礁就在眼前。我艦雖與祖國大陸相距千里,越、菲、馬強敵環伺,但因為有著強大祖國的依托,我們并不擔心任務期間的安全,在那一時刻,我真正感受到了大國的力量。
兩年的軍旅生涯很快結束了,但它給我留下的影響卻難以磨滅。它磨礪了我吃苦耐勞的品格,鍛造了我勇敢頑強的意志,培養了我耐心細致的工作態度,同時也鍛煉了我與他人團結合作的能力。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我將以更昂揚的姿態迎接未來學習生活中的挑戰。退伍后,我常常會這樣想,我們之所以能夠早上起床后吃完早飯安靜地坐在教室中學習,在結束一天的功課后能夠隨心所欲地休閑放松,在晚上能夠安然入眠,或者在入睡前雄心勃勃地籌劃自己的未來,甚至是簡單思考一下自己明天的早餐,這些看似再正常不過的東西,卻是與這樣一群犧牲自由,放棄與妻兒團聚,甚至冒著沒有明天的風險的人的守護是分不開的。
正是這一段參軍的歷程,讓我切身感受到了他們的價值和奉獻?,F在我雖然離開了這一光榮而又充滿奉獻精神的集體,但每當夜幕降臨,城市里歌舞升平之際,抑或是在傳統佳節來臨、親朋好友歡聚一堂之時,我總會回想起那些駐守在海角天涯的日子,想起那依舊與孤獨為伴、保衛國家安全的戰友兄弟們?,F在,我想以一個普通人的身份,向你們說一聲:謝謝!
軍旅生活的磨礪,使我在做出人生選擇時,能夠更多地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把自己的未來和家國的需要聯系在一起。當兵前,我對未來的規劃十分簡單:好好學習,本科畢業后繼續讀研,讀完研之后找個體面的工作,輕松愜意地了此一生?;蛟S是緣著一份對軍旅的熱忱和眷戀,退伍后我開始正視自己作為軍工定向生的身份,也正視自己作為一個普通人能夠爆發出的能量。同樣也想到身為農民的父母,一直以來含辛茹苦養育我長大成人的艱辛。經過慎重考慮,我決定放棄保研,早日投身到社會中去,盡早地去實現自身的價值,反哺養育我的家庭和社會。大學畢業之后,我從心所愿進入了中航工業試飛中心工作,踐諾履約成為了一名普通的軍工人。參加工作后,我有幸參與到多個機型的研究任務當中,切身實地地感受到了中國航空工業的進步,也感受到了作為航空人肩上所擔負的巨大責任。猶記得當年在海軍船塢維修廠見到的一句話“軍工鑄利劍,水兵揚軍威”。過去,我是揚威的藍水兵;現在,我是鑄劍的軍工人。角色變了,但是心沒變,夢更沒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