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經濟學大師共同思考
- 楊慶育
- 1072字
- 2020-01-10 15:43:14
六、生態經濟治理中的政府與市場關系
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從來就是市場經濟運行中有爭議的一對關系,生態經濟治理體系中的政府與市場仍然扮演著不同角色,但二者間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約。政府清晰地界定自身在社會經濟生態體中的角色,并依據邊界正面清單發揮作用,在協衡規律指導下,適當地干預國民經濟運行,持“無所為而有為”的哲理行事[1]。
政府角色有三個創新:一是政府決策體制創新。國家權力機關的決策部門,其職能包括研究經濟社會和自然規律,制定國家發展的戰略和長遠規劃,制定相關制度、規則和規范,提供方案,交由立法部門建立相關法律體系和體制,建立各種職能系統和社會經濟運行體制,盡可能通過內生機制的調節,實現激勵引導、有序競爭和整體協衡的生態運行與治理方式。二是市場機制健全創新。在整體上健全市場機制,讓價值規律能夠充分發揮作用,提高國民經濟抗衰退、抗通脹、抗震蕩的能力;司法體制具備公信力,主持公平正義,發揮好維護市場秩序的功能作用;凈化市場環境,嚴格監督市場,保護投資人和消費者的權益。三是干預措施要創新。政府干預經濟堅持順應引導,通過完善市場機制的方式,來調動積極因素,排除或減少負面因素;堅持干預早、有預見,提早動手,措施適度,緩緩釋放;堅持貨幣干預精確到位,區分處于不同形態的執行不同職能的貨幣,建立監督、控制和管理內生調節機制,形成系統化、流程化的長效管理體系;堅持財政干預大小咸宜,長短結合,補貼轉移支付短期作用與創新研發和基礎投入長期作用要相得益彰,干預量力而為,措施選擇慎重。
《社會生態通論》是一部有著鮮明特色的學術著作,視角獨特新穎,行文生動流暢,論證廣征博引,歷史與現實交融,理性與實踐結合。從治理發展的縱向角度,描述了相對于生態經濟社會的機制治理框架;從治理發展的橫向角度,進行了具有說服力的比較研究。從目前可預測的未來分析,這種生態經濟社會治理方式,將把社會與市場融合起來,把生態理論體系運用到當今社會,組合成均衡運行的社會有機整體。在書中,我們也不難看到作者相對于當今復雜的世界經濟政治新地緣格局,所表現出的一種略顯世外桃源的理想色彩。著作通篇幾乎沒有涉及國際軍事貿易爭端與霸權主義這些影響世界經濟社會發展格局的重大變量;幾乎沒有觸及人類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激烈較量對世界發展格局的重大影響。盡管如此,這并不影響全書對經濟社會發展形態規律性探索的重大學術價值。可以預料,世界將面臨社會經濟與政治體制變革的重大挑戰,將迎來全新的生態文明社會。
(本文部分內容登載于《重慶社會科學》2014年第9期)
注釋
[1]金建方.社會生態通論.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