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師生溝通
  • 劉翔平
  • 2582字
  • 2019-12-06 20:01:59

第四節 師生溝通中教師的不良習慣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總會有自己的溝通與說話風格。不同人格特征的人說話的風格也不盡相同,比如對于半杯水的表述,樂觀的人看到的是杯子里的半杯水,悲觀的人看到的杯子有一半是空的。然而無論如何,有些溝通的習慣是有害的。

一、嘮叨

教師的嘮叨一般有兩種,一種是發生在課堂教學中,一種發生在課下與學生交談中。發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嘮叨通常是教師對自己的教學內容準備得不夠充分,不夠自信,以己之心度學生之腹,是擔心學生沒聽懂的嘮叨。發生在課下與學生的交談時的嘮叨則通常是對學生的行為不滿的一種表現,教師嘮叨的背后是他們未被滿足的需求:學生沒有按照老師的要求做或者做得不盡人意。此處主要討論課下教師的嘮叨行為的起因、可能導致的結果以及教師如何減少嘮叨。

導致課下教師嘮叨的原因,表面上通常是一個不當行為在同一個學生身上反復出現。實際上是教師沒有找到應對學生頑劣行為的最佳方式,是教師的無奈與無力的一種體現。其結果是教師苦口婆心地嘮叨,學生左耳朵進右耳朵出,一切都是徒勞。為此教師需要明白一個事實,那就是我們不能奢望面對相同的問題時,用相同的方法能得到不同的結果。要想改變學生的行為,首先得改變自己的應對方式。教師應從行動入手,而不僅僅是語言。

例如,初一某班同學甲總是欺負同學乙,不是把乙的筆袋藏起來了,就是把乙的書在教室里扔來扔去,有時還從乙那兒搶吃的。開始的時候,每次同學反映甲欺負了乙時,班主任都會把甲、乙兩人叫過來,耐心地問原因、經過、結果。甲的態度總是很好,說自己是在鬧著玩,不是欺負人。乙認為甲欺負了自己,但不想給老師添麻煩,就沒找老師。班主任總是苦口婆心地教育,教導甲如何跟同學交往,要團結友愛,要學會如何跟人打交道而不是打鬧欺負人。五次三番下來,甲每次都信誓旦旦地要改錯,但行為上沒有絲毫變化。面對這種現狀,這位班主任想出了一招,假戲真做,讓班上一位比甲還高大威猛的同學模仿甲對待乙的方式對待他,一次、兩次、三次……當甲憤憤不平地找班主任控訴時,班主任就說“乙也是這種感覺啊”。自此,甲再不像以前那樣對待乙了。

二、翻舊賬

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難免犯錯,就像孩子在學走路時難免會摔跤一樣。孩子摔倒了,爬起來繼續走,只要沒有摔壞,就很少有家長記得孩子摔的那一跤。然而作為教師,卻常常不會把學生犯的錯輕易忘記。即使不用筆寫下來,當學生再次犯錯時,教師通常會搬出某年某月的某一天該生犯的同樣的錯,并質問學生當初怎么承諾的,現在怎么又犯了。還有教師會因某學生上課接了一句話,引發出這名學生之前的種種不是,在課堂上花大把的時間批評該生,使得有效教學時間縮短。教師的這種行為,一方面會讓學生覺得老師記仇,心胸過于狹窄;另一方面,由于老師不是就事論事,學生會覺得老師否認自己的進步和成長,極易破罐子破摔,嚴重地破壞了師生關系。再者,許多事情攪和在一起,混淆了學生的視聽,即使對有心改錯的學生來說都會覺得無所適從。因此教師在和學生溝通過程中,不宜翻舊賬,要更多地記住美好的事情。學生是在錯誤中長大的,教師不能使勁揪著學生的錯不放。

三、諷刺

有這么一個故事:一個高二學生因早戀,被班主任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嚴厲地責罵:“就你這樣,能考上大學的話,我跟你的姓!”學生的自尊心被老師狠狠地踩到了腳下,心被老師的瞧不起狠狠地揪著,于是發誓一定要考上大學。后來他真的考上了一本,但他仍然恨班主任曾在全班同學面前罵他,即使是同學聚會,也很少參加。當年的班主任說自己只是激將法,不愿意看見那么聰明的學生與大學擦肩而過。然而那位學生心中的恨,并沒有因為教師的一句激將法而消退。靠仇恨產生的力量前行的人,不知道如何與人友善相處。一個人的心境上有了仇恨的影子,那么即使有了愛,也不會再重新圓滿起來。

當教師面對自己不喜歡的學生的非分之想時,最常用的一招就是嘲諷學生。例如,對班上一名長大想當老師的學生小哲,在他犯錯時,班主任總是陰陽怪氣地說:“小哲老師,你打算怎么處理這類事情?”對于班上淘氣學生“以后我想像帕瓦羅蒂那樣當一名男高音歌唱家,掙很多錢”的夢想,班主任在全班同學的竊笑聲中說:“那你還得成為作曲家呢,不然哪里去找你不跑調的曲子呢?”這樣的語言,即使沒有嚴重到讓學生恨教師的程度,但同樣地都讓學生很沒面子。學生可能會后悔告訴了老師自己的夢想,自此不再會和老師談自己的心里話了,師生間話就此越來越少。

教育要以愛育愛,恨只會讓自己陷入報復的囹圄。教師要細心呵護學生的每一個夢想,用鼓勵給學生的夢想提供陽光、水分和成長的土壤,而不是用譏諷把學生斑斕的夢想扼殺在搖籃里。

四、口頭禪

不少教師都有口頭禪,比如講課時“這個這個這個……”“……就是任性”“別著急”等。這些話在課堂上每五分鐘就出現一次的話,對于師生溝通和師生關系的促進顯然是無益的。除了讓學生冠之以“這個老師”“任性老師”“別著急老師”外,似乎就只是使多年后同學對老師的記憶僅剩下這句口頭禪了,徒增笑料。筆者對大學期間某物理老師的印象就是這樣,每講幾句話就會有一句“同學們認真聽啊,剛才沒跟上不要緊,現在認真聽就可以了”,至于他講了些什么,長得什么樣全都不記得了。課下和學生溝通時的口頭禪,比如“我都說了多少遍了,你怎么還這樣啊!”“管不了你了是吧?”“你再這樣就讓家長把你領走!”等,沒有幾句有效,也沒有幾句是真的。但前者會讓學生立刻閉嘴,后者會讓學生覺得老師無能,對師生關系的破壞力可想而知。

同為一線教師,筆者深知當教師過度關注學生的成績時,學生的學習便成了教師掛在嘴邊的話題,嘮叨在所難免;當教師過度關注學生的行為時,教師會下意識地翻學生的舊賬;當教師一遍又一遍的提醒并不能真正矯正、干預學生的行為、貓捉老鼠的游戲在校園里一再上演時,教師開始變得刻薄寡情;當學生的行為和教師的價值觀發生沖突時,教師的諷刺就如奔騰的洪水沖出溝渠一般自然。然而這些不良習慣會疏離師生關系,降低教師對學生的影響力,降低教育效能,最終背離了教育的宗旨。


[1] [美]蓋茲達:《教師人際關系培養》(第七版),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6年版,第55~60頁。

[2] [美]蓋茲達:《教師人際關系培養》(第七版),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6年版,第71~76頁。

[3] [美]托馬斯·戈登:《教師效能訓練手冊》,新雨出版社1982年版,第83頁。

[4] 屠榮生、唐思群:《師生溝通的藝術》,教育科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8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孟津县| 安多县| 双峰县| 洱源县| 乐安县| 清原| 上饶县| 衡水市| 德江县| 余姚市| 娄底市| 榆中县| 抚顺县| 瑞昌市| 绥阳县| 宁德市| 邯郸县| 南阳市| 徐汇区| 朔州市| 绥芬河市| 邵武市| 汉沽区| 墨竹工卡县| 双流县| 海宁市| 梧州市| 宝坻区| 安庆市| 石渠县| 叶城县| 卓资县| 鸡西市| 肃宁县| 沅江市| 淳安县| 阿巴嘎旗| 资兴市| 南宁市| 临湘市| 武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