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ETR發展不暢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1. 國際貿易模式從“錢貨對流”到“單證對流”

隨著時代變化,國際貿易模式也在不斷變化。在早期的航海貿易中,要進行跨境貿易,必須由商人自己負責貨物的跨境運送,或者賣方買船,將貨物運到買方所在地銷售;或者買方買船,到賣方所在地采購再運回。貿易商中的一方要兼做船東,這被稱為“商航合一”階段。該階段的國際貿易模式,是現金和貨物的實時對流,所謂“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錢貨對流”模式。

隨著專業分工的發展,貿易商從運輸業中退出,改由專門的承運人負責運輸,由此進入“商航分離”階段。由于貿易商不再面對面交易,分處兩國的買賣雙方面臨新的風險,貨款和貨物需要跨境支付或交付,不僅有不能如約付款或交貨的風險,而且付款和交貨都需要占用額外的時間,貿易雙方都不愿意承擔信用風險和支付/交付的時間成本。為解決這些新問題,各種可轉讓單據應運而生。

關于票據和提單最早用于國際貿易的時間有些不同說法。但最晚到14、15世紀,票據和提單已經普遍用于國際貿易。票據作為一種古老的金融工具,最早就是隨著貿易的產生而產生的。[23]“流通票據的形式有其共同的起源,事實上,此種形式在所有從事國際貿易的國家都是相同的?!?span id="2mry4rk" class="math-super">[24]票據既是支付工具,又是融資工具;可以實現匯兌功能,免去商人攜帶大量現金長途跋涉的困難;也可以延期支付或貼現,使商人得到短期資金融通。匯票因而被稱為“商人們的國際貨幣”。提單也是在“商航分離”后出現的。最初提單只是承運人在起運地接收貨物后,開給托運人的一紙收據,以后提單發展成為運輸合同的證明,最后提單成為提貨的唯一憑證,從而具有了“物權憑證”的屬性,成為“打開浮動倉庫的鑰匙”。雖然提單是在海上貨物運輸中由承運人簽發的,但最大的價值卻不是在運輸中而是在國際貿易中體現的。由于貨物在海上運輸中要閑置很長時間,提單被發明出來代表貨物本身進行流轉。作為法律認可的物權憑證,提單可以代表貨物進行買賣合同下的交付,也可以代表貨物作為擔保品,幫助買方或賣方從銀行獲得貸款。這樣,提單在國際貿易中充當了兩種重要的工具:一方面作為交付工具,加快商品流動;另一方面作為融資工具,為國際貨物流動注入資金。[25]

票據和提單在國際貿易中的作用,在跟單信用證機制中體現得最全面。跟單信用證機制在國際貿易中已經使用了近兩百年。在這種機制下,買方先開出信用證,承諾見到賣方提交的提單而非實際貨物時就付款。信用證開證行通過賣方所在地的銀行向賣方提示信用證,同時承諾收到賣方提交的提單時就預付貨款。賣方所在地的銀行往往同時承兌該信用證。承運人從賣方手中接收貨物后,向賣方出具提單,充作收據和將來提貨的憑證。賣方將提單交給銀行,收回貨款。銀行將提單寄交給買方。買方付款贖單,成為新的提單持有人。最后買方在貨物運到目的地后,持提單向承運人提貨。這樣賣方在得到銀行的付款保證前不用發貨,而發貨后只要拿到提單就能拿到貨款,不用等待貨物實際到達。買方則在拿到提單前不用實際支付貨款。這種模式的好處是資金和物資都實現了更快的轉讓,同時買賣雙方的安全性都有相當保障。買賣雙方在信任和履行時間上達成了一個妥協,代價則是向銀行支付各種費用。除此之外,買賣雙方還得到一個額外的好處,即通常只需要跟位于本國的銀行打交道,出現糾紛時無需進行昂貴而充滿不確定性的跨國訴訟。跟單信用證機制被認為是國際貿易中最可靠,但也是最昂貴的支付方式。[26]

提單和票據的使用不僅方便了貨款支付和貨物交接,而且還具有信用和融資功能。提單、票據的使用,使國際貿易模式從“錢貨對流”發展到“單證對流”模式。單據在這種模式中充當兩種重要作用:一方面減少了多余的運輸和支付,是加快物資和資金流動的工具;另一方面是提供貿易融資擔保的工具。[27]提單和票據的使用因而促進了國際貿易的繁榮。跟單信用證機制更是被稱為“國際貿易中的血液”。[28]

可轉讓單據在國際貿易中的重要性很難被夸大。三種典型的可轉讓單據中,提單在海上貨物運輸中充當貨物收據、運輸合同的書面證據和提貨的唯一憑證,提單制度被稱為現代國際貿易體制的基石之一,甚至被描述為國際貿易這張由合同組成的網的最中央的單據。票據具有支付、匯兌、結算和信用功能,票據制度和公司制度一起被稱為資本主義制度的兩大支柱。[29]倉單傳統上受到的關注較前兩者少,但潛力卻非常巨大。現代物流業最重要的是使庫存流動起來,而倉單正是庫存的代表。因此,有人將基于倉單的服務稱為“現代物流業的最高級別的服務”[30]??赊D讓單據加速資金和商品流通的這種功能,在當今的國際貿易中仍然舉足輕重??赊D讓單據能自由流動,國際貿易才能順暢進行。

2. “單證對流”遇阻

基于“單證對流”的國際貿易模式有降低風險、便利融資等優點,因而取得了極大成功,但現在又因時代發展而遭遇了挑戰。對運輸而言,發生了提單比實際貨物遲延到達交貨港的情況,無單放貨糾紛頻發。對融資而言,出現了審單環節費時耗力的問題。銀行審核信用證項下單據時,由于“單證相符”的嚴格要求,以及各銀行對審單標準的掌握不同等原因,導致出現大量沒有必要的拒付,降低了交易效率。據估計,有一半到三分之二的單據在第一次提交時會被拒收。而據國際商會(ICC)統計,在全球,每年有約30%跟單信用證遭到拒付,在個別地區甚至超過50%。由此造成了貨物交付和貨款支付的延遲以及銀行之間的爭議。跟單信用證的開立與運行遵循特定的流程:簽訂合同—申請開立信用證—運輸貨物—提交單據—單證相符—收付匯。據ICC統計,即使在環球物流體系日新月異的今天,使用信用證結算,平均每單交易耗時將近11天。此外,基于單證的欺詐頻發,更是成為國際貿易中的一大痼疾。

國際貿易中由于使用紙質單據而發生的單據浪費紙張、傳遞速度慢、容易被偽造等問題日益嚴重,已直接影響到國際貿易的正常秩序,以至于其存在價值開始廣受質疑。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有人質疑“提單,我們真的還需要它嗎”并引起廣泛共鳴。[31]雖然當前提單仍然在國際貿易中大量使用,但在短途運輸等運輸類型中,不可轉讓的海運單使用越來越多。而在必須使用提單的情況下,也在采用各種方法使提單部分電子化。匯票曾經是國際結算中使用最廣泛的一種信用工具,但現在國際貿易中已經使用得越來越少。據對中國銀行業的調查訪談,國際貿易中使用匯票的情況連年呈下降趨勢。不僅中國如此,在美國也如此。美國銀行承兌匯票和商業承兌匯票是互不隸屬的兩個子市場,其中銀行承兌匯票主要用于國際貿易,以解決進口商和出口商相互缺乏了解、互不信任的問題。由于銀行承兌匯票以商品交易為基礎,又有出票人和承兌銀行的雙重保證,信用風險較低,流動性強,在美聯儲成立后曾極力提倡銀行承兌匯票的使用。但進入20世紀80年代后,美國銀行承兌匯票市場增長速度明顯下降,在國際貿易支付中的重要性日漸減弱。

紙質可轉讓單證使用中的問題不加以解決,原有的“單證對流”的國際貿易模式已很難堅持下去。

3. 從“單證對流”到“電子可轉讓記錄對流”

近年來,國際貿易中開始發展出一些新的流程,以盡量避免可轉讓單據的使用。例如在海運中用不可轉讓的海運單代替提單。海運單在各方面都與提單相似,最大的不同就是不可轉讓。海運單的持有人只要證明自己的身份,不需出示海運單就能提貨。上一世紀90年代,在北大西洋航線上就已經有超過70%的班輪貨物是在海運單下運輸的。而在結算環節,則有ICC最近力推的BPO(Bank Payment Obligation)。[32]BPO,即銀行支付責任,可以簡單定義為一家銀行對另一家銀行作出的有條件的不可撤銷的獨立付款承諾,承諾在數據電子比對(electronic matching of data)成功后的某一特定日期付款。數據電子比對成功需要由SWIFT的貿易公共服務框架平臺(Trade Services Utility,TSU)或任何同等的交易比對設施(Transaction Matching Application,TMA)出具比對報告(match report)。[33]國際商會銀行委員會專門擬定了《銀行支付責任統一規則》(The Uniform Rules for Bank Payment Obligations,URBPO)為其提供國際法律框架。這種模式下,貿易雙方簽訂合同后,買賣雙方分別向銀行提交提取自貨物訂單中的關鍵數據,買方銀行(obligor bank)和賣方銀行(recipient bank)就來自客戶基礎合同的關鍵數據通過TMA進行訂單信息匹配,并達成交易框架。賣方裝貨發船后,向銀行提交發票和運輸等重要單據的關鍵數據,TMA將這些單據數據與之前的訂單數據進行匹配,數據一旦匹配成功,開立BPO的銀行就承擔付款責任并按先前約定對外付款。[34]

BPO是一種國際貿易結算的替代方案,與信用證方式有明確區分。這是一種純銀行間的工具,買方和賣方并不介入。BPO模式中,銀行收到賣方向承運人交貨的信息即付款。這種模式被認為有諸多好處,特別是使交易速度極大提高。[35]但其最大缺點,是銀行不掌握任何物權憑證,因而這種支付完全依賴于銀行之間的相互信任,同時買方也無法保證付款后一定能拿到貨物。國際貿易融資有各種風險,物權保障增加了銀行融資的信心,擴大了融資的對象,減少了融資的成本。在實踐中,雖然有國際商會的力推,但BPO使用范圍并不廣泛。

在“商航合一”階段,通行的貿易規則是“錢貨兩清”。在“商航分離”階段,通行的貿易規則是“對單付款”。BPO似乎嘗試將貿易規則變為“憑信息付款”,但由于信息不是權利憑證,不能代表貨物,不能給銀行提供任何付款保障,因而無法取代傳統的跟單信用證模式。

更簡單的方式,則是回到直接付款的支付方式。自跟單信用證問世以來,一直是國際貿易中使用最為廣泛的支付方式之一。在20世紀60—70年代,全球進出口貿易額的85%以上都是通過信用證結算。但其后信用證結算的比例逐年下降。現在很大部分國際貿易結算都是通過買賣雙方之間直接的匯付來進行的。但匯付風險大、資金負擔不平衡的缺陷使其無法真正滿足國際貿易中的需求。

將紙質單據變成“電子可轉讓記錄”,實現“電子可轉讓記錄對流”,是另一種可能的解決方案。賣方發貨后取得電子提單,買方得到電子提單后支付電子票據。電子化后的單據同時具有信息傳送快、便于自動化處理的優點,又具有紙質單據作為權利憑證的優點,因而“對電子可轉讓記錄付款”比“對單付款”更快,比“對信息付款”更安全。與純粹的電子信息相比,電子可轉讓記錄保留了紙質單據的支付/交付功能及信用、融資功能,而這些作用不僅在國際貿易的早期階段發揮過巨大作用,在今天仍然很重要。

即使在當今的國際貿易環境中,可轉讓單據的作用仍然很重要,難以被一棄了之??赊D讓單據實現電子化,可以促進其在經濟活動中繼續發揮作用,甚至發揮更大的作用??赊D讓單據升級為“電子可轉讓記錄”,也許是電子化時代國際貿易模式全面升級的最佳路徑。然而,由于目前“電子可轉讓記錄”發展不暢,已為這一路徑的可行性打上了很大的問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炎陵县| 宝应县| 卢湾区| 万州区| 桑日县| 东城区| 舟曲县| 南华县| 陇南市| 景泰县| 白沙| 衡山县| 边坝县| 广州市| 曲周县| 西昌市| 卓资县| 丹巴县| 泊头市| 孝昌县| 温宿县| 惠安县| 达州市| 时尚| 洪湖市| 镇巴县| 繁昌县| 保德县| 郸城县| 永德县| 阿克苏市| 佳木斯市| 樟树市| 大田县| 于都县| 嘉祥县| 商河县| 睢宁县| 承德市| 沧源| 平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