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饑荒過去了,挖野菜的事情并沒有結束。

隨著自由市場的開放,各種小打小鬧的私人農牧活動也被容許。種自留地、養雞養兔,一直到養羊。養雞的飼料主要是剩飯,沒有剩飯的時候,就把白菜幫子剁碎,和上一點玉米面。養羊的人家主要是放,牽了羊到野地里吃青草,用不著挖野菜。只有養兔子的人家,需要去挖野菜,俗話說是打兔草。有一種兔子特別愛吃的野菜,當地人叫苣荬菜,寬長的葉子呈灰綠色,開小黃花。后來知道,那就是著名的苦菜,也有的地方叫苦苦菜。北方的農家不僅用來喂兔子,而且蘸了醬生吃佐餐,微苦的味道大約有清火的性能。

學雷鋒的時候,我們的校外活動小組,經常到一家五保戶家去做好事。那是在離學校不遠的一個村子,站在土圍墻上就可以看見黃禿禿的農舍。星期六的下午,走上土墻,鉆過密集的紫穗槐,跳下壕溝,爬上公路,就到了村子邊緣的農家。老奶奶雙目失明,老大爺腿腳不便。我們推水車澆菜園,燒柴灶煮開水,更多的時候是幫他家打豬草。幾個人背了筐,在附近的農田中,尋找各種豬和兔吃的野菜,這使我學會了辨別各種野菜。除了麻繩菜和苣荬菜之外,還有薊菜的嫩芽。那是一種半人高的花草,枝子上有刺,羽狀的葉子,開紫色的花,密集的花瓣擠成一團,比小菊花還要細小。采的時候要小心著刺,一枝一枝地把芽掐下來。有一種長穗多汁的野菜,因形狀而得名豬尾巴菜。還有一種長著小紫葉的大棵野菜,也是要它的嫩枝葉,名字好像是灰灰菜。車前子也是我們尋找的對象,當時管它叫豬耳朵菜,因為它的葉子形狀像豬的耳朵。

“文革”期間,學校停課。和小伙伴們一起去挖兔菜,是經常性的活動。因為家長不讓遠走,我們經常去的地方是父母學校的菜園附近。那里生長著很多各種大棵的野菜,周圍是雜樹,樹蔭下清涼如水。知了的叫聲響徹燠熱的下午,蜻蜓落在灌木叢的葉尖上,螞蚱在草叢里蹦來蹦去,成堆的蘑菇生長在潮濕的冷土中。我們跑來跑去,一會兒捉蜻蜓,一會兒逮螞蚱,還要抓知了揀蘑菇,通常是一下午也采不滿一小筐。這近似于《詩經》中的《卷耳》,所謂“采采卷耳,不盈傾筐”。

一個嚴峻的時代,就在這種游戲般的勞作中倏忽而過。在一起去的小伙伴中,每次我的收獲都是最少的,籃子里的野菜勉強蓋住底,但這個過程中享受的快樂足以彌補。有一個小伙伴,竟然在挖野菜的時候揀到了一對金戒指,其中的一個上面還鑲著一塊紅寶石。那個時代的氣氛是緊張的,所有值錢一點的東西都被視為“四舊”,而且沒有任何私人的空間,膽子小一點的人都不敢收藏。我們挖野菜的菜園,就在女生宿舍的后面,那是一個有圓月門的灰磚瓦房的院子。可能是哪個膽小的女學生,順手從后窗戶扔了出來。

武斗開始以后,氣氛更加緊張,所有的人都在設法逃離危難之境。母親帶了我們輾轉到父親的學校,那是建在楊柳青附近一片荒灘上的幾排平房。臨時找了一大間房子居住,估計是空著的學生宿舍,里面是大通鋪。因為自己不能開伙,每天在學校的食堂打飯吃,基本都是水煮菜,寡而無味兒。遠離城鎮,沒有什么地方可以去。熟人也少,來往的不多。姐妹兄弟幾個,便終日在野地里跑著玩兒。沙土地上的柳樹行中,經常可以找到蘑菇。所謂柳樹行,是把柳樹從根上砍掉,讓分蘗的枝條生長,形成一排一排的灌木叢。長到一定的尺寸,再砍下來賣,用做編筐一類的農具,這樣既固了沙,又有經濟價值。在兩排柳樹行之間,是大片的荒沙地,只生長一種毛毛草。成群的螞蚱,在里面蹦來蹦去,有的干脆蹦進你的褲腿里。我們把抓住的螞蚱串在草莖上,一串一串地拎到地頭上,點上荒草燒熟,吃得滿嘴噴香,嘴角都是黑的。還有一個意外的發現,是在一片收獲過的地里,長著一些土豆苗,拔起來挖開土,有一些大大小小的土豆。用衣襟兜著回家,洗干凈放進茶缸里,支上幾塊磚頭,點著枯樹枝煮著吃。只是無論如何也煮不爛,吃在嘴里也很澀。一開始以為是火候不夠,后來父親說,發了芽的土豆淀粉變質,加上凍了,就是煮不熟,而且可能還有毒素。于是,不敢再去挖來吃。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铜山县| 石门县| 荥经县| 南安市| 收藏| 资兴市| 孟连| 晋中市| 新津县| 博湖县| 黔江区| 邯郸县| 武穴市| 山丹县| 靖边县| 姚安县| 盐源县| 罗甸县| 布尔津县| 黑龙江省| 舞钢市| 彭泽县| 黑山县| 石家庄市| 德惠市| 桃江县| 德兴市| 永修县| 黄浦区| 抚宁县| 汉中市| 湄潭县| 陆川县| 石狮市| 额济纳旗| 高平市| 拉孜县| 万盛区| 连云港市| 蒙城县| 荆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