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營銷渠道管理(第三版)
- 莊貴軍
- 2432字
- 2019-12-27 16:20:52
第一節 管理的基本知識
管理是人類有目的的活動,廣泛存在于社會的一切領域。這里所講的管理,主要是以工商企業為對象的管理活動。管理活動,自古有之。但是較完整的管理理論體系,直到20世紀才形成。那么,什么是管理?誰是管理者?管理又有哪些基本職能呢?
一、管理的內涵
管理是一個古老的現象和話題,內涵極為豐富。因此,人們對管理的認識也是各種各樣的。一個較為一致的說法是:管理是指協調與整合他人的工作活動,與他人合作,有效(effectively)和高效率(efficiently)地完成工作任務的程序(Robbins and Coulter,1998)。
根據這個定義,管理是一套程序或一個過程,涉及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等活動;通過這些活動,人們不但要完成工作任務(有效),而且要高效率地完成工作任務(效率)。
有效性(effectiveness)和效率(efficiency)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效率講的是投入與產出之間的關系——如果一個企業用給定的投入生產出了更多的產出,或者用較少的投入生產出了同樣多的產出,那么這個企業就有較高的效率。因為管理者管理的是稀缺的資源(人、財、物),所以他們需要考慮如何更節省地使用這些資源。效率所考慮的是“如何把事情做好”,即不要浪費資源。
但僅有效率是不夠的。管理者還要考慮“做應該做的事情”,即進行那些能夠幫助組織實現其目標的活動。這就是有效性問題。有效性強調結果,效率強調手段,二者相輔相成。管理的內涵可以概括如下:
第一,管理是人們為了更好地實現組織目標而進行的有目的的活動;
第二,管理的實施是通過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等一系列管理職能來進行的;
第三,管理的內容是協調組織內外可以利用的人、財、物、時間、信息等資源要素,使之得以有效結合和充分利用,以便實現組織的目標。
二、管理者
按照定義,只要一個人通過協調與整合他人的工作活動來完成組織的工作任務,那么他就是管理者。他既可能管理著一個大的跨國公司,也可能管理著一個公司的一個小部門,還可能只是另外一個人的上級。有時,管理者可能負責一個由不同組織成員構成的臨時小組,還可能只負責與其他組織的協調行動。
根據在組織中所處的位置,管理者被分為高層管理者、中層管理者和基層管理者(見圖2-1)。高層管理者處于組織的最高層,對整個組織的活動負有全面的責任,主要職責是制定組織的總目標、總戰略,掌握組織的大政方針并評價整個組織的績效。

圖2-1 組織分層與管理者
中層管理者處于高層管理者和基層管理者之間的一個或若干個中間層次上。他們的主要職責是貫徹執行高層管理者所制定的重大決策,監督和協調基層管理者的工作。與高層管理者相比,中層管理者更注意日常的管理事務。
基層管理者也叫一線管理者(first-line managers),處于組織的基層。他們所管轄的是作業人員,主要職責是給下屬作業人員分派具體的工作任務,直接指揮和監督現場作業活動,以保證各項任務高效率地完成。
管理者還可以按他們所從事管理工作的范圍和專業性質,分為綜合管理者和專業管理者。綜合管理者負責管理整個組織的全部活動,如公司的總經理或一個公司某一事業部的經理,需要統管包括生產、營銷、人事、財務等在內的各項活動。專業管理者則僅負責組織中某一類活動或職能的執行。在企業管理中,根據專業領域的不同,專業管理者可以具體劃分為生產部門管理者、營銷部門管理者、人事部門管理者、財務部門管理者以及研究開發部門管理者等。對于這些部門的管理者,可以泛稱為生產經理、營銷經理、人事經理、財務經理和研究開發經理等。
三、管理職能
管理職能是指管理者所從事的主要活動和發揮的基本作用。雖然不同的組織在目標、管理要求和管理方法上各有不同,但管理者所發揮的基本作用卻是相對一致的,即他們都進行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的活動。這四項基本活動與活動的過程,就是管理職能。
管理的四項職能是緊密聯系、互相作用的,任何一個職能出現問題都會影響其他職能的發揮。在現實的管理工作中,四項職能交織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能截然分開。其中,計劃是管理的首要職能。管理活動一般都從計劃開始,先確定做什么(目標)和怎樣做(行動方案),后按照計劃的要求組織人力和各種資源,再指揮計劃的執行與落實,并通過控制活動保證工作的結果符合計劃的要求。
管理的計劃職能,也叫“規劃”或“策劃”,就是事前決定一個組織在未來某一特定時間內應達到的目標及達到目標的有效方式。通常,計劃的第一步是制定未來要實現的目標,第二步是制定與此有關的更具體的分階段目標,第三步是確定、評估和選擇實現目標的可行方案,第四步是執行計劃。
管理的組織職能,是指管理者通過組織結構設計而決定做什么、怎樣做、誰去做和誰向誰負責等問題的程序。注意,這里的組織是一個動態過程,而不是一個靜態集合——按不同的層次明確各個成員的權力與責任所構成的一個群體。不過,二者密切相關,互為因果。一方面,靜態集合是動態過程的物化;另一方面,組織職能也要通過一定的物化形式來實現。
管理的領導職能,是指管理者所發揮的對下屬的指揮、協調與激勵作用。領導絕不能被簡單地看作職權,它還是一種影響力技能——通過各種信息溝通方式,影響他人或群體在某種特定條件下實現目標的行為能力。
領導者的影響力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職位權力,二是個人權力。職位權力由領導者在組織中所處的位置決定,它由上級和組織賦予,人們因組織約束不得不服從。個人權力由領導者自身的某種特殊條件造就,如高尚的品德、豐富的經驗、卓越的能力、良好的作風等,這種權力對人的影響是非強制性的,也是長遠的。
管理的控制職能,是指利用信息反饋,及時將執行結果與計劃目標進行比較,發現并分析差異,采取相應措施促使計劃按既定目標實現的過程。它是對計劃執行過程的控制。
一個組織在制訂計劃時,一般都會做認真的調查、分析和研究,考慮組織內外的各種因素,盡可能保證計劃的可行性。但是,由于組織內外部環境充滿變數,極為復雜,制訂的計劃在執行時常常發生偏差。為了使計劃的執行不走樣或少走樣,組織需要對計劃執行過程進行監控,發現問題并及時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