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美術活動設計
- 王燕華
- 1120字
- 2019-11-29 16:52:51
4.剪紙——小鳥的家
一 活動設計意圖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在欣賞自然界和生活環境中美的事物時,要關注其色彩、形態等特征。讓幼兒觀察常見動植物以及其他物體,引導幼兒用自己的語言、動作等描述它們美的方面,如顏色、形狀、形態等。春天來了,對于生活在未名湖周邊的幼兒來說,小鳥與樹木的關系在他們的眼睛里是那么和諧,在湖邊玩耍時耳邊就經常伴隨著鳥兒的嘰嘰喳喳。
二 活動目標
1.對剪紙活動感興趣,喜愛剪紙,喜歡參加剪紙活動。
2.嘗試有控制地剪出粗細長短不同的長條,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進行粘貼。
3.嘗試有控制地使用剪刀。
三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可以熟練地使用剪刀,有過繪畫大樹的經驗。
物品準備:音樂、手工紙、剪刀、膠棒、白紙。
四 活動過程
1.音樂導入。
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下隨著《小鳥回家》的音樂做小鳥飛翔的動作。
師:小鳥們也要回家了。小朋友們,小鳥的家在哪里啊?
2.欣賞。
教師出示之前幼兒的繪畫作品:大樹。
師:大樹的樹干是什么樣子的?
師:大樹的樹枝是什么樣子的?
師:樹葉是什么形狀的?
3.探索使用剪刀來進行創作,激發幼兒剪紙的欲望。
師:我們用小剪刀剪一棵漂亮的樹送給小鳥吧。
師:使用小剪刀時應該注意什么?
4.幼兒自由創作,教師觀察指導。
(1)鼓勵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彩紙。
(2)提示幼兒關注樹枝與樹干的區別,表現出樹枝的長短變化,并剪出葉子。
(3)隨時關注幼兒使用剪刀的方法,讓幼兒注意使用剪刀的安全。
(4)鼓勵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背景紙。
(5)鼓勵幼兒大膽地粘貼,有意識地區分樹干與樹枝的粗細長短,進行粘貼。
5.欣賞與評價。
師:小朋友,你的作品中小鳥的家是什么樣子的?
師:你最喜歡其他小朋友的哪幅作品?為什么?
師:哪一棵樹的樹干最粗?哪一棵樹的樹枝最長?你覺得小鳥會喜歡住在什么位置?為什么?
五 延伸活動
關注大樹不同季節的變化,在活動區投放彩紙、剪刀和膠棒,讓幼兒可以隨時進行操作。
六 教育活動建議
1.此活動適合3-4歲幼兒。
2.目標的實現。
(1)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情緒體驗,肯定幼兒的想法,及時給予其鼓勵。
(2)觀察幼兒有控制地使用剪刀的情況并記錄下來。
(3)不干預幼兒粘貼,教師只作為觀察者,讓幼兒自由粘貼。
(4)分析每幅作品所運用的不同剪法和粘貼方式。
3.作品分析。
發現幼兒獨特的表達方式。
(1)選擇的顏色:大部分幼兒會有意識地選擇對比性比較強的背景紙,使得畫面的顏色更豐富;作品中以鮮艷明亮的顏色居多,反映了幼兒印象中“家”的溫暖與幸福感。
(2)剪紙手法:作品中的樹枝有長的、短的、粗的、細的,反映出幼兒在積極地嘗試有控制地剪紙。
(3)畫面安排:因為有繪畫經驗,幼兒對樹的外形特點比較熟悉,自信地展現出了樹的不同形態。有的樹弱小,幼兒便在周圍筑起厚實的“圍墻”,體現出“家”的安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