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國有獨資公司的特別規定
一、國有獨資公司的概念和法律適用
國有獨資公司,是指國家單獨出資、由國務院或者地方人民政府授權本級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有限責任公司(《公司法》第64條第2款)。
國有獨資公司本質上為一人公司,即投資人的唯一性,這可將其與一般的有限責任公司相區別。但它又是非常特別的一人公司,其與一般一人公司的區別在于其投資的主體是特殊的,即國家;而在一般的一人公司中的出資人是一個自然人或一個法人。另外,由于股東人數的限制,一般來說,一人公司規模不大,而國有獨資公司,規模通常較大。
《公司法》所指的國有獨資公司,包括三方面的內容:(1)國家出資;(2)國務院或者地方人民政府享有出資人權利,承擔出資人職責;(3)各級國資監督機構根據授權履行出資人職責。這樣規定使國有獨資公司的權利義務主體進一步具體化。
根據《公司法》第64條第1款規定:“國有獨資公司的設立和組織機構,適用本節規定;本節沒有規定的,適用本章第一節、第二節的規定。”也就是說,國有獨資公司除適用國有獨資公司的特別規定外,還應當適用《公司法》關于有限責任公司的一般規定。同時,如果國有獨資公司的特別規定與《公司法》的其他規定有沖突時,則根據特別法優于普通法的原理,優先適用國有獨資公司的特別規定。
二、國有獨資公司的章程
《公司法》第65條規定:“國有獨資公司章程由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制定,或者由董事會制定報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批準。”也就是說,國有獨資公司的公司章程的制定和批準機構是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其章程的制定有兩種方式:(1)由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自己制定;(2)由董事會制定報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批準。根據《公司法》第23條規定,設立有限責任公司,應當由股東共同制定公司章程,可見制定公司章程的權利屬于全體股東。而《公司法》第66條規定“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行使股東會職權”,即在國有獨資公司中,履行出資人義務的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的法律地位類似于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會,因此,由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制定國有獨資公司的章程是有法律根據的。《公司法》第66條還規定“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可以授權公司董事會行使股東會的部分職權,決定公司的重大事項”,這是由國有獨資公司的特殊性決定的。一方面,國有獨資公司的董事會成員部分來自于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的委派,其意思表示與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一致,可以代表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行使部分職權;另一方面,國有獨資公司數量多、種類復雜、級別不同。在現有資源的條件下,完全由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履行股東的職責實在是杯水車薪,適當地將部分權利下放給董事會,是解決出資人履行職責問題的替代機制之一。當然,由于章程的內容關系到公司日后的正常運行,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有權進行最后的把關,即對董事會制定的章程擁有批準權,這也是合理配置權力,相互制衡的需要。
總之,《公司法》明確了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履行出資人職責,行使股東會職權,以及董事會職權特殊性,因此國有獨資公司章程的制定不同于一般的有限責任公司。[260]
三、國有獨資公司組織機構設置和股東會職權配置
國有獨資公司不設股東會,由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代表國家履行出資人職責,行使股東會的職權。國有獨資公司不設股東會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其只有一個投資主體,即國家。因此,也就無法同普通的有限責任公司一樣設立股東會。即使按照普通有限責任公司設立股東會,只能是形同虛設,與股東會的應有功能和作用相違背。當然,國有獨資公司不設股東會并不意味著股東的職責和功能不復存在,而是通過其他形式予以體現。因此,國有獨資公司出資人是國家的特殊性決定了由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代表國家履行出資人職責,行使股東會的職權是順理成章的。
國有獨資公司不設股東會,因此,公司的決策權只能由國有獨資公司的唯一股東,即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行使。但是,同時考慮到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的獨立性,使得國有獨資公司的決策也不能完全依附某一主體。因此,《公司法》第66條規定,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可以授權公司董事會行使股東會的部分職權,決定公司的重大事項,但公司的合并、分立、解散、增減資本和發行公司債券,必須由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決定;其中,重要的國有獨資公司合并、分立、解散、申請破產的,應當由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審核后,報本級人民政府批準。
可見,在國有獨資公司中,一般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會的職權被分解為兩部分:一部分由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行使;另一部分由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授權公司的常設執行機構董事會行使。
四、國有獨資公司董事會制度
國有獨資公司設董事會,依照一般有限責任公司的董事會和國有獨資公司法律規定行使職權。董事每屆任期不得超過3年。董事會成員中應當有公司職工代表。董事會成員由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委派;但是,董事會成員中的職工代表由公司職工代表大會選舉產生。董事會設董事長一人,可以設副董事長。董事長、副董事長由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從董事會成員中指定(《公司法》第67條)。
國有獨資公司的董事長、副董事長、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未經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同意,不得在其他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或者其他經濟組織兼職(《公司法》第69條)。
國有獨資公司設經理,由董事會聘任或者解聘。經理依照一般有限責任公司的經理規定行使職權。經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同意,董事會成員可以兼任經理(《公司法》第68條)。
除此之外,國有獨資公司的監督會成員不得少于5人,其中職工代表的比例不得低于1/3,具體比例由公司章程規定。監事會成員由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委派;但是,監事會成員中的職工代表由公司職工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監事會主席由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從監事會成員中指定(《公司法》第70條第1款、第2款)。
監事會的職權是:(1)檢查公司財務;(2)對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的行為進行監督,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公司章程或者股東會決議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提出罷免的建議;(3)當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行為損害公司的利益時,要求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予以糾正;(4)國務院規定的其他職權(《公司法》第70條第3款)。
【相關案例】6-3 高管兼職違法禁止規定[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