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3 二十四個主要指標

“十二五”規劃從經濟發展、科技教育、資源環境、人民生活等四個方面,提出了二十四個主要指標。按照主題主線的要求,圍繞五點基本要求和十大政策導向,強化了經濟結構、科技教育、資源環境、改善民生等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指標,強化了約束性指標對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促進作用(見表1-1)。

表1-1 “十二五”規劃提出的二十四個主要指標

預期性指標(十二個) 約束性指標(十二個)
國內生產總值 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
服務業增加值比重 耕地保有量
城鎮化率 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
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
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 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降低
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 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農業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數 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森林增長(森林覆蓋率、森林蓄積量)
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 城鎮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
城鎮登記失業率 城鄉三項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
城鎮新增就業人數 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
人均預期壽命 全國總人口

? 預期性指標與約束性指標

二十四個主要指標中,預期性指標和約束性指標分別為十二個。預期性指標的完成主要是依靠市場主體的自主行為,發揮市場配置資源作用,政府創造良好的宏觀環境和市場環境,適時把握宏觀調控方向和力度,綜合運用各種政策予以引導,努力爭取實現。約束性指標的完成是中央政府在公共服務等領域對政府部門和地方政府提出的工作要求,政府通過合理配置公共資源和有效運用行政力量,來確保實現。在規劃實施過程中,約束性指標要分解到各個部門、各級政府,并對其完成情況進行考核和獎懲。

? 強化資源環境民生指標約束

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改善民生是政府責無旁貸的重要責任,也是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薄弱環節。“十二五”規劃在這兩個方向增加了約束性指標:在資源環境方面,增加了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強度等指標,在“十一五”規劃提出的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總量減排的基礎上,增加了氮氧化物、氨氮總量減排的指標;在人民生活方面,增加了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城鄉三項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等指標。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安县| 济源市| 开封县| 奉化市| 屏东县| 凤庆县| 罗田县| 保定市| 广东省| 南投县| 孟津县| 平武县| 大兴区| 开原市| 四会市| 定结县| 防城港市| 拜泉县| 临夏市| 桃园县| 呼和浩特市| 碌曲县| 高陵县| 金秀| 晋中市| 宿松县| 辽阳市| 定日县| 民县| 寿阳县| 石阡县| 阿拉善右旗| 崇礼县| 德钦县| 普兰县| 儋州市| 西丰县| 格尔木市| 景谷| 土默特右旗| 乐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