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單元2 環境適應知識ABC

心理故事:“縮小”的美洲鷹

一名美洲鷹的研究者阿·史蒂文在南印第安斯山脈中的一個巖洞里發現了被世人認為已經絕跡的美洲鷹。美洲鷹是一種巨鳥,一只美洲鷹的兩翼自然伸展開后長達3米,體重達20千克,它鋒利的爪子可以抓住一只小海豹飛上高空。令人奇怪的是,這樣一種馳騁在海洋上的龐然大物,竟然能生活在狹小而擁擠的巖洞里。巖石之間的空隙僅約15厘米。為了揭開謎底,生物科學家阿·史蒂文利用現代科技在巖洞中捕捉到了一只美洲鷹。用鐵蒺藜做成了一個直徑15厘米的小洞讓它飛出來,結果發現它在鉆出小洞時,雙翅緊緊地貼在肚皮上,雙腿卻直直地伸到了尾部,同樣伸直的頭頸對稱起來,就像一截細小而柔軟的面粉條,它是用以柔克剛的方式輕松了穿越了蒺藜洞。顯然,在長期的巖洞生活中,它們練就了能縮小自己身體的本領。研究還發現,美洲鷹的身上都結滿了堅硬的大小不一的痂,這是因為美洲鷹在學習穿越巖洞的時候受過很多傷。在一次又一次的疼痛中,它們鍛煉出了特殊的本領,最終適應了狹小而惡劣的環境,獲得了生存的空間。

【感悟與思考】 美洲鷹歷經了千難萬險,不怕流血受傷,以“縮小”自己、改變自己的方式,最終適應了變化的環境,獲得了生存的空間。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呢?人類只有以自己的智慧去順應和應對環境,生命的價值才能夠實現。

心理知識:適應與心理健康

沒有人能夠在同一種境遇中生存到老,現實總是讓人們去面對一次又一次的陌生。“物競生存,適者生存”。社會適應能力良好是心理健康的主要特征。適應大學生活是大學生適應社會的前奏曲。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是一道獨特的風景,需要充當不同的角色,完成不同的任務,并獲得人生的不同體驗。當我們以風華正茂的青春,走進五彩繽紛的大學時代,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轉換個人的角色,適應新環境,把這一段路走的充實而美麗,是大學生要思考的重要問題。

一、關于適應

心理學范疇里使用適應概念時通常有三個角度,一是生物學意義上的適應,即生理適應,如感官對聲、光、味等刺激物的適應;二是心理上的適應,通常是指遭受挫折后借助心理防御機制來使人減輕壓力、恢復平衡的自我調節過程,這是一種狹義的適應概念;三是對社會生活環境的適應,包括為了生存而使自己的行為符合社會要求的適應和努力改變環境以使自己能夠獲得更好發展的適應,這是社會適應的概念。

適應現象是伴隨著環境的變化而出現的,沒有環境的變化也就無所謂適應或不適應。但是由于人們生活的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實際上是處在不間斷的變化中的,因此每個人每時每刻都存在著適應的問題,都會產生不斷適應新環境的需要。從這個意義上說,適應是人的一種基本需要,是人的一生中隨時都要面臨的任務,也是人應當具備的一種基本素質。適應能力是個體生存與發展的必備能力,對不同的個體來說,由于適應水平不同,最終會導致其發展水平上的差異。

二、社會適應

社會適應是指個體對社會生活環境的適應。社會適應的內容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對社會生活環境的適應,包括對不同生活條件與生活方式的適應;

(2)對各種社會角色的適應,包括各種角色意識的形成以及對不同角色行為規范的掌握;

(3)對社會活動的適應,包括各種活動規則的掌握和活動能力的形成,如學習、交往、工作、休閑等能力的形成與發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的關于現代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學會做事、學會求知、學會與人共處、學會生存所反映的都是社會適應方面的基本要求。

心理適應與社會適應的關系十分密切。心理適應作為一種綜合性的心理功能,是社會適應的心理基礎。離開以同化、順應以及其他一系列復雜的心理活動為基礎的內化過程,個體社會化的實現是不可能的。反之,如果脫離開對社會環境的良好適應,那么心理適應本身也就失去了實際的意義。

三、主動適應:心理健康的重要標志

我們每個人都追求健康的人生,包括健康的身體、心理、道德和社會適應。心理健康的本質問題是與周圍環境的適應問題。一個心理健康的人常常表現出與環境的適應與協調,如人際關系環境的協調,對學習、工作環境的適應以及對社會規范的適應與遵從等。所以,主動適應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志,它可以具體化為以下四點:能正確地認識和判斷現實環境;有主動接受生活鍛煉的積極心態;會面對現實并積極尋求社會的支持;掌握自我調節的方法;自覺能動地提高適應能力。

總之,環境是客觀存在的現實,適應是人生必須面對的永恒課題,是終生學習和發展的任務。大學生要以積極的人生態度、飽滿的熱情、堅強的意志去面對環境、適應環境、改造環境,并在這一過程中實現自我提升。

心理訓練:“滾雪球”

1. 活動步驟

全體同學分成若干個8人小組。每個小組從其中一人開始,每人用一句話介紹自己,一句話中必須包含三項內容:姓名;所在班級;自己的一項喜好。規則是:當第一個人說完后,第2個人至最后的人都必須從第一個人開始介紹自己,介紹過程中,如果想不起來前面人的情況,可以請求同組其他同學的幫助。活動結束后,請每位同學在組內談談在短短十幾分鐘內,認識其他同學的感想。

2. 討論與分享

小組派一名代表與全班同學分享本小組討論以下問題的結果和收獲。

(1)活動后你收獲了什么?

(2)活動中你碰到了什么困難,是怎樣解決的?

(3)結合活動的感受,談談你對環境適應的理解和認識。

主站蜘蛛池模板: 墨竹工卡县| 郁南县| 柘城县| 柳江县| 上犹县| 彭水| 石渠县| 舒城县| 武山县| 涟水县| 武鸣县| 加查县| 连江县| 东海县| 远安县| 新龙县| 皮山县| 汤原县| 西峡县| 皋兰县| 沽源县| 新巴尔虎左旗| 曲阳县| 襄汾县| 平阳县| 泊头市| 城步| 华安县| 邹平县| 个旧市| 达州市| 临武县| 长沙市| 永安市| 台湾省| 固始县| 方山县| 阿拉尔市| 金山区| 西安市| 灵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