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心理調適能力訓練
- 左妮紅
- 4344字
- 2019-11-29 15:44:47
單元3 走近心理咨詢
心理故事:我恨自己
小張是某大學一年級男生,從小身體都很好。十二三歲時他對班上一位女同學產生了好感,后來看到電視劇中男女親熱的鏡頭,便有了欲念,晚上有時自慰,都能克制。高中二年級時,他常和女同學在一起做作業,不時想到戀愛方面的事。此間雖常自慰,但是沒有什么不適,也沒影響學習。進入高三,要準備高考,小張想把時間和精力盡量用在學習上。一有性的念想時,就努力克制。誰知越想克制,越不能集中精力,腦子里總是出現女同學的形象和一些性的聯想,于是他拼命和自己的這些想法抗爭。聽說“自慰過度影響健康”時,他再三告誡自己,但總是無法控制,事后又后悔。后來他發展成睡不好覺,吃不好飯,甚至在考試時候也會聯系起性方面的事。小張恨自己沒出息,道德敗壞,品質惡劣。他痛苦不堪,學習成績逐漸下降,整日萎靡不振,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把真情告訴了父親,并在父親的陪同下接受了心理咨詢,希望咨詢師給予幫助,克制自己不再自慰。
咨詢師在與小張的接觸中發現:小張認為自己有病、道德敗壞,而實際上這不過是由于他對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現象不了解而產生的恐懼反應。咨詢師給小張講解了人進入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變化,并告訴他在這個階段的青少年聯想到性事,甚至性沖動,都是正常的,只要沒有不正當的行為,就不是道德破壞和品質惡劣。性興奮時,他借助自慰來宣泄一下也是可以的,不必過于壓抑,應順其自然,自慰不是病態,更不是強迫癥。經過一段時間的心理咨詢,小張的心情輕松了很多,他在書面體會中寫道:“以前對性的心理、生理知識不了解,對在自己身上發生的事大驚小怪,越想控制,越適得其反,現在懂得了科學的道理,腦子雜念少了,就算還有,也會用正確的觀念和方法來面對?!毙埜械胶苄牢浚瑳]想到心理咨詢幾次后自己的變化就這么大。
【感悟與思考】 心理咨詢可以引導求助者進行自我探索,促進他們對自己的錯誤觀念和行為進行認真思考,幫助求助者厘清自我內部的心理沖突,引導求助者面對現實,并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行為。因此,我們應該對心理咨詢建立正確的認識,通過心理咨詢改善自我的生活品質,促進自我人格的健康與完善。
心理知識:走近心理咨詢
心理咨詢是借助一種特殊的人際關系,運用心理學理論、知識和方法,通過語言、文字及其他信息傳遞的方式,給咨詢對象以幫助、啟發和指導的過程。心理咨詢的目的在于幫助求助者避免和消除不良心理因素的影響,并產生認識上、情感上和態度上的變化,解決學習、工作和生活等方面出現的各種疑難問題,從而更好地適應環境、發展自我、增進心理健康。
一、心理咨詢的形式
心理咨詢的方式很多,如按照咨詢的對象可劃分為直接咨詢和間接咨詢、個別咨詢和團體咨詢;按照咨詢的途徑可劃分為通信咨詢、電話咨詢、現場咨詢、門診咨詢。一般醫院和社會設立的多為障礙心理咨詢或門診咨詢。學校所開設的多為發展性咨詢。學校心理咨詢遵循教育、發展、預防、治療模式,面向全體學生,提供心理咨詢服務,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從而達到實現教育目標的目的。
二、心理咨詢的過程
Gerald Corey在其著作《心理咨詢與治療經典案例》中從咨詢師的角度對把心理咨詢的過程及每個階段的具體工作內容進行了具體的描述,有助于我們初步了解和認識心理咨詢工作。
(一)進入與定向階段
本階段咨詢師的工作主要包括:建立輔導關系;收集相關資料,以利初步界定問題,明確輔導需要;初步了解當事人的個人、環境資源;做出接案決定;做出輔導安排。
(二)問題-個人探索階段
本階段咨詢師的工作主要包括:建立良好的關系;收集相關資料,以進一步界定和理解問題;協助當事人進行自我探索,達到對當事人的深入了解。
(三)目標與方案探討階段
本階段咨詢師的工作主要包括:激發當事人改變的動機;處理好當事人的期望和目標的關系;明了現有的干預手段和自己能力的局限;咨詢目標的確定要以當事人為主,咨詢師起輔助作用。
(四)行動/轉變階段
本階段咨詢師的工作主要包括:避免讓當事人變成一種被動、接受、依賴的角色;保持靈活性;要注意治療收獲在實際生活中的遷移應用情況;要經常進行評估,即根據已確定的目標,看咨詢和治療實際取得了多大的進展。
(五)評估/結束階段
本階段咨詢師的工作主要包括:評估目標收獲;處理關系結束的問題;分離焦慮;為學習的遷移和自我依賴做準備;最后一次會談。
三、心理咨詢的要求
心理咨詢的基本要求是為求助者保守秘密。因為在心理咨詢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求助者的個人隱私問題,保密不僅能獲得求助者的信任,也是咨詢師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同時還是咨詢過程順利進行的必要保證。因此,不少想去咨詢的大學生因為怕自己的隱私被傳揚出去而心存疑慮,其實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四、心理咨詢的作用
心理咨詢是受過專門訓練的咨詢師提供的運用心理學的理論與技術,通過與求助者的交流、探詢、解釋、協商,對求助者施加心理影響,改變其認知、情感、態度、行為,維護和增加求助者的心理健康,促進其人格發展和潛能發揮的一種服務。對于大學生而言,心理咨詢一方面可以針對同學們在學習中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種現實問題提供一些必要的指導,解決現有生活問題;同時,心理咨詢還可以幫助同學們改變不良的情緒和行為,增強社會適應能力。此外,心理咨詢可以使大學生進一步確立正確的自我認知,探討自我的方向,開拓自身的潛能,不斷突破自我的種種局限,全面而充分地發展未來的前程。
五、大學生尋求咨詢的主要特征
1. 對心理咨詢的認識存在誤區
由于受到我國社會文化傳統的影響,加之心理咨詢工作在我國開展的時間并不長,所以很多大學生對心理咨詢的意義認識不太清晰,甚至產生錯誤的認識,覺得自己的心理十分健康、沒有疾病,不需要進行心理咨詢;同時對校園中的心理咨詢活動態度不積極,覺得心理咨詢離自己十分遙遠,參與感較弱。
2. 不知怎樣面對咨詢
盡管有的大學生很明白自己有心理問題,對情緒有明確的痛苦體驗,很希望獲得他人的幫助,愿意與人溝通,但是因為其社會化過程尚未完成,實際交往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加之自尊心較強,不愿暴露隱私,故而不知怎樣去接受和面對咨詢。
3. 有一定調節能力,但更希望得到咨詢師的幫助和指導
根據心理咨詢的自助性原則,咨詢應該是以啟發、促進求助者的自助能力,使其自己找到最佳的解決問題和自我發展的方案,一般不主張給他們以明確指示和結論。但大學生心理咨詢卻不一定如此。由于他們自身發展水平的限制,雖然已具備了一定的心理調節能力,但當心理壓力很大、內心沖突激烈時,自我調節往往難以奏效,這時候完全自助、完全靠自己的力量走出心理陰影不僅困難,而且本人需承受的痛苦也較大。因此,大學生在自己無力改變狀況的時候,就會主動尋求心理咨詢的幫助,他們對心理咨詢抱有很大的期望,希望能得到最有效的幫助和指導,以盡快解決自己的問題或困惑。
4. 希望參加咨詢活動卻又難以承受群體壓力和同伴譏笑
由于大學生生活在特定的集體環境之中,活動喜歡結伴而行,因此,其行為常帶有明顯的從眾性。當整個社會以及他們所在群體對心理咨詢的認識尚不明確、看法尚有偏見時,有咨詢需求的大學生要前來咨詢必須背負著一定的群體壓力。諸如,為什么要去做心理咨詢,心理咨詢是不正常的人才需要做的,你有精神病嗎等。這些議論形成一種氛圍,常常會影響來咨詢大學生的心態和行為,使得希望尋求咨詢的大學生顧慮重重,不愿或不敢去心理咨詢室,認為前去咨詢是件不光彩的事,咨詢就意味著承認自己不正常,所以既想參加又怕被同伴知道而遭到譏笑。有的大學生前去咨詢時行為隱蔽、躲躲閃閃;有的大學生則希望咨詢室設在較隱蔽的地方,談話也常常有所保留,致使部分大學生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嚴重,延誤救治時機。
綜上所述,在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難以面對和難以應付的情況。有時候,有些問題的原因看起來非常清楚,大學生也知道如何去尋求幫助。而有的時候,有些問題則難以理解,大學生感到束手無策,那么,這個時候,大學生便可以去尋求心理咨詢的幫助。心理咨詢不僅幫助大學生解決現有的問題,還可以引導大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自己和社會,用新的方式去體驗和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并產生新的思維方式,實現心理放松。更為重要的是,心理咨詢還可以深化大學生對自身的認識,引導大學生去發現真實的自我,發掘自我的潛能,實現自我的價值。
有一位學者總結得好,他說:“咨詢不是說教,它是聆聽;咨詢不是訓示,它是接納;咨詢不是教導,它是引導;咨詢不是控制,它是參與;咨詢不是偵訊,它是了解;咨詢不是制止,它是疏導;咨詢不是做作,它是真誠;咨詢不是改造,它是支持;咨詢不是解答,它是領悟;咨詢不是包辦解決問題,它是協助成長;咨詢不是令人屈從,它是使人內心悅服?!币虼?,行走在人生的道路上,在心理問題和心理障礙面前,勇于接納自己,親自推開心理咨詢之門尋求幫助是每一位大學生的明智之選。
心理訓練:小夏的疑慮
1. 活動步驟
閱讀案例,全班同學分成若干小組,討論案例后面的問題,每位小組成員都要發言。
小夏,女,18歲,某大學新生,在進入大學的一個月后,她給學校心理咨詢中心的李老師寄去了一封信。在信中,小夏說到自己很苦惱,由于從小家庭教育比較嚴格,因此養成了謹小慎微的個性。大概是從高中開始,每次寫完作業她總要逐字逐句的核對數十遍,連標點符號都不放過,并且還要讀出聲來。她經常躺在床上還覺得作業中寫了錯別字,偶爾還會忍不住半夜起來拿出作業本來核對。為此浪費了很多時間,精神狀態也不好,學習效率低,高考考得也不理想。進入大學,軍訓結束開始上課后,又是如此。小夏非??鄲溃芟霐[脫這種狀態。聽說學校心理咨詢中心的老師能夠為同學們進行心理輔導,小夏非常高興可也心存疑慮。所以,她在信中對李老師說,希望李老師能針對她提出的問題給予答復,然后她才考慮是否前來咨詢。小夏的問題是:(1)老師能否理解并幫助自己解決所遇到的問題和煩惱;(2)自己的問題持續了這么長的時間,感覺挺嚴重的,心理咨詢可否幫助自己擺脫困境嗎;(3)心理咨詢一定要面對面地交流嗎?聽說還可以通過QQ、電話、郵件等其他方式進行,哪種方式效果最好呢;(4)好多同學都認為去心理咨詢的人一定是有精神問題了,去心理咨詢中心咨詢如果被老師、同學知道了,他們會不會把自己當作“神經病”呢;(5)心理咨詢老師會把自己的情況透露給輔導員(班主任)嗎?會不會自己去咨詢后,輔導員和同學們就都知道自己的事情了。
問題:(1)對于接受心理咨詢,你是否也跟小夏有著一樣的疑慮;(2)除了小夏提到的問題,對于心理咨詢你還有什么其他的問題和疑慮嗎;(3)如果你是李老師,你會如何回答小夏的問題?請模擬進行。
2. 討論與分享
各小組派代表發言,與全班同學分享本小組的討論結果及收獲。任課教師針對小夏提出的問題結合各小組的觀點給全班同學進行總結與解答,并與同學們分享本案例討論的感受和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