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常見病穴位按摩完全圖解
- 趙慶新
- 2689字
- 2021-03-26 18:39:39
006 腹瀉
腹瀉是一種常見癥狀,是指排便次數明顯超過平日習慣的頻率,糞質稀薄,水分增加。腹瀉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門不適、失禁等癥狀。腹瀉分急性和慢性兩類。
專家診斷
◆ 癥狀簡介
(一)急性感染:急性胃腸炎、食物中毒、痢疾等。
(二)慢性疾患:慢性結腸炎、血吸蟲病、腸結核、直腸癌或結腸癌等。
(三)對于腹瀉的診斷,首先要詳細了解以下情況:
1.有無腹痛:肚臍周圍絞痛,應考慮是食物中毒;左下腹疼痛,應考慮是細菌性痢疾;右下腹疼痛,應考慮是阿米巴痢疾和腸結核;中上腹部疼痛,應考慮是胃腸炎;腹瀉后腹痛不能緩解者,應考慮是痢疾;腹瀉后腹痛能緩解者,應考慮腸結核、腸炎等。
2.病程和大便次數:急性腹瀉,一般發病急、病程短、腹瀉次數較多;慢性腹瀉,一般病程長,腹瀉次數較少。
3.大便的性狀:膿血樣大便常見于細菌性痢疾;豆瓣醬樣大便常見于阿米巴痢疾;水樣大便常見于急性胃腸炎;米泔水樣大便常見于霍亂;白色黏凍樣大便常見于食物中毒或慢性結腸炎。
4.有無里急后重:一般腸炎沒有里急后重的癥狀;細菌性痢疾多見里急后重。
5.年齡:腸系膜淋巴結核,多見于兒童;腸結核,多見于中年人;結腸癌和直腸癌,多見于老年人。
6.流行區:要了解當地地方病的情況。在血吸蟲病流行區域,要考慮血吸蟲病。
(四)體檢和實驗室檢查:
1.檢查病人的全身狀況:注意有無皮膚干皺發冷、眼窩凹陷、口渴飲水、脫水等現象。
2.檢查腹部的狀況:有無壓痛、腫塊,肝脾有無腫大等。腹部不同部位的疼痛,可能是不同的疾病引起的腹瀉造成。腹部若有腫塊,應考慮腫瘤;肝脾出現腫大,應考慮是血吸蟲病。
3.檢查大便:大便中有紅細胞、膿細胞和巨噬細胞,則是細菌性痢疾;大便中有阿米巴滋養體及包囊,則是阿米巴痢疾。
4.肛門指診:對可能是直腸癌變的病人,必要時可做肛門指診。
癥狀分析
傷寒、副傷寒
體溫逐漸上升,一周后持續高熱、惡心、嘔吐、腹瀉、神志呆滯、肝脾腫大、玫瑰色皮疹、相對性緩脈
細菌性痢疾
怕冷、發熱、腹痛、腹瀉、里急后重、膿血樣大便等左下腹壓痛,大便鏡檢可見到巨噬細胞及膿細胞和紅細胞
急性胃腸炎
有飲食不潔或受寒病史,嘔吐物有餿氣,水樣大便,常在腹瀉后有松快感,上腹部或臍周圍部有壓痛
食物中毒
常有進食未燒熟的蟹、變質的魚、肉等飲食不潔史,且同食的人,常同時有相同的癥狀。癥見嘔吐,腹瀉,水樣大便,可伴有發熱,臍周圍絞痛,大便可培養出致病菌
阿米巴痢疾
低熱或無熱,腹瀉,無明顯的里急后重,豆瓣醬樣大便,常有特殊臭味,右下腹壓痛,大便鏡檢可找到阿米巴滋養體及包囊
霍亂、副霍亂
一般先有腹瀉,再見嘔吐,米泔水樣大便,量多,次多,脫水,小腿肌肉酸痛,嚴重的病人可引起周圍循環衰竭而死亡,大便可培養出霍亂弧菌
血吸蟲病
有疫區接觸史,腹瀉一般較輕,可有膿血樣大便,可見肝脾腫大,急性者有發熱、蕁麻疹等,檢查大便沉渣可找到血吸蟲卵,大便可見陽性
腸結核
常有結核病史,腹脹、腹瀉與便秘常交替出現,右下腹痛多發生于飯后,大便后可緩解,右下腹可有壓痛
慢性結腸炎
病程長,癥狀輕,大便有白色黏凍,腹瀉前常腹痛加劇,腹瀉后即緩解,無明顯陽性體征
結腸癌、直腸癌
發病年齡多在中年以上,貧血,消瘦,大便常帶有血液
直腸癌
在肛指檢查時,可觸及堅硬而高低不平的腫塊
消化不良
小兒常因喂養不當,成人常因消化道慢性疾病所引起,大便中可見不消化食物,消瘦、貧血、營養不良等
◆ 中西療法
(一)飲食:
一般可給予粥、米湯、面條等易消化的食物,宜多飲鹽開水。如有脫水者,應及時補充水分。
(二)中醫辨證施治:
1.濕熱:如果出現舌苔黃膩、發熱、腹瀉、大便膿血的癥狀,宜清化濕熱。白頭翁五錢,秦皮五錢,黃芩三錢,黃柏四錢,白芍二錢,甘草一錢,水煎服,每日一劑。
加減法:肛門下墜者,可加木香三錢。
2.寒濕:如果出現怕冷發熱、惡心嘔吐、腹痛喜熱、大便溏薄、舌苔白膩、脈沉緩的癥狀,宜散寒溫中。藿香三錢,蘇梗葉各三錢,姜半夏三錢,吳茱萸一錢,干姜一錢,水煎服,每日一劑。
加減法:因飲食生冷而引起的腹瀉,可加肉桂一錢;因食物不潔而引起的腹瀉,可加玉樞丹三分,用開水吞服。
3.脾虛:胃口不好、消化不良、大便稀薄、苔薄、脈弱的癥狀,宜健脾化濕。黨參三錢,茯苓三錢,炒白術三錢,炒扁豆四錢,薏苡仁四錢,炒蓮肉三錢,水煎服,每日一劑。
加減法:如出現四肢發冷的癥狀,可加附子三錢(先煎),肉桂一錢(后下);若五更腹瀉,可加補骨脂三錢,肉豆蔻三錢。
4.傷食:如果出現腹瀉、腹脹痛、舌苔膩的癥狀,宜消導化滯。枳實三錢,白術三錢,黃芩三錢,黃連一錢,大黃一錢,六麯四錢,山楂三錢,水煎服,每日一劑。
中藥推薦
推拿1.病人正坐,橫擦脾俞、胃俞、腎俞、八窌,以熱為度
推拿2.病人仰臥,先摩中脘10分鐘,接著摩腹10分鐘
推拿3.病人俯臥,按脾俞、胃俞及大腸俞,以酸脹為度
內服1.可選用馬齒莧、鐵莧菜、鳳尾草、辣蓼、雞眼草、地錦草等,各用一兩,水煎服
內服2.木香檳榔丸,主治傷食腹瀉,每日二次,每次三錢
內服3.香連丸,主治濕熱腹瀉,每日三次,每次一錢
西藥推薦
內服1.次碳酸鉍:用于治療一般性腹瀉。每次0.3~1.5克,每日三次
內服2.矽炭銀:用于治療急性腸炎,或者因受冷而引起的腹瀉。每次1~3片,每日三次
內服3.復方樟腦酊:每次2~5毫升。用于治療劇烈的腹瀉,效果較好,但不宜長期連續服用
經穴療法
◆ 特效穴位 長強穴 隱白穴
長強穴:正坐,上身前俯,左手伸到臀后,用中指用力揉按穴位,便秘、腹瀉或者有痔瘡的人,感到酸脹的同時會感覺酸脹感向體內和四周擴散。每天分別用左右兩手各揉按1~3分鐘,先左后右。
隱白穴:正坐,把腳抬起,放在另一條大腿上,用另一側手的大拇指的指甲垂直掐按穴位,有刺痛感。每天早晚各掐按一次,每次掐按1~3分鐘。
◆ 追加穴位 會陽穴
會陽穴:雙手向后,手掌心朝向背部,中指伸直,其他手指彎曲,將中指的指腹放在尾骨端兩旁,用中指指腹按壓所在之處,有酸痛感,左右兩側穴位每次各按揉1~3分鐘。
特效1:長強穴
本穴有促進直腸收縮作用,通大便、療便秘、止腹瀉有特效。有通任督、調腸腑之效能,主治腸炎、腹瀉,痔瘡、便血、脫肛。對陰囊濕疹、引產、陽痿、精神分裂、癲癇、腰神經痛等病癥,長期按壓此穴,能有很好的調理保健功能。
標準取穴


特效2:隱白穴
此穴止血有奇效,另外,還用于治療月經崩漏(過多)、子宮痙攣(經痛)。對小兒疳積(消化不良)、腸炎、腹瀉、多夢紛紜等病癥,都有很好的調治效果。對腹脹不得安臥、便血、尿血等病癥,也都有很好的保健調理作用。
標準取穴


追加1:會陽穴
屬足太陽膀胱經穴位,此穴具有散發水濕、補陽益氣的作用。經常按壓此處,對泄瀉、便血、痔瘡、陽痿、帶下等病癥都具有很好的療效。
標準取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