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小療法大健康
  • 健康中國名家論壇編委會
  • 1002字
  • 2021-03-26 17:35:17

003 五臟六腑決定人體的健康

臟腑是人體內臟器官的統稱,人們經常把人體的內臟器官歸結為“五臟六腑”,其中“五臟”即是心、肝、脾、肺、腎,“六腑”則為胃、膽、大腸、小腸、膀胱和三焦。

所謂五臟,它們的功能特點是藏精氣而不泄,所以應保持精氣的盈滿;所謂六腑,它們的功能特點則是消化食物和傳輸排泄糟粕。中醫常將人體的“五臟六腑”與經絡、氣血、津液等統一起來,從而為補益、健體、祛疾等方面的理論、診斷、調理、治療的建立與開展提供借鑒與參照。

其中,心主管血脈與精神意識思維活動,有著統率協調全身各臟腑功能活動的作用;肺主管皮膚與人體一身之氣,協助心臟調節全身的功能活動;肝主管藏血、筋腱與疏泄,有著調節情志、促進人體消化與吸收的功效;脾主管肌肉,并與胃共管接受、消化飲食,轉化為營養物質供給人體;腎主管骨骼、生殖與人體生長發育,其所藏之精能夠生骨髓而滋養骨骼,起到保持人體精力充沛、強壯矯健的功效;主管決斷的膽通過所藏膽汁的排泄,能夠起到促進食物消化的作用;小腸主管接受胃中來的飲食,對飲食進行再消化吸收,并將水液和糟粕分開;相當于傳輸通道的大腸主管傳導糟粕;作為人體全身水液匯聚的地方,膀胱主管多余水液的排出;三焦主管疏通水液,使全身的水道通暢……

此外,中醫中還有“奇恒之腑”與“傳化之腑”的說法,其中腦、髓、骨、脈、膽、胞宮以蓄藏陰精為特性,如同大地承載萬物一樣,宜蓄藏而不妄泄,名叫“奇恒之腑”;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像天體一樣運轉不息,所以泄而不藏,以傳導排泄為特性,故名為“傳化之腑”。

中醫認為人體五臟各有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志。人體內臟腑功能的活動情況也能夠逐漸從人的體表反映出來。具體來說,就是心的榮華反映在面部,其功能是充實和溫煦血脈,心氣旺盛則面色榮潤;肝的榮華反映在爪甲,肝血充足則爪甲堅潤,筋柔韌有力;脾的榮華反映在口唇四周,其味甘,其色黃;肺的榮華反映在毫毛,肺氣旺盛則皮膚毫毛健康潤澤;腎的榮華反映在頭發,腎氣旺盛則頭發光澤,骨骼堅韌。而通過對人體生理、病理現象的觀察,研究人體各個臟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就成為中醫理論中的藏象學說,藏同“臟”,指藏于體內的臟器,象則有表現于外的生理、病理現象之意。

五臟六腑

五臟即心、肝、脾、肺、腎;六腑即膽、小腸、胃、大腸、膀胱、三焦。它們之間互為表里各有所主,并與五行相對應,中醫經常依據五行生克關系來診斷和治療疾病。

六腑之間的關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拉萨市| 自治县| 津市市| 若羌县| 文登市| 庐江县| 容城县| 新乐市| SHOW| 绥阳县| 阿拉善右旗| 巴东县| 阳高县| 绥化市| 凤山市| 陵水| 新河县| 高碑店市| 济宁市| 伊春市| 玉山县| 古交市| 康保县| 丹巴县| 天津市| 淮安市| 榆树市| 包头市| 夏津县| 泸溪县| 巍山| 新竹县| 辉南县| 阿鲁科尔沁旗| 天镇县| 济源市| 凤庆县| 淅川县| 泸州市| 鹤壁市| 昌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