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新常態下中國綠色低碳轉型研究:清華大學綠色經濟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政策研究報告2017
- 錢小軍
- 1195字
- 2019-12-06 16:26:47
第一章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與低碳產業革命
迄今為止,人類已經經歷了三次產業革命。前兩次革命都與能源產業息息相關,無論是蒸汽機引領的機械革命,還是內燃機、電力引領的第二次產業革命,其核心都是能源變革,能源動力及其產業體系的革命都為一國經濟、社會和文化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的第三次產業革命主要是由IT產業引領的,迄今影響廣泛。幾次產業革命促進世界各國加速強弱分化,那些每次在產業革命之初抓住產業革命的苗頭乘勢而上、迅速普及新的技術、裝備新的生產力的國家,往往在新一輪世界經濟政治競爭大潮中處于主動地位。反之,那些反應遲鈍、閉關鎖國、鼠目寸光,對新技術、新產業革命性的變化視而不見的國家往往被時代的大潮所淘汰,走向沒落。
當前,由于全球氣候變化催生的新一輪產業革命,綠色低碳產業革命已經初露端倪,它已經并將繼續引領產業、社會發生深刻的變化。一國經濟發展必須正確因應這種產業變革的新趨勢,制定正確、全面、富有前瞻的決策,引領產業轉型、促進綠色低碳發展。
當前,中國經濟發展到了一個新時期、新階段。從國際經驗來看,擺在我們面前的挑戰,除了綠色低碳外,還有“中等收入陷阱”。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中國經濟已經處于“上中等”收入發展階段,2016年,中國人均GDP已經接近9000美元,在很多中低技術產業,中國產業獲得了全球性的競爭力,成就舉世公認。但是,在中等收入階段,經濟增長的傳統優勢要素正在逐步消失,中國經濟迫切需要從過去的粗放增長模式轉向集約增長,從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在“十三五”期間甚至更長周期內,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早在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就提出中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問題(1)。李克強總理在不同場合也論述了這個問題(2),說明這個問題已經引起中國高層的關注。
2017年秋天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的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指出,我們正處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關鍵時期,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國人民要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展望更長遠的未來,為了實現兩個百年的戰略目標,我們要確保中國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后依然保持強勁、持續、高質量的發展動力,以順利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本章圍繞“中等收入陷阱”和低碳產業革命兩個核心命題,簡單分析了“中等收入陷阱”的緣由和機理,借鑒世界各國跳出中等收入陷阱、后發崛起的經驗,認為促進低碳產業的發展無疑是解決轉型與可持續發展的牛鼻子,中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須緊跟并引領世界低碳產業革命的潮流,抓住基因類、顛覆性技術出現的苗頭,率先實現產業化并大規模推廣。同時,要全面深化改革,破除體制機制障礙,促進創新、創業熱潮持續發展,大力發揚企業家精神,促進以低碳能源為中心的創新型社會的到來,在全世界率先通過低碳能源革命實現產業升級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進而成為高收入創新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