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四節 總結與政策建議

2017年11月閉幕的中國共產黨的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為中國新時期發展吹響了號角,黨中央提出中國經濟社會要從過去的站起來、富起來,到未來強起來,要解決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與經濟發展不協調、不平衡的矛盾。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在過去“兩個百年”戰略目標的基礎上(9),又提出了兩步走的戰略步驟:要在2035年初步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2050年,再努力15年,將中國建成文明、富強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可謂目標明確、任務艱巨,使命崇高。

我們堅信,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未來跳出中等收入陷阱是一個必然的事件。但是,前進的道路未必一帆風順,風險仍存,挑戰仍多。過去30年,經過努力,尤其是中國承接全球產業轉移,解決了溫飽問題,絕大部分中國人已經過上了小康生活。1981年,中國的GDP只相當于美國的6%;2015,中國的GDP則達到美國的60%。展望未來,由于高速發展的慣性,中國人均GDP超過12 500美元這個跳出中等收入陷阱的名義底線是有可能的,但是,這絕不是我們驕傲自滿的理由,盡快達到25 000美元這個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底線之上,任重而道遠。

一、發揚企業家精神,鼓勵并保護中小企業發展

創新驅動是所有發達國家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國家經濟發展的共同特征。創新永遠在路上,我們必須正確處理新技術革命和發展時期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加大全面市場體制改革的步伐,把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同精干有為的政府相結合。

不能過分強調新興產業發展中政府的力量。從最近幾年戰略新興產業的發展進程可以看到,由于地方GDP和政績的訴求,新興產業市場被人為割裂,中國一時間竟然冒出300多家電動汽車公司,統一大市場被割裂,大國市場規模優勢蕩然無存,這必將影響新能源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過去幾年,由于政策優惠、政府強推,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的最大生產國和消費國,但是政府強有力的政策不能代替市場的選擇。近期有報道稱,在挪威,混合動力車和電動車分別占2016年該國新車購買量的24%和15%。而2015年這兩者僅占中國新車購買量的1.32%。在很多地方,內燃機汽車悄悄地回來了(10)。車主們發現純電動汽車空間狹窄,于是又轉回內燃機汽車或插電式混合動力車。

我們必須繼續大力提倡雙創,提倡企業家精神、工匠精神、工程師精神,大力鼓勵新技術小企業的發展。我們只有在創新、創業方面做得比發達國家好,讓創業者在中國創新比在其他國家更容易成功,才有可能實現我們的戰略目標。

今天的小企業有可能引領未來產業的發展,保護、鼓勵、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是美國在過去百年戰勝日本、蘇聯等一個又一個經濟競爭對手的法寶,美國《小企業保護法》有數百頁,從法律上對中小企業的保護和支持進行了明確規定。

二、加快新技術成果的轉移轉化和大規模普及

過去,我們往往混同了科技政策和創新政策,基礎科學、應用研究、產品創新的機構職能錯位、資源錯配比較嚴重,導致低水平、同質化競爭。創建創新型國家龍頭應該是企業,基礎是大學,并輔之以若干承擔不同職能的研究機構、中介服務機構,各種角色不能混同,資源不可錯配。

東西南北中,無論是哪里的科技成果和人才,我們要有“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胸懷,我們要創造比美國更適宜低碳成果轉化的創新生態體系,在新一代產業革命中贏得未來,抓住低碳產業鏈條的高端環節,率先產業化。

在歷次產業革命中,那些領先的國家往往是率先將科技成果大規模轉化為生產力的國家,而不一定是率先發現、發明這些科技成果的國家。世界的創新中心、制造中心往往不一定與科學中心重合。

三、在基因性、顛覆性技術實現突破前,慎言產業革命

迄今為止,盡管發展很快,但是低碳領域的基因性技術還沒有被發現和推廣應用。未來,人類可能在儲能電池技術和能源互聯網方面發現并獲取關鍵基因技術,從而實現乘數效應,實現技術范式革命。

當前在電動汽車、能源互聯網領域炒作多,但是實際技術進步不大,根本性技術變革并沒有出現。沒有基因性技術的創新和普及,低碳產業革命不能說已經到來,全世界在等待這種技術的出現,之前不要輕言實現了低碳革命,各種技術路徑都有可能實現顛覆性變化。因此,作為一個國家,我們要重視基礎研究,鼓勵各種技術路徑的發展。同時,要在生產體系、物流體系、服務體系方面為產業革命打好基礎,真正做到大規模、低成本、市場化。

未來,新能源汽車無疑是低碳革命的旗艦產品,世界各國無不開足馬力、力爭上游。中國過去10年一直想實現“彎道超車”,而且對比亞迪等企業寄予了厚望,但是10年來,如果說這個領域存在彎道超車現象的話,那也只有一個成功的典型,那就是美國的特斯拉。特斯拉已經甩開傳統能源汽車領域的巨頭,引領了世界電動汽車產業的潮流。

四、繼續緊盯美國50年,創新永不止步,改革永不停歇。既要防止中等收入陷阱,也要防止蘇聯陷阱、日本陷阱和歐洲陷阱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要學習日本、韓國和我國臺灣地區的經驗,但是作為一個大國經濟體,美國經驗是最值得中國借鑒的,這是過去學術界和政策制定者所忽略的。我們的目標不僅限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也不是永遠跟在發達國家后面,而是要成為現代化經濟強國。

如果說20世紀是“美國世紀”的話,21世紀有可能成為“中國世紀”,但是目前還不是“中國世紀”。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我們與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競爭將是長期的、艱巨的,能否成為“中國世紀”,關鍵在于我們能否在體制、機制、文化、創新生態方面形成對美國的“體系性優勢”。

在未來前進的道路上,我們既要發揮我們優勢,用好市場和人才規模這兩個戰略性優勢,同時,要不斷變革、不斷創新,不僅要避免拉美病,同時也要避免荷蘭病、日本病、蘇聯病(11),創新永不止步、改革永不停歇。

在不斷創新的同時,我們要保持戰略定力。美國1880年就已經成為全球第一制造大國,在當時完全可以稱為全球制造中心,但是從制造中心到“創新中心”“科學中心”“金融中心”“全球治理中心”,美國耐心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中間還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到二戰以后,美國才成為全球“五心合一”的霸主國家(12),這時距離1880年已經過去了65年。

當前,中國已經是全球制造中心,盡管這個制造中心的質量還不是很高,但是,中國離全球的創新中心、科學中心、金融中心等的道路還很漫長。美國1914年以前已經是世界的創新中心和制造中心,但不是科學中心。從一戰開始,大量歐洲頂尖人才開始涌入美國,尤其是猶太人,直至二戰期間達到頂峰。1914—1945年,美國享受了30年的人口紅利才在戰后一躍成為世界科學中心。因此,在美國、日本、以色列、歐洲的頂尖人才大量涌入中國創新、創業之前,我們要慎談中國已是科技強國,不要被一些排名指標所迷惑。我們一定不能急于求成,要著眼于長期的發展戰略,下大力氣徹底改革經濟體制的弊端,尤其是創新、創業中的種種弊端和體制性的障礙。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河子市| 明星| 托克托县| 宁化县| 崇信县| 闽侯县| 贵德县| 图们市| 仁怀市| 庆阳市| 城市| 邢台市| 石城县| 冷水江市| 苗栗县| 白朗县| 长岭县| 金溪县| 威海市| 霍邱县| 遂川县| 衡阳市| 双鸭山市| 绥棱县| 禹城市| 河津市| 大埔区| 台东市| 博客| 绵阳市| 宁德市| 齐齐哈尔市| 赤峰市| 泽普县| 博爱县| 五莲县| 红桥区| 独山县| 五原县| 新晃| 阳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