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群企業共享經濟環境規制與集群價值共創路徑研究
- 何中兵
- 1011字
- 2019-11-29 22:11:37
第二章 集群企業共享經濟環境規制分析
產業聚合環境是集群企業戰略選擇所面臨的時空背景。產業聚合所形成的區域經濟與產業結構優勢有利于集群企業實施共享經濟模式,雖然主流共享經濟理論并沒有把集群企業共享經濟納入其范疇之中,但是依據產業集群的解釋方式,可以發現產業集群具有有利于集群企業選擇并實施共享經濟模式的有利時空環境,謀求集群共享經濟可持續發展正是產業集群形成與發展的制度邏輯,是集群企業利益相關者的價值導向。
產業聚合環境對形成有利于集群共享經濟的社會價值體系、提高集群企業價值共創的有效性、網絡治理能力、本土化競爭優勢以及國際化進程具有重要的作用,詳盡分析產業聚合環境對于集群價值共創的區域經濟或產業結構優勢需要整合與深化關于產業集群的解釋范式,其中包括:聚合經濟理論、社會網絡理論、產業集群理論以及全球價值鏈治理理論等。
將產業聚合時空的解釋方式整合到企業共享經濟的解釋范式之中,可以逐層解析集群共享經濟的區域經濟或產業結構優勢:同質性產業集聚可以共享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區域性網絡便于共享信息與知識創新;鉆石體系具有有利于創新創業的制度時空;全球價值鏈體系便于共享集群網絡優勢。這些環境優勢有利于提高集群企業共享經濟的可持續能力。
在不同層次的共享經濟時空中,集群企業具有不同的治理機制。利益相關者可以依據自身的利益訴求以及相應的制度邏輯對集群共享的合法性進行判斷,依照集群共創績效對其集群共享聲譽進行評價,從而影響集群共享地位的定位和變遷。集群共享合法性基礎上的集群共享產權獲取與變遷機制、集群共享聲譽基礎上集群共享績效評價機制以及集群共享地位基礎上的利益相關者干預機制構成了影響集群企業共享經濟模式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集群共享經濟選擇機制。
通過分析集群共享經濟環境屬性,構建新概念集群共享經濟來評價集群企業共享經濟模式的環境誘因,構建新概念集群競爭力和集群選擇力用來評估影響集群共享經濟模式盈利能力的市場力量和促使集群企業選擇共享經濟模式的社會力量。這三個新概念可以用來更為系統地描述集群共享經濟的環境特征。
在集群共享經濟的環境誘因作用下,在集群競爭力和集群選擇力的影響下,集群企業只有創造集群共享經濟體系所倡導的共享價值,才能提高集群共享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新構建的集群價值共創概念源于鉆石體系和產業集群形成的制度設計邏輯,集群體現了共享經濟體系中所有利益相關者的價值共識,是提高集群共享經濟可持續能力的理性戰略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