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從全球范圍來看,綠色低碳轉型是世界趨勢,全球綠色發展的機制框架正在形成。許多經濟體都在朝著綠色和低碳化的方向發展,都在追求低消耗、低排放,追求生產更多更高附加值的產品。綠色發展又兼顧民生,注重解決人與自然的和諧,推動解決人類所面臨的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許多經濟體不斷地調整能源戰略和能源政策,推動能源綠色低碳發展,實際上就是推動能源轉型,以減少對傳統能源和化石能源的依賴,同時促進清潔能源和低碳能源的開發利用。隨著能源技術革命的發展,風電、光伏等清潔能源的成本迅速降低,能源系統對光伏、風電等不穩定和間歇式能源的消納能力也在持續提升,清潔低碳、經濟高效和安全可靠這三方面已經有可能從矛盾的對立面逐漸轉化為矛盾的統一體,能源發展的協調性、平衡性將持續增強。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自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建設取得了一系列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為此,十九大報告提出,我國將統籌推進五位一體戰略,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到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將全面提升。

破解能源經濟環境的矛盾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任務。2017年習近平主席在致第八屆清潔能源部長級會議和第二屆創新使命部長級會議的賀信中指出,發展清潔能源是改善能源結構、保障能源安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任務。中國將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積極發展清潔能源,提高能源效率,推動形成綠色發展的生活方式,努力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中國,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推動全球走綠色、低碳、循環、可持續發展之路。十九大報告提出,要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推進綠色發展,壯大節能環保、清潔生產、清潔能源產業,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2018年中央財經委第一次會議要求,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堅持源頭防治,調整“四個結構”,做到“四減四增”,特別是要調整產業結構,減少過剩和落后產業,增加新的增長動能;要調整能源結構,減少煤炭消費,增加清潔能源使用。可再生能源能源作為新興產業和清潔能源,將在減少煤炭消費、推進能源革命、構建現代能源體系、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中發揮日益重要作用。

根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國家可再生能源中心的研究結果,到2050年,我國的煤炭使用量要降低到10億噸以內,才能留住碧水藍天,成就“美麗中國”;其次是通過技術創新,提高效率,對不可替代的煤炭實現更高水平的清潔化利用。能源供給側結構性變革的核心是供給側的綠色電力革命,綠色電力革命的核心是電力系統向低碳綠色電力轉型,以帶動和推動消費側的電力化水平和低碳化水平提升。低碳綠色電力的主力軍就是風電和太陽能發電。加快向低碳綠色電力轉型將為能源供給側結構性變革解決后顧之憂,大規模、高比例的風電、太陽能發電將為能源供給側變革帶來長時間的持久推動力。

但是,目前還存在著一系列體制和機制方面的障礙。一方面,我國能源管理與監管體制改革長期滯后于行業發展,在傳統發展模式下形成了分別圍繞煤炭、石油、天然氣、可再生能源等部門的相對封閉的產業鏈條和管理體系,管理分散、多頭管理、管理越位、監管缺位等現象依然存在。各類電源之間、電源與電網之間仍然有許多需要統籌協調的問題,不僅導致系統整體效率偏低、污染排放普遍偏高,還成為能源結構調整的重要障礙。另一方面,可再生能源比重的不斷提升,對供給側和需求側轉型提出了新的挑戰,特別是綠色電力革命正成為能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挑戰。

今后,中國能源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要任務是適應市場化改革的要求,創新能源管理模式,建立健全能源法治體系,解決政出多門、管理缺位、越位等問題。在加快建立市場化價格形成機制引導企業投資和能源電力系統運行的同時,減少政府部門對具體能源電力的項目投資、價格和運行的直接管理,轉向更加注重制定戰略規劃、政策法規、市場規則、標準規范等事中事后監管,加強中央與地方協同的宏觀綜合管理和微觀專業監管,建立統籌能源系統轉型的綜合管理體系和維護市場開放公平競爭秩序的現代專業監管體系,實現“權力與責任同步下放、調控與監管同步強化”,創造統一、公平、公正、公開的競爭性市場環境,強化具有行政壟斷和自然壟斷性質的企業治理改革與壟斷監管,釋放能源企業、用戶和廣大居民等市場主體在投資建設、生產消費綠色清潔可再生能源的巨大潛力。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原所長、研究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阳县| 海伦市| 夹江县| 榆树市| 清河县| 溧水县| 长子县| 玉门市| 巴中市| 清流县| 政和县| 镶黄旗| 华阴市| 定陶县| 贵南县| 龙井市| 靖州| 安吉县| 林西县| 吉水县| 汨罗市| 汉寿县| 陇川县| 保亭| 常山县| 许昌县| 彭泽县| 海丰县| 揭西县| 西畴县| 安西县| 治多县| 巴青县| 镇康县| 武定县| 红原县| 林周县| 阿尔山市| 芜湖市| 临安市| 新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