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心理測量的性質

一、測量的基本概念

(一)測量的定義

測量就是依據一定的法則,使用量具對事物的特征進行定量描述的過程。或者說,測量就是依據一定的法則用數字對事物加以確定。所謂“法則”是給被測對象賦值的規則,指任何測量都要建立在科學原理基礎之上,并通過科學的方法和程序完成測量過程。測量法則的制定是心理測量中最關鍵同時也是最難的工作。所謂“事物”是指被測對象或所要測量的事物的特定屬性,這些不同的特征就是測量的特定對象。所謂“定量描述”是指任何測量的結果總是對事物特定的量的確定。這種數量的確定需要借助數字來進行,正是因為數字具有區分性、序列性、等距性和可加性的特點,使得對事物特征差異的測量成為可能。所謂“量具”是指測量中使用的工具,不同的測量要使用不同的量具,不同的量具所使用的單位和參照點也不同。

依據測量對象的性質和特點,可以將各種不同形式的測量大致分為四種:

1.物理測量,即對事物物理特征的測量;

2.生理測量,即對機體生命特征的測量;

3.社會測量,即對社會現象的測量;

4.心理測量,即對人的心理特征的測量。

(二)測量的基本要素

任何測量都必須具備兩個基本要素:參照點和單位。

測量中的起點被稱作參照點。參照點有兩種,一種是絕對參照點,即以絕對的零點作為測量的起點。這個零點的意義為“無”,表示什么都測不到;另一種是人為設置的參照點,即相對零點。不以絕對零點為參照點的計量只能進行加減運算,不能進行乘除運算。理想的參照點是絕對零點,但是心理測量中很難找到絕對零點。

測量的第二個基本要素是單位。理想的測量單位應當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要有確定的意義,無論是量表編制者、主試還是被試者,所有的人對同一單位的理解都是相同的;二是要有相等的價值,即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差別總是相等的。心理測量的單位不夠完善,既無統一單位,也不符合等距的要求。

(三)測量的量表

根據測量的不同水平以及測量中使用的不同單位和參照點,一般把測量量表分為四種:

1.命名量表

命名量表是最低水平的測量量表,只是用數字代表事物或用數字對事物進行分類。具體包括兩類:名稱量表,用數字指代個別事物;類別量表,用數字指代事物的種類。適用的統計方法有百分比、次數、眾數和卡方檢驗。

2.順序量表

順序量表是次低水平的測量量表,不僅能夠指代事物類別,而且能夠表明不同事物類別的大小、等級或事物具有某種特征的程度。順序量表既沒有相等的單位,也沒有絕對的零點,不能進行代數運算。心理測量量表一般是在順序量表上進行的。適用的統計方法有中位數、百分位數、等級相關系數、肯德爾和諧系數等。

3.等距量表

等距量表屬于較高水平的測量量表,不僅能夠指代事物的類別、等級,而且具有相等的單位,但沒有絕對的零點,可以進行加減運算,不能進行乘除運算。適用的統計方法有平均數、標準差、積差相關系數、t檢驗、F檢驗等。

4.等比量表

等比量表是最高水平的測量量表,不僅可以知道測量對象之間的相差程度,而且可以知道它們之間的比例。除了具有類別、等級、等距的特征外,還具有絕對的零點,可以進行加、減、乘、除運算。適用的統計方法除了與等距量表相同外,還包括幾何平均數、變異系數等。

本質上講,心理測量的量表屬于順序量表。為了方便比較,通常要把順序量表轉化為等距量表,因而,通過測量獲得的原始分一般都要轉化為導出分。

二、心理測量的基本概念

(一)心理測量的定義和特點

心理測量,也稱心理測驗,是依據一定的心理學理論,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給人的行為和心理屬性確定出一種數量化的價值。心理測量既有測量的共同屬性又有其獨特的性質:

第一,間接性。心理測量的對象是人的心理特質,心理特質的內隱性決定了我們無法直接測量,而是通過測量個體在經常性的外顯行為來推斷他的內在心理特質,因而心理測量只是一種間接測量,具有間接性。

第二,相對性。很多心理測驗分數是與所在團體的大多數人的行為或某種人為確定的標準相比較而言的,沒有絕對的標準,也沒有絕對零點。我們有的只是一個連續的行為序列,所有的心理測量都是看每個人處在這個序列的什么位置上,一個人是內向還是外向、智商高還是低都是跟群體比較的結果,因而結論具有相對性。

第三,客觀性。心理測量量具的編制是一種高度專門化的系統工作,由相關領域的專家編制,經過長期的適用、修訂、完善而逐漸形成的標準化測驗。測驗的刺激是客觀的、對反應的量化是客觀的、對結果的推論也是客觀的,具有科學性和客觀性。

(二)心理測量的基本條件

心理測驗實質上是對行為樣本的客觀和標準化的測量。根據這個定義,一個心理測驗應具備四個基本條件:

1.行為樣本

指從總體行為中抽取出來的、能反映個體特定心理特質的一組行為,可以依據對這一組行為的測量結果推斷其心理特質。所抽取的行為樣本必須是能夠給測量人員提供有意義的、足以反映個體特定心理特質的一組行為,樣本要具有較好的代表性。心理測驗質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行為樣本的代表性。同時,只有在全面了解行為樣本的意義后,才能正確使用心理測驗。心理測量的最終目標不是對行為樣本的測量,而是通過對行為樣本的測量來推斷被試的人格狀況和行為模式,從而預測被試以后在某些特定情境下將出現什么樣的行為反應。行為樣本與所要預測的行為并不一定相似,可以相似,也可以完全不同。

2.標準化

指測驗編制、實施、記分以及測量分數解釋程序的一致性。測驗的標準化需要具備下列條件:第一,測驗內容的標準化。對所有接受測驗的對象實施相同的或等值的測驗內容。第二,施測條件的標準化。所有接受測量的個人必須在相同的施測條件下接受測驗。第三,評分規則的標準化。所制定的評分規則要足以使不同的評分人的評分結果保持最大程度的一致。第四,測驗常模的標準化。一般情況下,常模是一組有代表性的被試群體的平均測驗分數,表示整個群體的一般狀況,給測量分數的解釋提供一個可比較的參照點。所有受測者的測驗分數要和同一組常模作比較來給出解釋。編制常模的關鍵是抽取有代表性的被試樣本。

3.難度或應答率

難度太低或太高都無法有效地將不同水平的個體區分開來,繼而不能保證測驗的科學性。諸如態度測驗、興趣測驗、性格測驗等沒有難度的問題,但卻存在項目通俗性和應答率的問題。應答率也必須通過客觀的統計計算確定。量表的難度取決于所有項目的難度。項目難度最好在0.50±0.20之間,而且也呈正態分布,這樣能保證量表有較好的區分度。

4.信度和效度

評價一個測驗是否科學的重要指標是它的信度和效度。信度,指一個測驗結果的可靠性,即用同一測驗多次測量同一對象所得結果的一致性程度。效度,指一個測驗的有效性,即一個測驗在多大程度上能夠測到它所要測量的心理特質。信度和效度都是衡量測驗科學性的重要指標。

(三)心理測驗的種類

1.按測驗的功能分類

心理測驗按測驗的功能不同,分為能力測驗、成就測驗和人格測驗。能力可分為實際能力與潛在能力。實際能力是指個體已有的知識、經驗與技能,是正式與非正式學習或訓練的結果。潛在能力是指個體在被給予一定的學習機會后,將來可能達到的水平。這種旨在測量個體潛在的能力、預測個體能力的發展傾向的測驗稱為能力傾向測驗。能力測驗又可進一步分為普通能力測驗與特殊能力測驗。前者即通常說的智力測驗,旨在測量個體的一般智力水平或認知能力水平的高低。后者多用于測量個體在音樂、美術、體育、機械、飛行等方面的特殊才能。成就測驗又稱學績測驗、教育測驗,旨在測量個體在接受教育后的學業成就,它又可以分為學科成就測驗和綜合成就測驗。人格測驗旨在測量個體的諸如興趣、態度、動機、氣質、性格等方面的心理特征。

2.按測量方式分類

心理測驗按照測量方式,也可以說按照接受測量的人數分類,可以分為個別測驗和團體測驗。個別測驗指的是同一主試在同一段時間內只能測量一個被試。常見的斯坦福-比內量表(SB)、韋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等智力測驗,以及主題統覺測驗(TAT)、羅夏墨跡測驗等人格測驗均屬于個別測驗。團體測驗指同一主試在同一段時間內可以同時測量許多被試。瑞文推理測驗(包括SPM、CRT等)、陸軍甲(乙)種團體智力測驗以及絕大多數自陳人格測驗等都屬于團體測驗。團體測驗可用于個別測驗,但個別測驗不能用于團體測驗。

個別測驗與團體測驗的比較

3.按測驗材料的性質分類

按測驗材料的性質不同,分為紙筆測驗、操作測驗、口頭測驗和電腦測驗。紙筆測驗是指測驗的內容通過文字的形式表現,被試也通過文字作答。其優點是實施方便,缺點是容易受被試文化背景的影響。操作測驗是指測驗的內容通過圖形、儀器、工具、實物、模型等形式表現,被試以指認、手工操作、口語等形式來呈現答案。其優點是無須使用言語作答,所以不受文化因素的限制,可用于學前兒童、不識字的成人,在跨文化研究領域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缺點是局限于個別測量,時間上不經濟。口頭測驗的測驗項目為言語材料,主試口頭提問,被試口頭作答。電腦測驗的測驗項目可為文字或圖形,在電腦上顯示,被試按鍵作答,是目前較為主流的測驗方式。

4.按測驗目的分類

心理測驗按測驗的目的分類,可分為描述性測驗、診斷性測驗和預示性測驗。描述性測驗的目的在于對個人或團體的能力、性格、興趣、知識水平等進行描述。診斷性測驗的目的在于對個人或團體的某種問題行為及其原因進行診斷。預示性測驗的目的在于通過測驗分數預示一個人將來的表現和所能達到的水平,高考即屬于預示性測驗。

5.按測驗難度分類

按測驗的難度和時限分類,可以分為速度測驗和難度測驗。

速度測驗一般題目較為容易,沒有超出被試的能力水平,但數量較多,且時限較短,幾乎每個被試都不能做完所有題目。在純粹的速度測驗中,分數完全依賴于反應速度。難度測驗包含各種不同難度的題目,由易到難排列,其中有一些極難的題目,幾乎所有被試都解答不了。但作答時間較為充裕,使每個被試都有機會做所有的題目,并在規定時間內做完會做的題目,因此測量的是解答難題的最高能力。

6.按測驗要求分類

按測驗的要求分類,可以分為最高作為測驗和典型行為測驗。最高作為測驗要求被試盡可能做出最好的回答,主要與認知過程有關,有正確答案。能力測驗、成就測驗均屬最高作為測驗。典型行為測驗要求被試按通常的習慣方式做出反應,沒有正確答案。一般來說,人格測驗均屬典型作為測驗。

7.按測驗材料的嚴謹程度分類

按測驗材料的嚴謹程度分類,可以分為客觀測驗和投射測驗。

客觀測驗所呈現的刺激和被試的任務是明確的,刺激明確、意義清楚,受測者只能在限定的范圍內作答,評價相對客觀,故稱客觀測驗。比如智力測驗和自陳人格問卷。投射測驗,向被測試者呈現的是意義相對模糊的刺激,被測試者的反應是自由的,無正確錯誤之分,主要反映人的人格傾向和情感狀態,但在不同程度上也反映了人的認知、認知過程、認知方式和風格。比較典型的投射測驗是人格投射測驗,包括羅夏墨跡測驗和主題統覺測驗(TAT)等。

8.按評價所參照的標準分類

按評價所參照的標準分類,可以分為常模參照測驗、標準參照測驗和潛力參照測驗。常模參照測驗是將一個人的分數與其他人比較,確定其在某一團體中所處的相對位置,如高考。標準參照測驗,也叫目標參照測驗,是將被試的分數與某一絕對標準相比較,以評價被試發展水平有沒有達到該標準,如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潛力參照測驗是以個體可能達到的水平評價其已經達到的水平的測驗。

9.按測驗的內容分類

按測驗的內容分類,可以分為教育測驗、職業測驗和臨床測驗。教育部門是測驗應用最廣的領域,許多能力和人格測驗都可在學校中應用,但用得最多的是成就測驗,教育測驗主要指的是學業成就測驗。職業測驗主要用于人員選拔和職業指導,可以是能力和成就測驗,也可以是人格測驗。臨床測驗主要用于醫務部門。除感覺運動和神經心理測驗外,許多能力和人格測驗也可用來檢查智力障礙或精神疾病,為臨床診斷和心理治療工作服務。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达日县| 都江堰市| SHOW| 赤壁市| 广南县| 永平县| 定日县| 彭水| 呼和浩特市| 合阳县| 高碑店市| 柘荣县| 安溪县| 永丰县| 仙桃市| 九江市| 绥芬河市| 辽宁省| 平安县| 班戈县| 麻城市| 芜湖县| 武乡县| 富平县| 赣州市| 视频| 康定县| 绥棱县| 清水县| 布拖县| 五寨县| 丰顺县| 西吉县| 元阳县| 精河县| 依兰县| 饶平县| 定结县| 黄陵县| 满城县| 永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