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偵查思維中的推理方法
- 馬前進
- 6662字
- 2019-11-22 16:20:03
第二節 偵查思維及其特征和類型
杜倫孟德說:一個不想思考的人是頑固者,一個不能思考的是傻瓜,一個不敢思考的人是奴隸。在刑事案件偵查中,仔細觀察案件的有關事實,無疑為進一步偵查提供了線索,但是當必要的事實材料收集完畢后,解決問題的方案卻是通過一種智力活動即思維活動獲得的。如果從已知的事實材料和相關的背景知識獲得未知的案情,則必須有思維的介入和操作。
一、偵查思維的含義
所有公安工作都需要思維的參與,刑事偵查工作作為公安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自然也需要思維的參與;在現實的刑事案件偵查中,無論是發現案情事實還是證實案情事實都需要借助于思維;處于社會轉型期發生的刑事案件呈現出多種前所未有的特點,刑事案件偵辦的難度與復雜性無疑增加了,這更加要求思維的積極參與。因此,當前的偵查工作不僅需要思維,而且相對于其他公安工作和以往相比更加需要思維參與。不嚴格地說,偵查工作中運用的思維可以稱為偵查思維。此外,目前的刑偵工作出現了新的特征,以大數據技術為代表的信息化技術也對偵查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刑事案件的辦理是一個動腦、動口和動手相互結合的綜合過程,是偵查人員的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操作能力的綜合體現。在這三種能力中,思維能力無疑是其中最基礎、最核心和最重要的能力,而且制約、影響甚至決定著語言能力和操作能力。
國內著名偵查邏輯學者劉洪波教授認為,所謂偵查思維“就是國家法定人員在偵查活動中,為查明犯罪事實、抓獲犯罪嫌疑人所進行的腦力活動……其內涵就是偵查人員運用偵查手段、措施、對策來分析研判案情、收集證據、發現和查緝犯罪嫌疑人的智力活動。”[4]
偵查思維(criminal investigation thinking),簡言之就是偵查人員的大腦對獲取的刑事案件的相關信息進行加工的過程,廣言之則是指所有與偵查人員辦理的刑事案件的信息加工、理解、記憶和交流相關聯的心理活動。也就是說,偵查思維是偵查人員在加工信息時大腦中正在進行的心理活動——組織信息、理解信息、與他人交流信息。偵查思維是指這些活動以邏輯方式或者非邏輯方式來創造概念、形成判斷、進行推理和決策。
毋庸置疑的是,偵查思維是一個由諸多因素構成的復雜系統,它與經驗、信息、事實、知識、符號、對象、問題、方法、能力、大腦神經活動等聯系十分密切,貫穿著認知、情感、意志、行動四大領域。從結構上看,偵查思維涉及思維主體與思維客體、思維形式與語言表達形式、思維能力與思維方法等諸多因素。偵查思維有一個發生、發展和成熟的過程,偵查思維與諸如情感、情緒等非理性因素密切聯系,偵查思維受諸如動機等多種不同心理因素的不同影響或驅動。
偵查人員在偵查破案的全過程中,都需要積極的思維活動。偵查人員的思維活動過程,是一個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由低級到高級螺旋式上升的飛躍過程。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在解決問題時的思維過程,一般經歷了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提出假說和驗證假說四個階段;偵查破案的思維過程也經歷了這樣四個階段,即發現犯罪事實、分析案情屬性、提出偵查假說和驗證偵查假說。發現犯罪事實是偵查人員產生破案動機的前提,沒有案件的發生,偵查人員便不會產生破案動機,也就不會產生偵查思維活動。分析案情屬性即根據現場勘查、調查訪問等手段獲取的信息資料,對案件有關情況所作的分析判斷,它是提出偵查假說的依據。提出偵查假說可使破案工作不走彎路,提高效率。驗證偵查假說是通過一定的方法措施,對偵查假說進行驗證。
偵查思維的本質是一種認識活動。劉洪波教授認為,“具體地說,偵查思維是偵查員在案件偵查過程中對犯罪人和犯罪事件的認識活動,包括偵查員為實現偵查目的,對偵查途徑、措施、對策、方法等內在的選擇活動或者決策過程。也可以認為,偵查思維是偵查員在辦案中,運用科學的思維方式,對案件中的人、事、物及有關信息進行的分析研判,以求達到對案件本質的認識。比較形象的描述是,‘偵查思維是偵查員對案件真相的探求過程中,尋找和認識案件本質的思維藝術?!?a id="w5">[5]“它(偵查思維)貫穿于偵查活動的全過程,是一種對客觀對象的認識活動?!?a id="w6">[6]
二、偵查思維的特征
偵查思維除了具有前述的思維的一般特征之外,還具有下述特征。
(一)回溯性
日常思維的習慣是用由因到果的方式看待事物、處理事情,但是偵查工作卻與此相反,一般是從在案件發生之后,從案件形成的“已有結果”開始,倒回去尋求產生案件“已有結果”的原因、各要素和過程。因此,從認識論的角度看,偵查工作是對過去發生的案件進行的一種認識活動,是從結果推斷原因的過程。偵查思維的回溯性是由偵查活動的回溯性決定的:從時間上看,偵查活動總是在犯罪活動之后。在刑事案件偵查中,偵查人員通常只能從犯罪所造成的犯罪現場出發,通過現場勘驗得到的物品、痕跡和走訪調查中群眾的反映入手,來追溯犯罪嫌疑人是誰等信息,了解案件的發生過程和方式等情況。無論是“由人到案”的偵查模式還是“由案到人”的偵查模式,都需要偵查人員從已知的案件結果出發,去追溯推測各種可能存在的案件因素,然后運用各種偵查措施,查明形成案件全部事實的各要素。在這個過程中,從最后的“結果”到開始的“因素”都是倒退式的,體現了偵查思維的回溯性。
(二)排除性
偵查過程是一個由不占有事實材料到占有事實材料,由占有較少事實材料到占有較多事實材料的過程。在偵查中,除了在極少數情況下能夠憑借極少數占有的事實材料直接確定犯罪嫌疑人之外,在絕大多數情況下,由于偵查人員暫時占有的事實材料不太充分,這時只能確定一個關于犯罪嫌疑人的大致范圍;接著在占有越來越多的事實材料的基礎上,偵查人員根據犯罪嫌疑人大致范圍中某些嫌疑人個體某個犯罪必要條件的缺乏來逐漸把該人逐步排除在犯罪嫌疑人大致范圍之外,直到最終確定某犯罪嫌疑人為止。從根本上說,這是限制法在縮小偵查范圍上的有效運用,從排查許多個嫌疑對象到逐步較少或者縮小,這就意味著逐步否定一部分嫌疑對象。
(三)假說性
在偵查中,偵查人員必須得出一個關于案情事實的判斷。在偵查中,無論是通過感官獲得的事實材料直接得出一個關于案情事實的判斷還是通過推理間接推出一個關于案情事實的判斷,得出的關于事實的判斷都是假設性的。這表明了偵查思維的假設性。從某種意義上說,偵查過程就是關于案情事實的判斷的形成和證實的過程。在一般情況下,偵查人員一般是根據現有線索來開始偵查的。在偵查開始后,偵查人員會獲得一些關于案情事實的材料。但是這些材料是不充分的、零散的甚至粗陋的。正因為如此,才需要偵查人員在分析這些事實材料的基礎上,提出一個關于案情事實的猜測性判斷。然后,偵查人員再在這個猜測性判斷的指引下繼續偵查活動,獲得更多的關于案情的事實材料,直到偵破案件為止。在偵查的初始階段,其思維過程就是根據已有查證屬實的事實材料作出一個關于案情某要素或者各要素的猜測性判斷。這就鮮明地體現了從已有事實材料到猜測性判斷的推測性,即猜測性。當然,偵查思維的猜測性體現在對已經發生的未知的關于案情事實的解釋性猜測上和對尚未發生的未知的關于案情事實的預測性猜測上。
當然,也有學者認為偵查思維還具有分析的聯想性、認識的敏銳性和思考的換位性特征。[7]
三、偵查思維的分類
根據不同的標準,可以對思維進行不同的分類。對偵查工作而言,比較適用的分類方法是將思維根據表現形態分為直覺思維、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思維方式、思維類型對思維結果或者行為結果具有重要的影響。相應地,可以把偵查思維分為直覺偵查思維、形象偵查思維和抽象偵查思維。
(一)抽象偵查思維
由于抽象偵查思維需要借助于推理等邏輯手段來完成,因此,抽象偵查思維也稱為邏輯偵查思維。抽象偵查思維是指在偵查過程中,偵查人員對現實案情的間接的、概括的反映,是在對案情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進行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等理性認識活動以揭示案情真相的過程。
認知心理學從信息加工的角度把抽象偵查偵查思維分為“自上而下的”(或者“以概念為基礎的”“理論驅動的”)的偵查思維加工和“自下而上的”(或者“以經驗為基礎的”“材料驅動的”)的偵查思維加工。前者強調偵查思維主體大腦中的已有概念或者理論系統決定著如何看待原始材料,強調理論框架在搜集材料、記憶和推理中的作用;后者強調原始材料對注意、記憶和推理過程的影響,強調經驗對理論的影響。抽象偵查思維的這兩種類型雖然與演繹偵查思維和歸納偵查思維不完全等同,但是也大致對應。
對偵查而言,抽象偵查思維的基本過程是:[8]
1.分析
分析是在偵查思維中把對象的整體分解為各個部分、方面、特征或者關系分別加以考察的過程。分析的意義在于通過認識事物或現象的區別與聯系,細致地尋找能夠解決問題的主線,并以此解決問題。分析可以分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定性分析是為了確定研究對象是否具有某種性質的分析,主要解決“有沒有”“是不是”的問題。定量分析是為了確定客觀對象各種成分的數量的分析,主要解決“有多少”的問題。此外,還有因果分析和系統分析。因果分析是為了確定引起某一現象變化原因的分析,主要解決“為什么”的問題。系統分析是一種動態分析,它將客觀對象看成是一個發展變化的系統。系統分析又是一種多層次的分析,它把對象看作是一個復雜的多層次的系統。
對于偵查而言,分析就是將所有刑事個案分解為諸如犯罪時間、犯罪地點、犯罪主體、犯罪客體、犯罪動機、犯罪后果等基本要素逐一加以考察,查清這些要素并予以證實。
2.綜合
綜合是在偵查思維中將已有的關于對象的各個部分、方面、特征或者關系融合成一個綜合性整體并予以整體考察的過程。綜合的目的是為了形成關于對象的統一整體的認識。綜合和分析是兩個相反的偵查思維過程,也是兩個相互聯系的偵查思維過程,統一于認識活動之中。僅僅依靠分析只能獲得對象的各個部分屬性的認識,不能獲得關于對象的完整的認識;要把握對象的整體就必須借助于綜合,只有綜合才能把對象的各個部分的屬性的認識結合為一個整體加以考察,然后得出完整的認識。
對于偵查工作而言,綜合就是將上述查證屬實的刑事個案各個要素按照其本身的內在聯系形成一個關于整體案情的有機整體。目前刑事案件中的現場重建法就是這一過程的具體運用。分析和綜合都是進行推理的基礎。
3.抽象
抽象是從一個物體、人或者事件中,提取和歸類出其特征或者屬性,并把其看成是一個有明顯思想內容的物體的一個過程。抽象的基本程序是分離—提純—簡略。所謂分離,就是暫時不考慮我們所要研究的對象與其他各個對象之間各式各樣的總體聯系。所謂提純,就是在思想中排除那些模糊基本過程、掩蓋普遍規律的干擾因素,從而使我們能在純粹的狀態下對研究對象進行考察。所謂簡略,就是對純態研究的結果所必須進行的一種處理,或者說是對研究結果的一種表述方式。抽象分為表征性抽象和原理性抽象。所謂表征性抽象是以可觀察的事物現象為直接起點的一種初始抽象,它是對物體所表現出來的特征的抽象。所謂原理性抽象,是在表征性抽象基礎上形成的一種深層抽象,它所把握的是事物的因果性和規律性的聯系。這種抽象的成果就是定律、原理。
4.概括
概括是比較各種事件的共同之處以及不同之處,并對其進行統一歸納以形成概念和基本想法的過程。概括的作用在于引導人們理解所有客觀實體、人和事物的共同特性,并把它們整合之后再轉換成一個包含它們所有含義的單獨見解或者概念。從這個意義上,概括的實質是綜合。一個具體的想法或者概念區別于一個特別的想法的地方在于:它不僅包含自身的某個特性和其他特性,還相應地適用于任一特稱,也就是所說的通用類。對對象或觀念的表達,稱為概念。
(二)形象偵查思維
形象偵查思維,也稱具象偵查思維,簡言之,就是用直觀形象和表象解決問題的偵查思維。具體而言,形象偵查思維是指認知主體在認識認知對象的過程中,對關于認知對象的直觀形象和表象進行取舍時形成的用以解決問題的認知過程。它是在對關于認知對象的信息傳遞的客觀形象體系進行感受、儲存的基礎上,結合認知主體的主觀的認識和情感進行識別,并用一定的形式、手段和工具,創造和描述形象的一種基本的偵查思維類型。形象偵查思維的方法主要有聯想、想象、整合等。在偵查思維中,在描述案情、現場和犯罪嫌疑人時,會運用到形象偵查思維。
形象偵查思維除了具有偵查思維的一般特征之外,還具有形象性、粗略性和想象性等特征。
1.形象性
形象性是形象偵查思維最基本的特征。形象偵查思維所反映的認知對象的形象,偵查思維形式是意象、聯想、想象等形象性的觀念,其表達的工具和手段是能為感官所感知的圖形、圖像、圖式和形象性的符號。形象偵查思維的形象性使它具有生動性、直觀性和整體性的優點。
2.想象性
想象是認知主體運用已有的形象形成新形象的過程。形象偵查思維并不滿足于對已有形象的再現,它更致力于追求對已有形象的加工,而獲得新形象產品的輸出。所以,想象性使形象偵查思維具有創造性的優點。這也是為什么富有創造力的人通常都具有極強的想象力的一個重要原因所在。
3.粗略性
形象偵查思維對關于認知對象的信息的處理是粗線條的處理,對關于認知對象屬性的認識是大體上的認識,對問題的分析是定性的或半定量的。所以,形象偵查思維通常用于問題的定性分析。形象偵查思維不像抽象偵查思維那樣,對信息的加工一步一步、首尾相接地、線性地進行,而是可以調用許多形象性材料,一下子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形象,或由一個形象跳躍到另一個形象。它對信息的加工過程不是系列加工,而是平行加工。它可以使偵查思維主體迅速從整體上把握住問題。
(三)直覺偵查思維
直覺偵查思維也稱直感偵查思維或者第六感,是指認知主體不受固有邏輯規則的約束而直接洞察認知對象的特征并迅速作出綜合判斷的認知過程。直覺偵查思維對信息的加工方式表現為認知主體對關于認知對象的信息材料的快速洞察領悟。直覺偵查思維的方法主要是直覺、靈感和頓悟等。
對于直覺偵查思維的本質,有人認為是理性思維,有人認為是非理性思維。從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觀點看,直覺偵查思維是基于實踐活動基礎上的偵查人員的一種特殊認識活動,是抽象偵查思維綜合、壓縮或者凝縮形式的表現。從表面上看,直覺偵查思維是跳躍性的思維,貌似沒有邏輯的思維過程作為基礎。但是,直覺偵查思維本質上是以某一相關領域的經驗的累積和廣博的背景知識為基礎,對特定問題的經驗和思考已經達到直覺的程度,偵查人員已經洞悉特定問題的本質聯系。因此,直覺偵查思維看似偶然卻不是憑空產生的,具有其經驗基礎和客觀依據,是偵查人員長期關注某一問題后的“豁然開朗”般的頓悟。在偵查認識活動中,直覺偵查思維主要表現為偵查人員對刑事個案本質的敏感和超越一般的洞察力。直覺偵查思維既不是純理性的思維,也不是完全非理性的思維,而是以理性因素為主,同時也包含非理性因素的一種特殊思維類型。
直覺偵查思維除了具有偵查思維的一般特征之外,還具有直接性、快速性和潛在性等特征。
1.直接性
直覺偵查思維的直接性是指認知主體依據直接經驗或者相關理論,直接獲取關于認知對象特征的信息并據此把得出關于認知對象的本質特征的信息。直接經驗或者相關理論是直接偵查思維的基礎,它的產生機制是:直接經驗—直覺。也就是說,從直接經驗到直覺偵查思維的產生是直接的,既不需要固定的推演模式,也不需要嚴格的邏輯分析,好像是以自動化的方式進行,徑直指向最后的結論。
2.快速性
直覺偵查思維是對偵查思維對象從整體上考察,調動自己的全部知識經驗,通過豐富的想象作出的敏銳而迅速的假設,猜想或判斷,它省去了一步一步分析推理的中間環節,而采取了“跳躍式”的形式。它是一瞬間的偵查思維火花,是長期積累上的一種升華,是偵查思維者的靈感和頓悟,是偵查思維過程的高度簡化,但是它卻清晰地觸及到事物的“本質”。不少事實表明,直覺偵查思維在快速作出優化選擇和創造性地進行預見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直覺偵查思維不經過嚴密的邏輯推理就能夠獲得對刑事案件屬性的認識。
3.潛在性
直覺偵查思維是一種潛意識的偵查思維活動,是認知主體在偶然情況下非自覺地將獲得的新信息與潛意識中的有關問題信息構建新聯系,而不是認知主體意識到的、自覺的偵查思維活動。也就是說,直覺偵查思維是在認知主體還沒有意識到自己偵查思維過程的情況下,就已經走向了結論。認知主體往往只是在直覺產生之后知道其結果,但是不知道直覺究竟是如何在自己的頭腦中進行的,亦不知為何會產生這樣的直覺。
這些不同類型的偵查思維各有其優缺點。比如,抽象偵查思維雖然可以超越感官的限制,透過現象把握本質,抓住現象之間的聯系,但是也可能導致純粹猜測和空洞的思維游戲。
也有學者認為偵查思維包括形象思維、抽象思維和辯證思維。[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