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預算法律問題國別研究
- 傅宏宇 張明媚
- 1590字
- 2019-11-22 16:21:42
四、美國預算透明度
(一)預算信息公開的立法進程
美國預算制度的透明度通過預算文件公開和預算過程公開兩個方面進行。1967年,美國通過了《信息自由法案》(Freedom of Information Act,簡稱FOIA),該法案規定了公民有獲得政府行政信息的權利,以及政府有向公民提供行政信息的義務。這是預算文件公開的法律基礎。政府信息公開是原則,不公開是例外,法案規定了9項豁免公開項目。每年聯邦政府還需向國會提交一份年度報告,就政府信息公開的情況進行說明,如申請信息公開被拒絕的次數、理由;當事人是否就此進行申訴;拒絕信息公開的政府人員姓名和職位等。美國于1972年通過了《聯邦咨詢委員會法》,對專家咨詢過程的信息加以公開公示,可以讓公眾對專家參與決策的行為進行有效監督。1976年,美國通過了《政府陽光法案》,該法案賦予了公民監督預算的“觀察權”,即出席、旁聽和觀看預算會議的權利。為了方便公眾觀察,可以散發或張貼公開會議的指導手冊,記載機關的主要人員,他們的職務,投票的程序,專門術語的解釋,以及該機關根據該法所規定的程序。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政府預算公開的形式和公民獲取預算信息的方式也與以往有了很大不同。1996年,美國在克林頓總統任內通過《電子信息自由法修正案》,要求采取更多方式公布政府信息,建設政府預算公布的網站。2006年,布什總統簽署通過了《聯邦基金責任和透明法》(The Federal Funding Accountability and Transparency Act of 2006),法案要求OMB建立在線數據庫,對每一筆撥款進行分類,公開獲得聯邦撥款、貸款和采購合同的實體的有關信息。聯邦撥款、貸款和采購合同三類支出在聯邦財政總支出中所占比重約為1/3,代表了聯邦政府的主要開支。在線數據庫可以使公眾更直觀地了解支出的金額、目的,對象以及部門。
(二)預算公開的特點
1.美國預算文件全面公開
美國預算的編制過程中,政府提交議會審議的預算草案以及最終批復的預算法律文本都要向社會公布。從公開內容看,主要包括三個部分:一是預算總體概述、主要經濟政策和財政財務政策。二是按照功能、部門、項目三個類別分別列示預算數據。為了方便公民對預算的對比、分析和理解,還相應列明上述三個類別的歷史年度預算數據(一般為前兩年)。三是預算編制所依據的各項法律文件。預算文件還包括所有政府基金收入來源,包括一般基金、特殊收入基金和資本項目基金。每項收入來源的詳細信息包括所有的稅收、收費、聯邦政府的撥款、為資本項目的發債收入、數年來每項收入來源的變化趨勢、每項收入來源的法律依據和立法過程、每項收入所屬的政府基金信息。總的來說,全面、完整、細化的預算編制確保了社會公眾能夠及時、有效地從公開的預算報告中全面了解各項預算數據和信息,是預算公開的前提和基礎,也是預算透明度的保證。
2.美國預算制定程序較為透明
聯邦預算從編制到國會通過歷時長達近1年半。在政府編制預算及議會審議預算各具體階段,相關管理主體都要對預算內容進行充分的研究論證和溝通協商,并通過具體制度安排,為各相關利益主體提供表達預算訴求的機會。如議會審議政府提交的預算草案時,可舉行聽證會,要求部門首長說明有關情況并接受詢問和質詢,各部門首長也可為本部門預算安排進行辯護。預算通過后,除涉及國家安全和秘密的內容外,OMB要及時公開匯總版本,各部門要及時公開本部門預算。這些具體的制度程序設計和相關主體的參與,促進和保障了預算收支安排的科學合理。
3.美國預算信息公開方式多樣
聯邦政府、州政府以及地方政府的預算文件均通過新聞媒體、公開出版物和互聯網對外公布。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依靠成本低廉的互聯網進行預算信息發布成為美國政府大力推行的新方法。政府部門及各州議會的官方網站上,均有各種預算報告的鏈接。并且其信息系統的設計充分考慮到公眾的使用便捷性,提供了多種檢索模式和方法,民眾可以通過查詢系統看到每個部門每一筆的支出。這些網站通過柱狀圖等方式,清晰地說明各項支出之間的比例大小。公民監督預算的成本較以往大幅降低,可獲得性也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