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預算法律問題國別研究
- 傅宏宇 張明媚
- 1185字
- 2019-11-22 16:21:37
四、英國預算執行
英國自1998年起實行部門支出上限控制,對政府各個部門的支出規模分別設定上限,不再實行政府支出總量控制。英國政府部門的預算支出由部門預算支出和年度管理支出兩部分組成,其中,部門預算支出限額以3年為基礎編制,部門預算支出是財政部代表中央政府核定給各部門的支出權限,部門內部有控制權和支配權。部門預算支出總量大約占政府支出總量的60%。年度管理支出是由議會授權財政部根據各部門實際情況分配的支出,由財政部直接向議會匯報,各部無權自行管理。年度管理支出每年審查2次,主要包括社會保障福利、對歐盟凈支出、學生貸款等。
原則上,中央部門的支出必須經過財政部的同意,但在實踐中,財政部將此項權力授予各部門,由部長負責其部門內支出預算的經濟性和有效性;同時,各部門內會計長需要向議會相關委員會就本部門預算績效執行情況進行說明。為此,會計長須按照財政部頒布的《內部審計指南》(Internal Auditing Manual)制定本部門內部預算執行規則。倘若會計長對部長批準的經費使用有異議,應向部長提出書面通知,甚至向審計署進行報告。由此可見,英國的部門預算執行制度,實質上也是預算監督制度的一部分,外部審計控制機制可以依賴內部審核體系協助實現預算執行的審核目的。
(一)預算調整
根據英國預算執行管理制度,預算支出需控制在年度預算總額內,但經過議會批準,一個部門可以在一個決議撥款中的兩個款項之間進行撥轉,但不能將一個決議撥款轉到另一個決議撥款。根據年終的“靈活性計劃”,占中央政府現金限額的資本總數的5%的資本支出可以結轉到下一個年度。
追加預算需要先報財政部審核后,再報議會審批。在議會沒有批準之前,包括首相在內,任何人都無權同意追加支出。由于追加支出涉及資金的再分配,因此議會像對待正式預算案一樣對待追加預算,需要重新編制,故稱為“修正預算”。英國議會通過的追加撥款從儲備金或其他項目的減支中獲取。
(二)集中支付制度
根據英國憲法規定,所有因應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支出所征收之款項應納入統一基金,但基于本憲法或其他法律,得納入國家貸款基金或其他公共基金之款項不在此限。國庫資本項目支出委托英格蘭銀行(Bank of England,英國中央銀行)代理,并支付英格蘭銀行手續費;經常項目支出由財政部設立的支付署(Paymaster General Office)統一處理支付事宜。如果出現入不敷出的情形,一般通過發行債券進行融資。
除了上述提到的統一基金賬戶和國家貸款基金賬戶外,英國議會還下設有國庫現金賬戶(Paymaster General Cash Account)及國庫提款賬戶(Paymaster General Drawing Account)。各個機構上繳國庫的收入先匯入支付署在英格蘭銀行的國庫現金賬戶,再集中到統一基金賬戶。英格蘭銀行定期匯總國庫現金賬戶中子賬戶收入清單,既用于向財政部和總審計長報告,又用于審核各機構申報賬目。與此相對應,國庫提款賬戶承擔各機構的費用支出功能,支付署根據各機構支出情況,將款項轉入國庫提款賬戶后再進行支取。這樣的制度安排也是預算監督制度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