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PP模式:全流程指導與案例分析
- 呂漢陽
- 840字
- 2019-11-15 21:46:11
二、項目初步篩選
在項目初步篩選階段,財政部門應會同行業主管部門,對潛在PPP項目進行評估篩選,確定備選項目。財政部門根據篩選結果制定項目年度和中期開發計劃。對于列入年度開發計劃的項目,項目發起方應按財政部門也就是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中心的要求提交相關資料。新建、改建項目應提交可行性研究報告、項目產出說明和初步實施方案;存量項目應提交存量公共資產的歷史資料、項目產出說明和初步實施方案。
(一)項目需求初步分析
PPP項目一定要適合本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不能因為響應國家的號召而一哄而上。具體到某個地方政府,哪些項目采用PPP模式,要進行調研和論證,分析項目的實際需求,確保項目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以及項目財務的可持續性,不能拍腦袋決策。例如:建一個自來水廠,要分析這個地區未來用水量;建一個污水廠,要分析這個地區污水和污泥處理量;修建軌道交通,要考慮客流量是否足夠;修公路,要預測未來有多少車流量。如果不做需求分析,項目建成后運營和投資回收很難保證,項目就不會成功。
(二)投資區域全方位調研
社會資本選擇PPP項目,也需要對投資區域進行全方位調研,包括但不僅限于表3.1中的部分。
表3.1 社會資本投資區域調研指標

2014年12月,財政部公布30個PPP示范項目以來,不少省份陸續推出了省級層面的PPP項目。例如,江蘇省公開向社會推出15個PPP試點項目(875億元);福建省發布28個PPP項目(1479億元);河南省公布87個PPP備選項目(1411億元);四川省包裝策劃PPP項目182個(5470億元)等。在國家發改委公布的項目中,福建有28個PPP試點推薦項目,總投資1478億元;青海推介了80個PPP項目,總投資達1025億元;安徽發布PPP項目共42個,總投資達710億元。
(三)項目資料準備
對于列入年度開發計劃的項目,項目發起方按財政部門的要求提交相關資料。新建、改建項目應提交可行性研究報告(有些項目現階段尚未編制可研報告的除外)、項目建設成本和運營成本初步預計、項目產出說明和初步實施方案。存量項目應提交存量公共資產的歷史資料、項目建設成本和運營成本、項目產出說明和初步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