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PP模式:全流程指導與案例分析
- 呂漢陽
- 989字
- 2019-11-15 21:46:11
一、項目發起
(一)項目發起主體
PPP項目是由政府或社會資本發起,其中以政府發起為主。財政部門向交通、住建、環保、能源、教育、醫療、體育健身和文化設施等行業主管部門征集潛在的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行業主管部門從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及行業專項規劃中的新建、改建項目或存量公共資產中遴選潛在PPP項目。社會資本也可發起PPP項目,社會資本主動以項目建議書的方式向財政部門推薦潛在PPP項目。PPP模式能夠把政府和社會資本的需求較好地結合起來。
匹配的發起人組合是促成PPP項目成功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結合項目的自身特性,是對項目發起人的綜合能力進行一個基礎評估,進而確定發起人能力是否能勝任建設運營該PPP項目。
案例3.1
北京地鐵4號線是北京市首條采用PPP方式建設運營的線路,全長約28.2公里。項目于2004年8月開工建設,2009年9月28日正式開通運營。PPP模式在北京地鐵4號線建設中得到了較好的應用,并取得了預期的效果。
北京地鐵4號線中,京投公司是發起人,京投公司是北京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出資成立的國有獨資公司,承擔北京市軌道交通等基礎設施項目的投融資、前期規劃、資本運營及相關資源開發管理等職能。其對京港地鐵公司出資,主要是出于政府對項目公司的監管,同時平衡中外企業在項目公司的權益,充分保障公眾利益的目的。
(二)項目發起目的
政府發起和實施PPP項目的目的:一是融資需求,解決項目建設資金缺口,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秶鴦赵宏P于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意見》(國發〔2014〕43號)全面規范地方政府性債務,要求剝離融資平臺公司政府融資職能。地方政府推廣PPP模式,首先是希望解決融資難問題。二是政府向社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和公共產品(新建項目),進一步提高公共服務和公共產品的質量(存量項目)。三是轉變政府職能,提高政府行政能力。原來由政府自己花錢做的事情,改由社會資本實施,放手把投資權和運營權都交給社會資本,政府作為監管機構。
社會資本發起和參與PPP項目的目的:一是利用資金、技術、人才、運營等資源,獲得項目合同,包括施工合同、設備銷售合同、運營維護合同等,獲得合理投資回報;二是在一定年限內獲得項目特許經營所帶來的壟斷利益;三是占領行業市場份額,提高企業行業影響力。
PPP是政府和社會資本的長期合作,如果政府僅把PPP看成融資渠道,而社會資本僅希望趕上PPP熱潮,快速獲得投資回報,那么就與推廣PPP的初衷不一致,將導致大量的假PPP項目和失敗的PPP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