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姓生活常見案例大講堂:道路交通糾紛卷
- 張永峰
- 828字
- 2019-11-15 21:13:28
交通肇事負主責 精神索賠被駁回
經典案例
2005年4月14日,陳某醉酒后未系安全帶駕駛借來的一輛汽車逆向占道快速行駛時,與對面正常行駛的蔡某所有的中型貨車交匯時,因未及時減速、未轉向至自己的車道上,導致兩車發生碰撞,陳某受重傷,經住院治療57天后死亡。交警部門鑒定,此次事故陳某負主要責任,蔡某的駕駛員避讓方向不當,負次要責任。事后,陳某的父母起訴要求蔡某賠償醫療費、死亡賠償金等共計人民幣575995.24元的50%外,還要求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3萬元。
法槌定音
法院審理認為,陳某在本次事故中存在重大過錯,應負主要責任。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的相關規定,可免除侵權人的精神損害賠償責任。2005年9月16日,法院作出判決,判令被告蔡某賠償原告陳某父母合計8.5萬元的經濟損失,駁回原告陳某3萬元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賠償請求。
法律解析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8條規定,因侵權致人精神損害,但未造成嚴重后果,受害人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一般不予支持,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形判令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因侵權致人精神損害,造成嚴重后果的,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等民事責任外,可以根據受害人一方的請求判令其賠償相應的精神損害撫慰金。本法第9條第2項規定,精神損害撫慰金包括致人死亡的,為死亡賠償金。本法第11條規定,受害人對損害事實和損害后果的發生有過錯的,可以根據其過錯程度減輕或者免除侵權人的精神損害賠償責任。
本案中,因陳某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關規定,造成自己受傷死亡,被認定存在重大過錯,應負主要責任。據此,法院依法駁回了原告陳某3萬元精神撫慰金的賠償請求。
法條鏈接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22條、第51條、第76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7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8條、第9條、第1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