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PP項目落地的法律之道
- 李金升
- 774字
- 2019-11-15 21:03:19
四、合理分配準經營性水利PPP項目中政府方與社會資本的風險
根據《財政部關于印發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試行)的通知》第十一條規定:“……(二)風險分配基本框架。按照風險分配優化、風險收益對等和風險可控等原則,綜合考慮政府風險管理能力、項目回報機制和市場風險管理能力等要素,在政府和社會資本間合理分配項目風險。原則上,項目設計、建造、財務和運營維護等商業風險由社會資本承擔,法律、政策和最低需求等風險由政府承擔,不可抗力等風險由政府和社會資本合理共擔。”
在重慶市鳳升水庫PPP項目中,對于政府方與社會資本之間的風險分配,具體如下:
(一)政府授予的PPP項目實施機構承擔的風險
在鳳升水庫PPP項目中,政府授予了一家國有企業作為項目實施機構,該實施機構承擔的風險主要為:因國家和重慶市有關征地補償政策調整造成征地補償投資增加的,經投資主管部門審定后,增加的投資由政府授予的PPP項目實施機構承擔。
(二)中標的社會資本承擔的風險
中標的社會資本,承擔的風險主要為項目融資、建設和運營維護風險等。鳳升水庫因融資造成的風險,由中標社會資本承擔;鳳升水庫一般、重大設計變更及物價波動等造成項目投資增加的,必須按項目基本建設程序批準后實施,且增加的投資由中標社會投資人承擔;鳳升水庫因超過約定施工工期引起的投資增加由中標社會投資人承擔,并按照合同約定向項目發起人賠償延期損失;配置的商住土地開發的風險全部由中標社會資本承擔。
(三)不可抗力風險的承擔
對于不可抗力風險,在鳳升水庫PPP項目中,特指地震,如果發生地震,經相關主管部門認定,投資主管部門審定后,鳳升水庫PPP項目終止實施或繼續實施超概的,按項目發起人即政府方承擔80%,中標社會資本方承擔20%分擔因地震造成的損失和超概投資。如果各方不具有控制力,可以將其轉移給更具控制力的專業型公司,或者保險公司,相關的費用由中標的社會資本方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