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十九條 〔環境影響評價〕

編制有關開發利用規劃,建設對環境有影響的項目,應當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

未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開發利用規劃,不得組織實施;未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建設項目,不得開工建設。

條文注釋

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法》的規定,環境影響評價,是指對規劃和建設項目實施后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分析、預測和評估,提出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進行跟蹤監測的方法與制度。

環境影響評價包括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是指,國務院有關部門、設區的市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對其組織編制的土地利用的有關規劃和區域、流域、海域的建設、開發利用規劃(綜合性規劃),以及工業、農業、畜牧業、林業、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設、旅游、自然資源開發的有關專項規劃(專項規劃)進行的環境影響評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是指,國家根據建設項目對環境的影響程度對建設項目進行的環境影響評價。可能造成重大環境影響的,應當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對產生的環境影響進行全面評價;可能造成輕度環境影響的,應當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對產生的環境影響進行分析或者專項評價;對環境影響很小、不需要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應當填報環境影響登記表。

配套規定

《環境影響評價法》(2002年10月28日)[1]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2015年4月9日)?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1998年11月29日)

第二章 環境影響評價

第6條 國家實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制度。

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由取得相應資格證書的單位承擔。

第7條 國家根據建設項目對環境的影響程度,按照下列規定對建設項目的環境保護實行分類管理:

(一)建設項目對環境可能造成重大影響的,應當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對建設項目產生的污染和對環境的影響進行全面、詳細的評價;

(二)建設項目對環境可能造成輕度影響的,應當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對建設項目產生的污染和對環境的影響進行分析或者專項評價;

(三)建設項目對環境影響很小,不需要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應當填報環境影響登記表。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分類管理名錄,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制訂并公布。

第8條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建設項目概況;

(二)建設項目周圍環境現狀;

(三)建設項目對環境可能造成影響的分析和預測;

(四)環境保護措施及其經濟、技術論證;

(五)環境影響經濟損益分析;

(六)對建設項目實施環境監測的建議;

(七)環境影響評價結論。

涉及水土保持的建設項目,還必須有經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同意的水土保持方案。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環境影響登記表的內容和格式,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規定。

第9條 建設單位應當在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階段報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者環境影響登記表;但是,鐵路、交通等建設項目,經有審批權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可以在初步設計完成前報批環境影響報告書或者環境影響報告表。

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不需要進行可行性研究的建設項目,建設單位應當在建設項目開工前報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者環境影響登記表;其中,需要辦理營業執照的,建設單位應當在辦理營業執照前報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者環境影響登記表。

第10條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者環境影響登記表,由建設單位報有審批權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批;建設項目有行業主管部門的,其環境影響報告書或者環境影響報告表應當經行業主管部門預審后,報有審批權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批。

海岸工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或者環境影響報告表,經海洋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并簽署意見后,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批。

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之日起60日內、收到環境影響報告表之日起30日內、收到環境影響登記表之日起15日內,分別作出審批決定并書面通知建設單位。

預審、審核、審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者環境影響登記表,不得收取任何費用。

第11條 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審批下列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者環境影響登記表:

(一)核設施、絕密工程等特殊性質的建設項目;

(二)跨省、自治區、直轄市行政區域的建設項目;

(三)國務院審批的或者國務院授權有關部門審批的建設項目。

前款規定以外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者環境影響登記表的審批權限,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建設項目造成跨行政區域環境影響,有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環境影響評價結論有爭議的,其環境影響報告書或者環境影響報告表由共同上一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批。

第12條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者環境影響登記表經批準后,建設項目的性質、規模、地點或者采用的生產工藝發生重大變化的,建設單位應當重新報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者環境影響登記表。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者環境影響登記表自批準之日起滿5年,建設項目方開工建設的,其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者環境影響登記表應當報原審批機關重新審核。原審批機關應當自收到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者環境影響登記表之日起10日內,將審核意見書面通知建設單位;逾期未通知的,視為審核同意。

第13條 國家對從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單位實行資格審查制度。

從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單位,必須取得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資格證書,按照資格證書規定的等級和范圍,從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并對評價結論負責。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已經頒發資格證書的從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單位名單,應當定期予以公布。具體辦法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制定。

從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單位,必須嚴格執行國家規定的收費標準。

第14條 建設單位可以采取公開招標的方式,選擇從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單位,對建設項目進行環境影響評價。

任何行政機關不得為建設單位指定從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單位,進行環境影響評價。

第15條 建設單位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應當依照有關法律規定,征求建設項目所在地有關單位和居民的意見。

配套解讀

自2015年6月1日起,由環境保護部最新修訂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正式施行,在項目類別的涵蓋范圍、環評類別劃定、敏感區定義等方面都進行了修正和完善,其中新增了34個項目類別,對42個污染嚴重、生態影響較大、環境影響特征復雜的建設項目類別,提高了環評等級,并嚴格了處罰規定。另外還有30個項目類別降低了環評等級?!睹洝诽貏e規定了建設涉及環境敏感區的項目,應當嚴格按照《名錄》確定的環境影響評價類別,不得擅自提高或者降低環境影響評價等級。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應當就這一項目對環境敏感區的影響作重點分析??缧袠I、復合型建設項目,其環境影響評價等級按其中單項等級最高的確定。

《名錄》未作規定的建設項目,其環境影響評價等級由省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建設項目的污染因子、生態影響因子特征及其所處環境的敏感性質和敏感程度提出建議,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認定。

案例注釋

案例8:環保機關對環境影響報告書應依法履行公開及征求公眾意見的程序后,才可予以審批(盧紅等204人訴杭州市蕭山區環境保護局環保行政許可案,2014年12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人民法院環境保護行政案件十大案例)

裁判要旨:環保機關受理環境影響報告書審批申請的基本前提是該報告書已正式形成,且環保機關受理后應依法履行公開該報告書并征求公眾意見的程序后,才可予以審批。人民法院要嚴格審查行政行為是否履行了法定程序和正當程序,是否充分尊重了當事人的知情權、表達權,如果認為行政行為存在程序違法或明顯不當的,有權確認違法或予以撤銷。近年來,有的地方政府和行政機關,為了加快城市化建設進程,不惜違反行政程序超常規審批某些建設項目,有的甚至以犧牲人民群眾的環境權益為代價,造成不良的社會影響。只有嚴格依法依規,按程序辦事,才能真正有利于促進城市環境改善和社會和諧安寧。本案中,區環保局存在明顯的程序違法情形,其所主張的受理城投公司提出的環評報告書審批申請的時間,尚未形成正式報批稿;其在環評報告編制過程中所公示的《環保審批公示》,不能替代《辦法》所要求環保機關在申請人正式報送環評報告及相關申請材料后對環境影響報告書進行公示和公眾調查的程序和義務。法院基于其程序的嚴重違法,判決撤銷了被訴行政行為,對于彰顯程序公正和促進行政機關依法行政,具有很好的示范效應。

案例9:未取得環評手續,不得擅自生產經營(君寧機械廠訴六安市金安區環境保護局環保行政處罰案,2014年12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人民法院環境保護行政案件十大案例)

裁判要旨:人民法院通過司法審查,支持環保機關針對廢水、固體廢物和噪聲排放企業作出的合法處理決定,有力地維護人民群眾環境權益。本案中,涉案企業從事屬于需要辦理環境影響評價手續的行業,但在未取得任何環評手續的情況下,擅自在居民區內從事金屬加工制造。而其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噪聲、排放的污染物又對周邊居民的生活、學習造成一定影響。因此,環境保護部門依法對其進行行政處罰,并要求其限期整改,以合法正當的行政執法維護公民良好的居住生活環境,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支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溪市| 湘西| 仙居县| 新邵县| 响水县| 泾阳县| 上栗县| 永和县| 汉寿县| 承德市| 岚皋县| 兴宁市| 阿拉善盟| 甘肃省| 大兴区| 通江县| 泸西县| 闽侯县| 峡江县| 福清市| 淳安县| 陆河县| 惠州市| 益阳市| 东乡县| 滦平县| 两当县| 察隅县| 宾阳县| 察雅县| 九寨沟县| 安丘市| 万全县| 自治县| 竹山县| 康保县| 松潘县| 盘山县| 眉山市| 衡水市| 宝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