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四十六條 〔征地方案的實施〕

國家征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準后,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并組織實施。

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應當在公告規定期限內,持土地權屬證書到當地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征地補償登記。

條文注釋

為實現征地的公開、公正,本條確立了征地公告制度和補償登記制度。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土地的承包經營者、使用宅基地的農村村民等,應當在公告規定的期限內,持能證明其享有該土地法定權利的權屬證書,如集體土地所有權證、集體土地使用權證、有償使用合同或承包經營合同,到當地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征地補償登記,獲得補償。補償登記應當結合實地調查進行復核。

配套規定

《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2014年7月29日)

第二十五條 征收土地方案經依法批準后,由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市、縣人民政府組織實施,并將批準征地機關、批準文號、征收土地的用途、范圍、面積以及征地補償標準、農業人員安置辦法和辦理征地補償的期限等,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鄉(鎮)、村予以公告。

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應當在公告規定的期限內,持土地權屬證書到公告指定的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征地補償登記。

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根據經批準的征收土地方案,會同有關部門擬訂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鄉(鎮)、村予以公告,聽取被征收土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意見。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報市、縣人民政府批準后,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對補償標準有爭議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協調;協調不成的,由批準征收土地的人民政府裁決。征地補償、安置爭議不影響征收土地方案的實施。

征收土地的各項費用應當自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準之日起3個月內全額支付。

《征收土地公告辦法》(2010年11月30日)

第三條 征收農民集體所有土地的,征收土地方案和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應當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村、組內以書面形式公告。其中,征收鄉(鎮)農民集體所有土地的,在鄉(鎮)人民政府所在地進行公告。

第四條 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市、縣人民政府應當在收到征收土地方案批準文件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進行征收土地公告,該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具體實施。

第五條 征收土地公告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征地批準機關、批準文號、批準時間和批準用途;

(二)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位置、地類和面積;

(三)征地補償標準和農業人員安置途徑;

(四)辦理征地補償登記的期限、地點。

第十四條 未依法進行征收土地公告的,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有權依法要求公告,有權拒絕辦理征地補償登記手續。

未依法進行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的,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有權依法要求公告,有權拒絕辦理征地補償、安置手續。

配套解讀

上述規定是對土地征收公告規定的具體化,其主要內容包括:

第一,公告的內容、地點。公告內容為征地批準機關、批準文號、批準時間、批準用途;被征收土地人的所有權人、位置、地類和面積;征地補償標準、農業人員安置途徑和辦理征地補償的期限、地點等。公告地點為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鄉(鎮)、村。

第二,征地補償登記。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應當在公告規定的期限內,持土地權屬證書到公告指定的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征地補償登記。

未進行土地征收公告的,屬于征地程序違法,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有權要求征收土地公告,并有權拒絕辦理征地補償登記手續,不發生土地被征收的法律后果。如果土地征收程序違法,確權機關應認為該征地行為違法,該宗土地權屬性質自始沒有發生變化。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泉县| 满洲里市| 蕲春县| 苍梧县| 万安县| 军事| 镇康县| 临颍县| 浦东新区| 汉阴县| 阿鲁科尔沁旗| 长沙市| 雅安市| 乌兰察布市| 航空| 璧山县| 高淳县| 临安市| 延寿县| 昔阳县| 阳原县| 会理县| 井冈山市| 黄梅县| 济源市| 勃利县| 福泉市| 康平县| 垣曲县| 万年县| 杨浦区| 色达县| 威信县| 中卫市| 页游| 永平县| 房产| 奉化市| 义乌市| 北票市|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