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配套解讀與案例注釋
- 中國法制出版社
- 1325字
- 2019-11-08 20:36:40
第十九條 〔不動產的特殊地域管轄〕
因不動產提起的行政訴訟,由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條文注釋
本條是關于不動產案件的管轄的規定。不動產,是指位置不能移動或者移動后將改變或喪失其性能、價值或用途的財產,如土地、山嶺、房屋、林木以及水流等。
“因不動產提起的行政訴訟”,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因不動產物權與行政機關發生行政糾紛而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行政訴訟。如果不動產僅僅是案件的證據或關聯情況,則不屬于不動產行政案件。因不動產提起的行政訴訟,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1)因不動產所有權、使用權歸屬提起的行政訴訟;(2)因建筑物的拆除、翻建、改建、擴建等引起的行政訴訟;(3)因土地征用及與此有關的行政處罰或行政強制措施引起的行政訴訟;(4)因污染不動產提起的行政訴訟,例如行政相對人因不滿環保部門對其污染環境的行為作出的行政處罰而提起的訴訟。
配套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2000年3月8日)
第八十九條 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其具體行政行為,由申請人所在地的基層人民法院受理;執行對象為不動產的,由不動產所在地的基層人民法院受理。
基層人民法院認為執行確有困難的,可以報請上級人民法院執行;上級人民法院可以決定由其執行,也可以決定由下級人民法院執行。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行政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1997年4月29日)
第七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在提起行政賠償訴訟的同時一并提出行政賠償請求的,人民法院依照行政訴訟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第二十條的規定管轄。
第八條 賠償請求人提起行政賠償訴訟的請求涉及不動產的,由不動產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第十一條 公民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不服,或者對行政賠償機關基于同一事實對同一當事人作出限制人身自由和對財產采取強制措施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在提起行政訴訟的同時一并提出行政賠償請求的,由受理該行政案件的人民法院管轄;單獨提起行政賠償訴訟的,由被告住所地或原告住所地或不動產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國有資產產權管理行政案件管轄問題的解釋》(2001年1月10日)
為了正確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十七條、第十九條的規定,現對國有資產產權管理行政案件的管轄問題作出如下解釋:
當事人因國有資產產權界定行為提起行政訴訟的,應當根據不同情況確定管轄法院。產權界定行為直接針對不動產作出的,由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產權界定行為針對包含不動產在內的整體產權作出的,由最初作出產權界定的行政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經過復議的案件,復議機關改變原產權界定行為的,也可以由復議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配套解讀
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對象為不動產的,由不動產所在地的基層人民法院受理。
賠償請求人提起行政賠償訴訟的請求涉及不動產的,由不動產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當事人因國有資產產權界定行為提起行政訴訟的,應當根據不同情況確定管轄法院。產權界定行為直接針對不動產作出的,由不動產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轄。產權界定行為針對包含不動產在內的整體產權作出的,由最初作出產權界定的行政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經過復議的案件,復議機關改變原產權界定行為的,也可以由復議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 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實用版(2015年版)
- 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2013年版)
- 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2018年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規定(2019年版)
- 行政立法原理與實務
- 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釋義(2018年版)
- 《無障礙建設條例》起草課題研究報告
-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用版(2011年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2017年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最新修正本)
-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法律法規規章司法解釋大全(2018年版)(總第四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2019年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含草案說明)(2017年版)
- 食鹽專營辦法(2018年版)
- 領讀公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