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維修4.0:第四代維修模式:戰略維修實踐
- 蔣壇軍
- 1133字
- 2019-11-29 18:52:43
2.1 設備關鍵度管理
企業對所擁有的設備,應科學地界定其關鍵度,并基于關鍵度來策劃和實施精準的管理措施,以避免主次不分或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弊端。在有一定規模或工藝復雜的企業,其設備類型與數目通常相對龐雜,尤其需要開展設備關鍵度管理。
2.1.1 設備范圍界定
對名下所擁有的設備,應進行清點,以清晰掌握設備的數量、位置、工況、狀態等信息,并建立、更新(必要時)設備清單(表2-1)。
2.1.2 設備價值維度識別
GB/T 33172—2016《資產管理 綜述、原則和術語》中明確:資產存在是為組織及其相關方提供價值;資產管理關注資產為組織提供的價值,而不僅是關注資產本身。價值(無論有形或無形、財務或非財務)將由組織及其相關方根據組織目標確定。
表2-1 設備清單

由上可見,在實施設備關鍵度管理時,首先要識別設備的價值維度。企業在識別資產的價值維度時,應從安全、環保、績效、符合性、客戶訴求等處著手。應當注意,價值維度之間可能存在相互交集,例如:法規符合性可包含安全、環境等;績效直接關乎質量與效率;客戶訴求也直接關乎質量與效率。
2.1.3 設備關鍵度評價準則
基于企業目標所需的價值維度,為設備分別設定關鍵度評價準則。若評價準則涉及相關法規,可直接采用法規要求或嚴于法規要求,例如國務院《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突發環境事件分級標準》。可參考設備關鍵度評價準則(表2-2)。
表2-2 設備關鍵度評價準則

(續)

設備關鍵度可分為A、B、C、D四個等級:<20分的為D級;20~40分的為C級;>40~80分的為B級;>80~100分的為A級。
2.1.4 與關鍵度配套的管理措施
依據設備關鍵度評價的結果,應對各類設備全壽命周期的各個環節,具體地策劃有針對性的管理措施,并納入設備管理方案(表2-3),以使設備為企業經營目標的達成做出所相稱的價值貢獻。例如:若設備的突發故障會導致爆炸、人員傷亡、財產與商譽損失,則應當策劃維修預防、預知性或預防性維修策略,以及必要的應急預案。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同類型且同型號的設備,但若服役年數、劣化程度、使用工況、用途對象或目的等因素有明顯差異,則需對該類設備逐個(臺)進行評價、區分等級,以便為其各自策劃和實施精準的管理措施。
2.1.5 關鍵度管理的注意事項
設備關鍵度的管理旨在強調“牽牛要牽牛鼻子”,但不是說關鍵度不高的設備就完全不需要管理了。而且,因為是人為地設定和執行設備關鍵度評價準則,所以可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主觀性,故不宜只由設備部門進行該項工作。可召集設備價值維度所涉及的部門/相關方成立跨職能小組,集思廣益以減少主觀性。
表2-3____設備管理方案


因企業所處的環境是動態的,所以企業經營目標也可能是動態的,繼而設備關鍵度的管理也需隨之恰當予以調整,如此才可使設備關鍵度管理始終緊扣企業經營目標,并為實現目標做出相稱的價值貢獻,取得理想的設備投入產出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