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大數據交通:從認知升級到應用實例作者名: 趙光輝本章字數: 1300字更新時間: 2019-11-29 18:59:37
前言
在信息急速膨脹的今天,數據已經成為人類社會發展的寶貴資源。互聯網時代,電子商務、電子辦公、電子政務等形式,已經把人類的數據通信帶入了PB(千萬億字節)級。在我們生活的大多數場景下,大數據已經變成用于形容大量非結構化的半結構化數據的一種方式或一個代名詞。
在與我們生活緊密相關的交通出行領域,大數據的價值和作用不斷凸顯。交通領域海量的數據和信息如果得不到合理的挖掘和使用,就只能被白白浪費。交通領域智能化、個性化、自助化的目標也就成了一句空話。
大數據交通,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智能化交通、自助化交通。有了大數據的支撐,交通出行將更加合理、更有效率。
自2005年智能交通領域快速發展以來,其一直以“保障安全、提高效率、改善環境、節約能源”為目標,并受到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因此我國交通出行領域的許多技術都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隨著大數據的不斷普及,大數據交通、智能交通越來越具有普適性,相關的產品和服務也正在不斷進入民眾的生活當中。如共享單車、滴滴打車、拼車、自助出行、高德地圖、智能物流等,這些智能化的產品和服務在大數據的支撐下呈現出蓬勃的活力,交通出行也變得更有效率、更加環保。
不過,不僅僅是我國特別重視大數據交通的發展,在全世界范圍內,這都是重要的話題。發展比較早的如日本、美國、歐洲等,都有了自己獨到的技術和經驗,這些技術和經驗值得我們研究和學習,以更好地發展我國的大數據交通。他山之石不一定能攻玉,但有可能化為己用。在大數據交通的發展和研究中,我們要借鑒別人的優勢,但也要善于化用,照搬的東西永遠都無法做到獨立自主。
本書以上下篇的形式進行了相關的論述和研究,先認知再實踐的順序也符合讀者的認知習慣。書中列舉了大量國內、國外的案例,有政府的相關行動案例,也有企業的探索案例,力圖全面呈現大數據交通發展的現在及未來。
大數據交通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雖然現在取得了不少成績,但依然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如我國大數據交通的發展相對來說比較混亂,沒有形成統一布局,各行政區域有些各自為政,缺乏統一的標準,這對大數據交通未來的發展是不利的——沒有標準的數據就無法全局統籌使用。未來如果要實現交通數據的共享,就需要花費巨量資金去統一數據的格式與標準,耗時耗力。
另外,因為我國的大數據交通起步較晚,在交通數據共享層面上,目前還沒有一個大的平臺能實現數據資源的開放與共享。與國外相比,我國在這些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如果不提前規劃和研究,未來就有可能出現各種障礙。
整體來說,我國大數據交通的發展成績斐然,未來也極為光明。在根據國情發展的基礎上,我們還要多借鑒國外經驗,提前規劃,趁早布局。要知道,大數據在智能交通領域內具有極強的優勢,它能在提高交通效率、緩解交通擁堵、確保交通運輸安全、減少環境污染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有了大數據的支撐,我國的交通運輸發展就能站在新的高度和起點上,進而在未來的發展中獲得競爭優勢。
期待在未來,我們的交通出行更為便捷、便利,不論是政府還是企業,都能在大數據交通、智能交通方面探索出更好的模式,實現交通通暢、環境友好、出行便利的美好愿望。
成書匆忙,難免會有各種紕漏,望各位讀者熱忱斧正,不勝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