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炸開金字塔:華為組織變革與人才發展
- 丁偉華 孫雨佳
- 3047字
- 2019-11-12 14:05:58
1.6 推進組織變革,激發活力
隨著企業不斷成長與發展,華為面對的客戶群在持續擴大。為了能夠充分激發組織的活力,華為從各方面推進組織變革,以適應業務形勢和產業形勢的不同變化。
未來的戰爭是班長的戰爭
任正非從戰爭的變化中得到了感悟:“未來將是班長的戰爭。”那究竟什么是班長的戰爭?以前的戰爭是以“師”為作戰單位,到了近代戰爭的主體演變成團長,20世紀80年代,又以“營”為作戰單位。在以信息化為特點的21世紀,戰爭的主體就是“班長”。“班長的戰爭”主要是“三人”組成的一個戰斗單位:一人是信息情報專家;負責搜集各種信息;一人是爆破專家,他利用情報專家傳送的信息計算最佳的爆破方式;最后一人拿著槍掩護。這個三人組往往可以決定一場戰爭的勝負。
以前美軍在阿富汗的特種部隊前線的連長指揮不了炮兵,要報告師部請求支援,師部下命令炮兵才開炸。現在系統的支持力量超強,前端功能全面,授權明確,特種部隊戰士一個通信呼叫,飛機就開炸,炮兵就開打。前線三人一組,包括一名信息情報專家,一名火力炸彈專家,一名戰斗專家。他們互相了解一點對方的領域,都經過了訓練。當發現目標后,信息情報專家利用先進的衛星工具等確定敵人的集群、目標、方向、裝備……,火力炸彈專家配置炸彈、火力,計算出必要的作戰方式,按授權許可度用通信呼喚炮火,以消滅敵人。美軍作戰小組的授權是以作戰規模來定位的,例如,5000萬美元在授權范圍內,后方根據前方命令就及時提供炮火支援。
這種類似于美軍的作戰方式就是“班長的戰爭”。任正非強調華為未來將以“班長”作為呼喚炮火的主體。“讓聽得見炮聲的人來呼喚炮火”,就是要求“班長”作為最清楚市場形勢的人,要在前線發揮主導作用,提高反應速度,抓住戰略機會。
任正非《在2014年華為人力資源工作匯報會上的講話》中指出:“‘班長的戰爭’這個理念應該這么來看,大規模人員作戰很笨重,縮小作戰單位,更加靈活,綜合作戰能力提升了,機關要更綜合,決策人不能更多。讓組織更輕、更靈活,是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也是我們未來組織改革的奮斗目標。通過組織改革,華為要堅定不移地逐步實現讓前方來呼喚炮火,多余的機構要關掉,這樣機關逐漸不會那么官僚化。”
“班長的戰爭”不僅要求上級準確把握戰略方向,平臺部門對一線組織形成有效支持,而且班長們要有調度資源、及時決策的權力。華為市場前端一旦發現機會點,一聲呼喚,后端可以立即提供人力物力,炮火支援。
在外部商業格局不斷變化和發展的背景下,過去以資本、商業模式等為主導的競爭要素已經逐漸被同質化,如何更加準確、高效地為客戶提供服務將是企業新的競爭要素。
以項目為中心,激發一線活力
2014年,任正非在華為內部會議中指出:“公司目前項目管理水平還很低,浪費比較大,這是過去以功能部門為中心產生的弊病,華為接下來將試點以項目為中心的管理,逐漸使作戰團隊擁有更多權力,監管前移,來配合授權體系的產生。”
華為之所以要以項目為中心,目的就在于充分激發一線活力,促進公司的長期有效增長。
華為輪值CEO郭平在PMS(項目經理峰會)2014的講話中指出:“公司提出以項目為中心、做好項目經營已經有好幾年了,為什么我們要以項目為中心呢?原因有三:
第一,公司設備的增長速度正在放緩。2013年固網和電軟核都是負增長,無線由于LTE的發展,實現了9%左右的增長。但我們看到,在設備增長放緩的同時,整個服務的增長卻達到了24%。價值正在從設備向服務和軟件轉移,而服務和軟件都是以項目為驅動的。
第二,交付項目數量眾多且大項目仍在增長。2013年交付項目總量為8267個,ABC類項目呈現增長的趨勢。面對這么多項目,如果沒有一個好的項目經營管理體系來支撐,是不可能做好公司整體經營管理的。
第三,代表處的規模不斷擴大。2013年,海外有1/3的代表處銷售收入超過1億美元,銷售收入3億美元以上的代表處達到了24個,代表處管理的跨度和難度越來越大,劃小經營管理單元的訴求越來越強烈,有些區域已經自發地開始進行劃小經營管理單元的嘗試了。”
華為的項目經營與“阿米巴經營”有著其類似的地方,即充分發揮一線組織的活力,為運營效率的提升做貢獻。
那什么是以項目為中心呢?華為輪值CEO郭平表示:
“我們把公司未來的管理體系比喻為眼鏡蛇:頭部可以靈活轉動,一旦發現覓食或進攻對象,整個身體的行動十分敏捷,可以前后左右甚至垂直躥起發起攻擊,而發達的骨骼系統則環環相扣,轉動靈活,確保在發起進攻時能為頭部提供強大的支撐。眼鏡蛇的頭部就像我們業務前端的項目經營,而其靈活運轉、為捕捉機會提供支撐的骨骼系統,則正如我們的管理支撐體系,這就是公司未來管理體系的基本架構。
以項目為中心不僅是業務前端項目形式的運作,而且包括為項目提供全面支持的管理支撐系統,是一個拉通業務前端和后端的完整架構,涉及人、流程、知識和戰略等很多方面,也就是業界所稱的組織級的項目管理體系。以項目為中心就是指組織級的項目管理,通過成熟的組織級項目管理方法、流程和最佳實踐,充分發揮代表處的靈活性、主動性,使代表處的經營活動標準化、流程化,使經營管理向可預測、可管理和可自我約束的方向發展,從而提升運營效率和盈利能力。”
“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只有以項目為中心,才能進一步用最合理的成本,為客戶提供滿意的產品和服務。未來,企業還將面對更多的挑戰,只有不斷地進行服務改進,持續優化組織,才能真正打贏“班長的戰爭”。
“一國一制”,提高運營效率
為了能夠真正激發一線生產力,華為將權力前移,實行“一國一制”,以帶動更多“上甘嶺英雄”的出現。
2017年,任正非在《泛網絡區域組織變革優化總結與規劃匯報的講話》中指出:“將來區域有幾個層級經營責任中心:第一層,項目型組織;第二層,代表處系統部;第三層,代表處。集團董事會承擔終極經營責任,機關為實現終極責任提供服務與支持。圍繞這幾個層級的經營責任中心,來定義其責任,設計其權力、監管、干部評價標準。至于代表處之上的大區/地區部,將來不一定要成為經營責任中心。
從項目管理逐漸深入到系統部、代表處管理,試點責任、權力、利益都授權給代表處。現在有些項目的原材料浪費極大,當代表處承擔利益責任時,這種情況應該會改變,他們自己就會去思考如何優化項目。將來以代表處為利潤中心,大T系統部是協調組織,擁有一定授權范圍內的決策權,實行CIF(成本費加保險費加運費)方案后,維持海關前的代表處購買價格全球一致,但不確定性的通關成本、工程費用、交付費用等全球不一致,所以最后的銷售價格不統一,大T系統部不得干預最終交付價。代表處的責任、權力、利益體現在基于當地的不確定性進行決策。由采購體系公布輔料的全球價格參考表,代表處可以自愿選擇在公司采購還是當地自采。當然,合同在代表處審結就是我們允許代表處做錯事(虧損項目的決策),但要承擔責任,從其他項目補回來。子公司董事會監督是內外合規的,不干預他們的經營,可以授權他們自己去平衡。如果事事要求保證增值,那么只有不做事。”
“一國一制”這種組織運作方式,能夠更近距離地貼近客戶,抓住客戶的痛點、癢點,為客戶提供更為滿意的產品和服務。同時,“一國一制”的決策機制也是一種“持續簡化”的管理模式,能夠有效激發組織活力,提高組織的運營效率。任正非希望通過這種管理模式,轉變華為人的管理思維,持續不斷地優化企業管理模式。
不同地區或不同國家有不同的規定和制度,企業如果能夠下放權力,讓組織靈活地面對客戶,就能及時地為客戶服務。正如任正非所說的:“我們要有實用主義心態,根據不同的情況選擇不同的‘武器’。在這個過程中,我只有一個思維—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