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傳記

傳記第一 漢光武帝

漢光武帝(前6—57) 劉秀字文叔,南陽蔡陽(今湖北棗陽)人,九世祖即漢高祖劉邦,祖父回為鉅鹿都尉,父欽為南頓令。

劉秀九歲喪父,為叔父劉良所收養。劉氏占有大量田產,劉秀之兄劉又豢養了一批打手,在當地勢力很大。劉秀熱衷于經營農業,劉對此頗不以為然,常常譏笑劉秀,將其比作漢高祖之兄劉仲。

王莽天鳳年間,劉秀赴京城長安求學,師從中大夫廬江許子威,略通《尚書》大意。劉秀此前傾心于新野有名的美女陰麗華,他在長安見到執金吾的威武儀仗,不由地大發感慨:“做官要做執金吾,娶妻應娶陰麗華!”

王莽末年,徭役沉重,刑法嚴酷,連年的蝗災,更使民不聊生。各地農民紛紛揭竿而起,反抗王莽暴政。

地皇三年(22),南陽因天旱引發饑荒。劉家賓客掠人財物,劉秀受到牽連,逃至其姐夫新野鄧晨家避難。后與鄧晨等人往來于宛縣、新野之間,販賣糧食。其時,新市、平林諸軍方興未艾,大有席卷南陽之勢。新野大商人李通等人,有意聯絡南陽宗室劉兄弟共同起兵。李通派堂弟李軼,將劉秀從宛縣迎至新野,為其分析形勢,又引述“劉氏復起,李氏為輔”的讖語,勸說劉秀不失時機地奪取天下。他們商定于當年九月立秋都試之日,劫持前隊大夫及屬正,聚眾起義。

十月,劉秀、李通等人在宛縣舉兵。十一月,劉秀帶領其賓客返回家鄉舂陵。劉此時也已起兵,但劉氏子弟紛紛躲避其征召,后來他們看到劉秀也穿戴武官的絳衣大冠參加起義,都頗為驚訝地說:“連劉秀這樣恭謹忠厚的人物,也參與了此事!”因此漸漸放下心來。

劉秀諸軍在湖陽打了勝仗,然而由于財物分配不均,一些軍士策劃反攻劉氏子弟。劉秀聞訊,立即收回劉氏所得財物,分給其他軍士,平息了一場迫在眉睫的內訌。劉秀軍隊重新團結起來,一舉攻陷了棘陽(今河南南陽南),接著又在小長安聚集,挫敗前隊大夫甄阜、屬正梁丘賜。

更始元年(23)正月,劉秀在沘水西岸再次大破甄阜、梁丘賜,臨陣將二人斬首。約略同時,劉在淯陽,擊敗王莽納言將軍嚴尤、秩宗將軍陳茂,進圍宛城。

二月,新市、平林諸將擁立劉玄為帝,是為更始帝。更始拜劉為大司徒,劉秀為太常偏將軍。三月,劉秀攻下潁川(治所在今河南禹縣)境內昆陽(今河南葉縣)、定陵(今河南郾城西北)、郾(今河南郾城)諸縣。

王莽得知阜、賜慘敗及劉玄稱帝的消息,大為惶恐,遣其大司徒王尋、大司空王邑將兵百萬,其中甲士四十二萬,欲同劉諸軍決戰。五月,王尋、王邑抵達潁川,與嚴尤、陳茂會合。王莽軍隊聲勢浩大,旌旗輜重,綿延數百里。軍中還帶了虎、豹、犀、象,以壯軍威。

劉秀諸軍見王尋、王邑兵盛,被迫退保昆陽。昆陽城中的軍隊僅有八九千人,守城的將領們擔心眾寡不敵,又顧及家室的安全,紛紛打算棄城而逃。劉秀對眾人說:“目前我方雖兵糧匱乏,外寇強大,但大家合力御敵,取勝尚有一線希望;如果四散奔逃,勢必會被各個擊破。而且宛城尚未攻下,劉無力回援,昆陽一旦失守,各路起義軍都將被消滅。難道你們今日不想共建功業,而只想保全妻兒財產?”諸將惱怒地說:“劉將軍怎么敢說這樣的話!”劉秀于是含笑起身,緘口不言。

王莽大軍近十萬人逼近昆陽城北,城內守將束手無策,慌忙再次請出劉秀商議,并且不得不接受劉秀提出的策略。劉秀讓王鳳、王常諸將留守,自己率宗佻、李軼等十三騎,乘夜沖出重圍,尋求援兵。

劉秀東至郾、定陵,悉發諸營之兵。有些將領貪戀財物,主張分兵留守。劉秀提醒他們:“今日如能破敵,可以獲得萬倍的珍寶,并可建立殊勛;若為敵人所敗,連性命都不能保全,還能守住財物嗎?”眾人被劉秀說得啞口無言,只好隨其往援昆陽。

六月己卯,劉秀與援兵一道趕回昆陽。他自己帶千余步騎,在距王莽軍四五里的地方擺開陣式。王尋、王邑派數千人迎戰,劉秀迅猛出擊,斬首數十級。其他將領喜悅地說:“劉將軍平時見到弱小的敵人,總是顯得膽怯,現在見了強大的敵人,反而如此勇敢,實在令人驚異。”他們紛紛表示要協助劉秀,共同御敵。劉秀再次發起進攻,王尋、王邑軍被迫退卻。各部援軍乘勝而進,斬首數百級,連戰連捷,直逼敵營。

其時,劉攻取宛城已經三日,但劉秀并不知道,他卻派人給城中送信,詭稱劉救兵已到,又假意將書信失落。王尋、王邑拾得此信,十分焦慮。

劉秀諸軍屢屢獲勝,士氣大振,無不以一當百。劉秀親自帶領三千敢死隊,一舉沖垮王尋、王邑的中軍,王尋也被殺死。城中守軍趁勢擊鼓呼叫而出,內外夾擊,喊聲驚天動地。王莽之兵頓時潰不成軍,相互踐踏,尸橫遍野。恰巧雷聲大作,狂風驟起,屋瓦飛落,暴雨如注,滍河之水洶涌奔騰,王莽軍中的虎、豹都嚇得發抖,士卒奪路而逃,數以萬計的人被水淹死,河道幾乎都被堵塞。王邑、嚴尤、陳茂踏著部下的尸體過河,才勉強逃脫。劉秀諸軍將王尋、王邑軍隊的糧草輜重全部繳獲,車甲珍寶不計其數,一連數月搬運不完,有的只得燒毀。

昆陽大捷,摧毀了王莽軍隊的主力,王莽政權的覆滅指日可待。然而與此同時,更始集團內部卻發生了嚴重的沖突。更始帝在李軼、朱鮪唆使下,殺掉了威望很高的劉,劉秀也受到猜忌。劉秀得知劉的死訊,立即趕往宛城,當面向更始等人謝罪。他對前來吊唁的劉僚佐,不敢貿然深談,只是一再檢討自己過失,只字不提昆陽大捷的功績,也不為劉服喪,言行舉止毫無異常。他在宛城居住期間,甚至還娶了陰麗華(時年十九)為妻。更始帝大為慚愧,于是擢任劉秀為征虜大將軍,封武信侯。

實際上,劉秀對其兄劉被害深感悲痛,每當他獨處一室時,總是拒絕喝酒吃肉,枕席上還常常留下淚痕。不過,他知道此時還缺乏與更始政權分庭抗禮的實力,為了避免殺身之禍,不得不掩蓋自己的真實情緒。

這一年的九月,王莽在長安被殺。更始帝選擇洛陽為都,遂以劉秀行司隸校尉,令其先行整修宮府。開始,三輔吏士東迎更始,見更始部將皆頭戴巾幘,身穿婦人衣服,覺得十分可笑,有人甚至感到畏懼而逃亡。后來,他們遇到劉秀及其僚屬,不由喜出望外,一些年老的吏人哭道:“想不到今日竟能再見漢官威儀!”

更始抵達洛陽后,遣劉秀以破虜大將軍行大司馬事,持節北渡黃河,鎮撫冀、幽諸州。十月,劉秀進抵河北。他所到之處,廣泛接觸各級官吏,考察黜陟。他廢除了王莽時期的苛政,恢復漢朝的官吏名稱,重新審查案件,從寬發落囚徒。劉秀的種種舉措大得人心,當地的官員、百姓爭著送來牛酒犒勞。

但是,劉秀在河北立足未穩,卜者王郎就在河北宗室劉林的策動下,假冒漢成帝之子劉子輿,起兵與劉秀及更始政權對抗。十二月,王郎稱帝于邯鄲,河北郡縣聞訊紛紛倒戈。更始二年二月,劉秀退往幽州治所薊城(今北京西南)。王郎以十萬戶懸賞擒拿劉秀,另一名河北宗室劉接起兵薊中,響應王郎。當時城內大亂,傳言王郎使者已到,各級官員都趕忙出外迎接。劉秀及其部屬在薊城無法停留,只得匆匆南下。他們沿途不敢入城休息,到處風餐露宿。

劉秀一行人到達饒陽(今河北饒陽東北)時,已是饑腸轆轆。他們自稱王郎使者,混入傳舍。傳吏剛剛送上食物,他們就互相搶了起來。傳吏頓時大為懷疑,他擊鼓數十遍,謊稱王郎手下的將軍到舍,以觀動靜。劉秀部將個個大驚失色,劉秀也想駕車逃跑,但又擔心難于脫身,于是緩緩返回座位,揚言要與王郎的將軍會面,坐了好久才上車離去。

劉秀等人頂風冒雪,日夜兼程趕到呼沱河邊,卻沒有船只,幸虧河水封凍,才勉強得以過河。劉秀走投無路,忽然聽說信都郡太守任光依舊支持更始,便一路趕往信都。劉秀進駐信都后,從附近各縣征發了四千人,和成卒正(即太守)邳彤又舉郡而降,鉅鹿大姓劉植、耿純也各率宗親子弟來附。劉秀的軍隊很快擴充到數萬人,在冀州北部諸郡與王郎周旋。劉秀為進一步爭取冀州地方勢力的支持,又娶了真定著姓郭氏之女圣通(其母為西漢真定王之女)為妻。

不久,上谷太守耿況、漁陽太守彭寵,亦遣部將景丹、耿弇、吳漢、蓋延、王梁等人,率突騎增援劉秀,更始則派謝躬與劉秀合擊王郎。更始二年(24)五月甲辰,劉秀攻陷邯鄲,擒殺王郎。

劉秀收繳了王郎的文書,發現其中有劉秀部將此前偷偷與王郎聯絡、乃至辱罵劉秀的信件數千封,劉秀對這些信件一律不看,當著部下們將其全部燒毀,劉秀告訴大家:“我之所以這樣做,是要讓那些反側不安的人能夠放心。”

更始擔心劉秀稱雄河北,派人立劉秀為蕭王,令其返回長安。劉秀自然不肯重新為人所制,他采納耿弇的建議,借口河北未平,拒絕西歸。此時劉秀與更始政權,實際上已經分道揚鑣了。

王郎平后,銅馬、大彤等數十萬大軍流入河北。劉秀為在河北立足,與之展開艱苦爭戰。劉秀派吳漢、耿弇,再次前往幽州發兵。這一年秋天,劉秀在鉅鹿、魏郡,相繼破降銅馬、高湖、重連諸軍。劉秀隨即封其大帥皆為列侯,降者仍不自安,為使他們放心,令其各返舊營領兵,自己則乘輕騎巡視各部。降者見此大為感動,他們彼此轉告:“蕭王待人推心置腹,我輩豈能不為其效命!”劉秀收編了銅馬諸軍,兵力驟然達到數十萬之眾,關西地區因此稱呼劉秀為“銅馬帝”。

與此同時,赤眉進軍關中,直逼更始都城長安。劉秀派心腹大將鄧禹率軍尾隨赤眉而行,伺機攻取關中。又派馮異占領孟津(今河南孟津縣東北),與屯守洛陽的更始大將朱鮪、李軼相拒。

更始三年(25)初,劉秀繼續在河北,與尤來、大搶、五幡諸軍激戰。順水北岸一戰,劉秀乘勝冒進,反為敵軍所敗。劉秀狼狽逃至一處高岸,突騎王豐將馬讓給劉秀,劉秀撫其肩而上馬,又回頭對耿弇笑道:“此役幾乎為敵人所恥笑。”耿弇箭術高超,射退追兵,才使劉秀得以脫身。經過數月苦戰,劉秀才最終平定了河北。

六月己未,劉秀在鄗城(今河北柏鄉)即皇帝位,建元為建武,并且設置百官。同年十月,劉秀定都洛陽,建立東漢王朝。

建武三年(27)閏正月,光武率大軍親征關中,赤眉十余萬眾被迫投降。此后,光武又致力于削平遍布各地的割據勢力,關東的劉永、秦豐、張步、李憲、董憲,隴西的隗囂,以及蜀地的公孫述,均被一一剿滅。建武十二年(36)十一月,光武再次統一了全國。

光武建國初期面臨一項棘手的任務,是如何安置數量眾多的大小功臣。光武的對策是一方面給予功臣尊貴的地位,如建武二年(26)正月分封功臣,受封者一次就有二百一十七人。而建武十三年(37)四月,功臣增邑更分封,人數竟達到三百六十五人。鄧禹、吳漢等人封邑達到四縣,超過西漢初年對功臣侯的封賞。

另一方面,光武又逐漸削弱功臣的實權。第二次大分封的同時,光武就免去了一些功臣的將軍銜,剝奪了他們的兵權。光武又大批提拔文吏以取代功臣,從而有效地控制了各級政府,迅速強化了皇權。

光武為了削弱地方的豪強武裝,自建武十五年(39)起推行“度田”政策,即由州郡檢核墾田畝數和戶口年紀,此舉遭到大姓豪強的激烈反抗。劉秀發兵壓服了大姓豪強,使地方的割據形勢有所緩和。

光武戎馬生涯十余年,深切體會到長期的戰亂給人民帶來的困苦,因此他在全國統一以后,極力避免各種軍事活動。皇太子曾詢問攻戰之事,光武告誡說:“昔日衛靈公請教戰陣之法,孔子拒絕回答,這不是你應該關心的事情。”光武帝還采取種種措施,以消除戰爭的后患。例如他屢次下詔,放免奴婢為庶人。

光武勤于理政,每日清晨臨朝,日暮乃罷,他還經常與公卿、郎、將討論經義直到深夜。皇太子見父親如此辛苦,勸他減省政務,優游自寧。光武則回答說:“我一向樂于此事,并不覺得特別疲勞。”

光武為盡快恢復封建秩序,建國之初就特別提倡儒學。早在建武四年,他便著手建立太學,設置“五經”博士,令其各以“家法”教授。建武中元元年(56)二月,光武效仿前朝君主,登泰山、下梁父,大行封禪之禮,以鞏固其法統地位。兩漢之際圖讖盛行,光武稱帝亦曾借助《赤伏符》等讖語制造輿論,所以他即位后對圖讖大加推崇,在建武中元元年宣布圖讖于天下,使圖讖成為法定的經典。

建武中元二年(57)二月戊戌,光武帝去世,終年六十二歲。


評:昆陽之戰,光武挽狂瀾于既倒。王尋、王邑百萬之眾,一時土崩瓦解。王莽政權的喪鐘,由此而敲響。光武以偏師徇河北,平王郎,降銅馬,艱難奠定中興之基。赤眉入關,更始覆滅,光武揮師西進,收漁人利而得天下。隴、蜀既定,光武退功臣而進文吏,實現武功向文治的歷史轉變,最終成就東漢建國大業。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丹棱县| 义马市| 博野县| 西盟| 奉化市| 阿坝| 利辛县| 台中市| 平山县| 绥宁县| 固阳县| 三明市| 平安县| 蓬莱市| 鹤峰县| 会宁县| 寿光市| 美姑县| 漳平市| 长岛县| 大名县| 航空| 西贡区| 沙湾县| 林周县| 安庆市| 长子县| 尼玛县| 普格县| 湟中县| 镇宁| 黎川县| 南岸区| 大埔区| 湟中县| 泗水县| 辉南县| 米易县| 柯坪县| 仪征市| 太仓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