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通鑒紀事本末(套裝共19冊)
最新章節:
小結
編輯推薦:1300余年歷史寫就177事,讀懂《資治通鑒》大部頭。以《通鑒》事件為主題,柏楊寫就《柏楊版通鑒紀事本末》,具有創造性的闡釋、提煉、發展和延伸,有嶄新的觀點與視角。史料翔實、學風嚴謹,全書采用公元紀年,對古地夾注今名、官名夾注今譯,并親手增繪地圖,適合當代讀者閱讀。較于《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本書打破時間的制約,更便于讀者精準掌握事件始末。縱覽全書,一千三百多年間的歷史風云,盡收眼底。白巖松、馮驥才、混子哥、雷頤、錢理群、陳曉明權威推薦。內容簡介:《柏楊版通鑒紀事本末》(全19冊)是作家柏楊先生以《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為藍本,把公元前403年至公元959間1362年歷史史料重新剪裁、改編為177個大事件的紀事本末體史書。自1983年始,柏楊耗時10年,將《資治通鑒》譯寫成現代白話文,編著編年史書《柏楊版白話資治通鑒》。由于編年史有其局限性,頭緒紛披、錯綜復雜間,難以把握歷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故而,柏楊先生以袁樞編《通鑒紀事本末》的方法,以《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為藍本,以《通鑒》事件為主題,根據其前因后果重新剪裁、改編,完整記錄177個重大歷史事件,編成《柏楊版通鑒紀事本末》(全19冊)。《柏楊版通鑒紀事本末》保留了公元紀年、地名今注、官名今譯、作者親手增繪地圖等特色,延續了作者犀利老到的文筆、獨立不羈的學術風范。較《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更便于當代讀者精準掌握事件始末。作者介紹:柏楊(1920-2008),河南輝縣人。中國當代作家,曾被列為“臺灣十大暢銷書作家”之一。20世紀50年代起,以郭衣洞之名從事小說創作,為寫作生涯之始。60年代用筆名柏楊為臺灣《自立晚報》及《公論報》撰寫雜文,被認為是繼魯迅之后最偉大的雜文家。1968年3月7日,因“大力水手”事件被捕,至1977年4月1日始被釋放。1983年起,耗費十年時光譯述司馬光的《資治通鑒》,打破以往只有高級知識分子能讀《通鑒》的專利,并援用現代語詞的注解,使晦澀難懂的古代人文巨著有了全新的現代風貌。他的創作生涯大致分為十年小說、十年雜文、十年歷史、十年《通鑒》,一生著述頗豐。作品類型廣泛,包括小說、雜文、詩、報告文學、歷史著作等。代表作:《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柏楊版資治通鑒紀事本末》《丑陋的中國人》《中國人史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