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慌不擇路
- 我們孤獨而偉岸
- 眉藏書
- 2833字
- 2020-01-17 15:59:16
秋學期好像永遠有著夏天的余味,白云沾了水墨,涂得天空一片湛藍。
校園里彌漫著熟悉的新書書香,還有沐浴在陽光下的新生軍訓服芳香。
美好的秋學期就是這樣的開端。
學習生涯有那么多個秋學期,就這個秋學期是萬眾期待的。大一開學了,大學要開始了。
為什么憧憬大學,不管考的再好再爛進入幾流的,也期許盡快踏進大學的校門呢?
表現了有個聰明的腦瓜子,證明了高素質的文化水平,自己和家人臉上都貼金,祖墳冒青煙,光耀門楣,光宗耀祖,倍有面子。
猶記得高中畢業的那個漫長夏季,蟬鳴聒噪。我在焦慮里,在烈日下,打了兩個月的籃球,才等來了錄取通知書。那一刻,興奮無比,盡管是二本院校。高中時候,自己的成績屬于中等水平,每次考不好,都會覺得大學遙遙無期。考完中考,二本成績,對我來說也不錯了,甚至是幸運的。拿到錄取通知書,我每天打完球去小河邊洗澡,都異常亢奮,對著手機唱歌軟件就一通聲嘶力竭地吼叫。
在我們那里,出一個大學生很難,所以每出一個大學生不管家里有錢沒錢,都想方設法擺酒,好事傳千里,讓鄉親們親戚朋友們都知道。家人兩次問我要不要擺酒,我拒絕了。打心底來說,我還是害怕別人覺得二本水平一般般,害怕別人問我會報哪一所高等大學。二本成績,根本沒什么高等大學可言。
想象中的大學是電視劇里金碧輝煌的貴族學校,現實中的大學卻多是歷史悠久的蒼老面貌。還有,你來的城市都不一定好。
老舊的車站,老舊的樓房,新建的樓房大多數還是僵尸房,公交站未建全,街道破爛狹窄。開發數年仍是空無一人。街邊的小食攤臟亂差,灰塵垃圾滿街跑,完全沒有濱海城市的芳容。
大巴車駛過的窗景管中窺豹可見一斑,這即將要生活四年的城市給初來乍到的我的印象就是這樣的。當初為了什么而選擇來了這所大學呢?傻乎乎的,為了更靠近大海。
壞印象歸壞印象,其實也對即將開始的大學生活充滿期待,對未來充滿幻想,因為自己是學車輛工程的,所以當時在心底樹立的目標是:將來成為一名優秀的車輛設計工程師或者做一個優秀的車輛銷售員。
隨著學習深入,發現現實所學所得離起初的想法越來越遠,開始灰心了,接而迷茫了。當時的自己做了一個自己都想不到的驚人舉動,去修理店當學徒!于是我就真的嘗試著去了,面子太薄,又為了獲得學習機會,買了些水果去討好,但是老板還是不怎么熱情,雖然嘴上說,你可以隨時來觀看學習。我觀望了半天,連著兩天去了,第三天還是沒人搭理,我又實在放不下面子,這段學習就這么夭折了。
我買了輛破自行車,像無頭蒼蠅一樣,漫無目的,滿城晃悠。陪行的還有另外幾個同班無頭蒼蠅。想著,談個戀愛吧?也許大學才不會這么無趣。可是有緣人當時還未出現。
大學生活本就豐富多彩,可以參加各種社團,舉辦一些活動,認識更多的人。
高明的同學,都只想著在三千學院佳麗里取一瓢。
于是盛行班級聯誼,于是有了學長泡學妹的社團,不被刻意利用的圖書館,也時不時有人蹲點開發“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優質伴侶。
而那些弱勢群體,吃了睡睡了吃,打完游戲就犯癡,不讀書也不戀愛,逃課全班最厲害。
我不想睡過大學四年。大一時我就已經加入了學院的文娛部,那時候的自己還只是個干事,跟著學長學姐,也就是我的部長們,一起舉辦校運會、青年紅歌會、元旦晚會等活動,當中也確實認識了很多人,本學院不同班里的人和非本學院的人。會覺得,認識的人越多,朋友就越多,不是要積累人脈嗎?廣交好友,廣交益友,有何不可。
可是熱度一過,陷入迷茫,庸庸碌碌的大學生活,毫無方向感。開始學著很多同學,去做兼職。別人在哪里舉辦活動需要搭棚架,就陪同學一起去,幾十塊錢一個鐘。印象最深的一次是為了二十塊錢一個鐘而去鄉下發傳單,挨家挨戶地發,當時絲毫沒有覺得臉紅,在心里覺得又賺錢又得到了一定的鍛煉,已經知足。
還在困頓于是否留在學生會競選的我,發呆的時候最多。最醉心的時候便是放著臺式電腦里的伴奏在宿舍里大吼大叫。吼累了,世界也就安靜了。思來想去,最終決定留在學生會,參與部長職位的競選。由于作為干事期間對于活動的點子比其他干事多,我成功競選上了部長一職。迷茫的心思在接下來的忙碌里根本無可立足。
學生會期間,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去大超市收購物小票。每個社團搞活動都會以這樣的方式籌款,把購物小票交給學院,后續就能報銷。每次去收小票,所有人都很緊張,這是個大難題,那些被索要小票的叔叔阿姨們看我們的眼神從起初的和藹變得越來越不友好,說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難道就是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之下騙人的。后來超市的保安也都知道學生收小票這一舉動,每次學生還沒進門就被轟出去。很丟臉,也很無奈。
搞活動之前,經常召集本學院各個班級代表來開會。每次開會,都會擔心人沒到齊,那意味著沒有威信,意味著提前失敗一半。講話的我都努力克制自己的緊張,開會前老跑廁所,畢竟與會的大多是我的學長學姐。開會的目的,無非是希望大家為學院的活動出謀劃策,各個班級都集思廣益,能出活動的都出,多才多藝的也可以毛遂自薦,而最終能夠響應的寥寥無幾,以至于有些緊急活動能夠成功進行甚至比預期的好,在我們看來都算是死里逃生的了。一晃就扛過了一年。
在元旦晚會這最后一個隆重的活動成功結束后,我卸任了。這時我已經快大二結束,步入大三。面對結束的忙碌,又開始不知所措,幸運的是,同班同學新創辦了一個汽車協會,作為車輛工程第一屆的我們,備受關注,在院長和老師的幫助下,成功舉辦了成立大會。大會上,我們只是擺出了一輛長相平平的樣車,無非就是把鐵焊成架子,毫無技術含量可言。但我們的征程就這么開始了。我在團隊里任新聞官兼傳動組副組長。而后來,我把重點放在新車隊宣傳這一塊,拍照和做視頻的都是我。那時候的我已經有了剪輯視頻的基礎,因為在學生會任職文娛部長的時候,我就開始學著拍攝和剪輯視頻了。
2016年,大三。我們在全國大學生方程式汽車大賽中獲得了“最佳新秀獎”,作為參賽新人,于我們而言,這已經是最大的認可,最好的成績了。
此后,我又參加了校級區級舉辦的微電影大賽,寫了劇本,自導自演,也找同學一起,獲得了一定的成績。
回看我在大學時代經歷的這么多,總結起來是:迷茫中奔跑。哪怕相比于那些吃喝玩樂在游戲和睡覺間度過的同學我做了更多有意義的事情來豐富自身,最后卻發現,其實收獲不多。
轉眼間大學四年匆匆過去。面對曾經,如果說一句:不悔夢歸處,只恨太匆匆。是自欺欺人的。有不甘,有遺憾。
大一的時候我就看過一本叫《我們為什么要讀大學》,那本書曾經很暢銷,卻始終沒能讓我明白:為什么讀大學。
可是后來參加了工作的我,越發的懂得,經歷過的東西,就像吃的飯喝的水,潛移默化地融進了我們的骨骼軀體,為人處世的風格就是這些過往的經歷塑造而來的。
你可以說,曾經自己很慘,但你有沒有問過自己,有沒有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你可以說,自己一無所成,但你有沒有問過自己,你真的用心了嗎?盡力了嗎?
既然經歷過了一些事情,就別讓自己成熟的只是外表,內心依然焦躁。
我想放下過去,不管曾經有什么值得驕傲的小成績,不管曾經自己也對自己有什么嫌棄。放低姿態,不再好高騖遠了。